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382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USB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所述卡接台套接有夹片组件,该夹片组件包括贴附于卡接台上侧面的上端卡片、贴附于卡接台下侧面的下端卡片以及将上端卡片与下端卡片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所述上端卡片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抵接壳体内侧壁的弹性块,夹片组件水平移动推入至卡接台,此时上端卡片的弹性块与壳体内壁强行干涉然后因弹性关系先向后偏移,完成后弹性块便回弹恢复原来形状抵接于壳体的内壁,在插接完成后因弹性块的回弹恢复原状抵接壳体内壁形成有效接地和固定效果,解决传输出现杂信现象以及使得夹片组装无法轻易拔出以及出现松动等情况,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使用质量,实用性强。

Easy to assemble double layer USB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USB连接器
,尤其是指一种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
技术介绍
数据传输接口是两个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连接方式,数据传输速度会受到接口速度的影响。在人们对数据传输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形下,接口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提升,接口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现有的接口类型中,USB接口凭借其高速性能和热插拔功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其中双层USB类产品在装入中间夹片组件时经常出现难装入或者装入时出现损坏现象,因夹片组件转入时需与插接底座连接的同时也要抵接壳体已达到接地效果,夹片组件与壳体在组装过程中为强行干涉插入,所以会出现难以转入或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弹性块的夹片组件,达到易组装且满足需接触壳体要求的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包括插接座、从插接座侧壁延伸设置的卡接台和套接于插接座的壳体,所述卡接台套接有夹片组件,该夹片组件包括贴附于卡接台上侧面的上端卡片、贴附于卡接台下侧面的下端卡片以及将上端卡片与下端卡片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所述上端卡片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抵接壳体内侧壁的弹性块。优选的,所述弹性块与上端卡片一体成型,该弹性块从上端卡片侧壁的下端部向上端部延伸,与上端卡片的侧壁之间形成弹性活动槽。优选的,所述弹性块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抵接扣合部,壳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对应抵接扣合部的扣合孔。优选的,形成所述弹性活动槽的上端卡片的侧壁为第一侧壁,上端卡片的外沿侧壁为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为错开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与弹性块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为0.25至0.72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成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第二侧壁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夹片组件与插接座的卡接台对齐,然后夹片组件水平移动推入至卡接台,此时上端卡片的弹性块与壳体内壁强行干涉然后因弹性关系先向后偏移,当夹片组件全部插入后弹性块便回弹恢复原来形状抵接于壳体的内壁,达到易于插接组装的同时,在插接完成后因弹性块的回弹恢复原状抵接壳体内壁形成有效接地和固定效果,解决传输出现杂信现象以及使得夹片组装无法轻易拔出以及出现松动等情况,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使用质量,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双层USB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双层USB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夹片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夹片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一种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包括插接座1、从插接座1侧壁延伸设置的卡接台2和套接于插接座1的壳体3,所述卡接台2套接有夹片组件4,该夹片组件4包括贴附于卡接台2上侧面的上端卡片41、贴附于卡接台2下侧面的下端卡片42以及将上端卡片41与下端卡片42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43,所述上端卡片41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抵接壳体3内侧壁的弹性块44。本实施例的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夹片组件4与插接座1的卡接台2对齐,然后夹片组件4水平移动推入至卡接台2,此时上端卡片41的弹性块44与壳体3内壁强行干涉然后因弹性关系先向后偏移,当夹片组件4全部插入后弹性块44便回弹恢复原来形状抵接于壳体3的内壁,达到易于插接组装的同时,在插接完成后因弹性块44的回弹恢复原状抵接壳体3内壁形成有效接地和固定效果,解决传输出现杂信现象以及使得夹片组装无法轻易拔出以及出现松动等情况,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使用质量,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44与上端卡片41一体成型,该弹性块44从上端卡片41侧壁的下端部向上端部延伸,与上端卡片41的侧壁之间形成弹性活动槽5,一体成型设计便于制造生产,弹性活动槽5的设计给弹性片提供了足够的来回摆动空间,实现组装时的易于卡接也满足后续的拆卸维修等,达到易于组装的同时也保证了弹性块44的可多次使用,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44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抵接扣合部45,壳体3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对应抵接扣合部45的扣合孔31,当夹片组件4完成插入组装后,弹性块44的抵接扣合部45则会扣合与壳体3侧壁的扣合孔31,达到接触壳体3的同时保证了组装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弹性活动槽5的上端卡片41的侧壁为第一侧壁46,上端卡片41的外沿侧壁为第二侧壁47,该第一侧壁46与第二侧壁47为错开设置,因弹性活动槽5的位置关系形成了第一侧壁46和第二侧壁47,第一侧壁46和第二侧壁47的错开设计以达到形成有效的弹性活动槽5的同时,控制了弹性块44的突出长度,若弹性块44太过突出同样会造成难以装入的情况,而若太过考内则会出现装入不稳定出现松动或晃动的情况,降低了使用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46与弹性块44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为0.25至0.72毫米,该距离设计为厂家多次试验结果范围值,优选0.5毫米,该值内的弹性活动槽5达到的可摆动空间最佳,使得装入时无需很大力气,装入完成后卡扣的力度也足够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46与第二侧壁47成平行设置,平行设计更好的控制弹性块44的突出距离,更好的达到组装完后成弹性块44的扣合效果,保证后续使用质量。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夹片组件4的上端卡片41的第一侧壁46相对第二侧壁47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设置成倾斜后,弹性块44也会成一定角度倾斜突出,弹性块44成倾斜角度的突出以满足抵接壳体3的需要,结构设计简易实用性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包括插接座(1)、从插接座(1)侧壁延伸设置的卡接台(2)和套接于插接座(1)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台(2)套接有夹片组件(4),该夹片组件(4)包括贴附于卡接台(2)上侧面的上端卡片(41)、贴附于卡接台(2)下侧面的下端卡片(42)以及将上端卡片(41)与下端卡片(42)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43),所述上端卡片(41)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抵接壳体(3)内侧壁的弹性块(44)。/n

【技术特征摘要】
1.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包括插接座(1)、从插接座(1)侧壁延伸设置的卡接台(2)和套接于插接座(1)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台(2)套接有夹片组件(4),该夹片组件(4)包括贴附于卡接台(2)上侧面的上端卡片(41)、贴附于卡接台(2)下侧面的下端卡片(42)以及将上端卡片(41)与下端卡片(42)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43),所述上端卡片(41)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抵接壳体(3)内侧壁的弹性块(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44)与上端卡片(41)一体成型,该弹性块(44)从上端卡片(41)侧壁的下端部向上端部延伸,与上端卡片(41)的侧壁之间形成弹性活动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组装双层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44)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伍徐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森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