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3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连接件、采样件和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主体部和支撑部,主体部固定于对应的电池的顶盖板,支撑部连接于主体部。采样件固定于连接件的主体部,电路板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部并电连接于采样件。由于电池的顶盖板的温度可以经由连接件的主体部传递至采样件、并基于采样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采样件对电池的顶盖板的温度采集。与传统的通过采集连接片的温度来反映电池内部的温度的方式相比,由于顶盖板的温度比连接片的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的温度,从而使得本申请获得的采样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的温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采样温度与电池内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由此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30℃~55℃之间,为了防止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温度超过该极限温度,电池模组会进行限功率来实现电池模组的安全防护。传统的电池模组的通常包括多个电池、多个连接片(busbar)、FPC和NTC。各电池设置有顶盖板,所述多个连接片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的顶盖板上方并用于实现所述多个电池之间的串并联。FPC位于顶盖板上方并设置有金属片。NTC焊接于FPC的金属片(如镍片),且NTC与金属片之间设置有导热胶,金属片与连接片固定连接,以将连接片的温度传递至NTC,实现电池温度的采样。在传统的电池模组中,一方面,受电池模组内部的空间尺寸限制以及制造、成本的影响,连接片的宽度和厚度不能做到很大,因此在高功率的工况下时,由于连接片受过流面积的限制,连接片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电池温度则上升较慢,此时二者温度差值巨大、电池模组会自动进行限功率,从而影响电池模组的放电功率。另一方面,由于电池模组的采温传递路径(即连接片→FPC的金属片→导热胶→NTC)较长,从而导致采温准确性和响应速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降低了采样温度与电池温度之间的差值,从而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使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连接件、采样件和电路板。所述多个电池沿纵向并排布置,各电池包括顶盖板。连接件具有主体部和支撑部,主体部固定于对应的电池的顶盖板,支撑部连接于主体部、且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突出于主体部。采样件固定于连接件的主体部,电路板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部并电连接于采样件。支撑部包括连接段和支撑段。支撑段与主体部在上下方向上平行设置,连接段连接于主体部和支撑段。电路板固定于支撑部的支撑段。支撑部在横向位于主体部一端,支撑部的连接段同时沿上下方向和横向延伸并形成为弧形状结构。或者,支撑部在纵向位于主体部一端,支撑部的连接段同时沿上下方向和纵向延伸并形成为弧形状结构。连接段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形成为平板状结构。支撑部形成于主体部的周向外侧。或者,支撑部形成于主体部的上方。连接件还具有延伸部,延伸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支撑部下方,且延伸部连接于支撑部并支撑在对应的电池上。连接件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主体部。电池的顶盖板设置有配合部,且配合部与连接件的定位部配合,以安装连接件。连接件的主体部和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表面铺设有电路层,且电路层固定于主体部和支撑部。采样件固定于处于主体部上方的电路层并电连接于电路层。电路板固定于处于支撑部上方的电路层。连接件由绝缘材料制成。或者,连接件由导电材料制成,连接件与电路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连接于连接件和电路层。电池模组还包括转接件,转接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连接件的支撑部上方,且转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撑部上方的电路层并电连接于电路层,转接件的另一端固定并电连接于电路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电池的顶盖板的温度可以经由连接件的主体部传递至采样件、并基于采样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采样件对电池的顶盖板的温度采集。与传统的通过采集连接片的温度来反映电池内部的温度的方式相比,本申请的采温传递路径更短,从而提高了采样过程中的采样响应速率;同时由于顶盖板的温度比连接片的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的温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的采样件获得的采样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的温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采样温度与电池内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由此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此外,当电池模组在高功率的工况下工作时,基于采样温度与电池内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电池模组不会过快地自动进行限功率,从而不会影响电池模组的放电功率,由此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切分后的剖视图。图4是采样件与连接件、电路层以及绝缘层组装后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连接件的一变形例。图6是图4中的连接件的另一变形例。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4电路板11顶盖板5转接件2连接件6端板21主体部7侧板22支撑部S电路层221连接段T绝缘层222支撑段X横向23延伸部Y纵向24定位部Z上下方向3采样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本申请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1、连接件2、采样件3、电路板4、端板6、侧板7和多个连接片(未示出)。依据实际情况,电池模组还可包括转接件5。所述多个电池1沿纵向Y并排布置,且各电池1包括顶盖板11。端板6为两个且在纵向Y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的两侧,侧板7为两个且在横向X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的两侧,且端板6和侧板7焊接在一起并形成矩形的框架,以夹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1。所述多个连接片将所述多个电池1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参照图3和图4,采样件3固定于连接件2。其中,采样件3可由热敏材料制成。具体地,采样件3可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缩写为NTC),也可为铂热电阻,如pt100或pt1000。电路板4固定于连接件2并与采样件3电连接(如直接电连接或间接电连接)。具体地,电路板4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缩写为FPC)。参照图3至图6,连接件2可具有主体部21和支撑部22。依据实际情况,连接件2还可具有延伸部23。连接件2的主体部21可通过导热胶或焊接方式固定于对应的电池1的顶盖板11。当然不仅限于此,主体部21和电池1的顶盖板11还可通过设置相应的卡接结构实现固定。主体部21支撑采样件3并与采样件3固定连接。支撑部22连接于主体部21,且支撑部22的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Z上突出于主体部21并与电路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1)、连接件(2)、采样件(3)和电路板(4);/n所述多个电池(1)沿纵向(Y)并排布置,各电池(1)包括顶盖板(11);/n连接件(2)具有主体部(21)和支撑部(22),主体部(21)固定于对应的电池(1)的顶盖板(11),支撑部(22)连接于主体部(21)、且支撑部(22)的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Z)上突出于主体部(21);/n采样件(3)固定于连接件(2)的主体部(21),电路板(4)固定于连接件(2)的支撑部(22)并电连接于采样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1)、连接件(2)、采样件(3)和电路板(4);
所述多个电池(1)沿纵向(Y)并排布置,各电池(1)包括顶盖板(11);
连接件(2)具有主体部(21)和支撑部(22),主体部(21)固定于对应的电池(1)的顶盖板(11),支撑部(22)连接于主体部(21)、且支撑部(22)的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Z)上突出于主体部(21);
采样件(3)固定于连接件(2)的主体部(21),电路板(4)固定于连接件(2)的支撑部(22)并电连接于采样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支撑部(22)包括连接段(221)和支撑段(222);
支撑段(222)与主体部(21)在上下方向(Z)上平行设置,连接段(221)连接于主体部(21)和支撑段(222);
电路板(4)固定于支撑部(22)的支撑段(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支撑部(22)在横向(X)位于主体部(21)一端,支撑部(22)的连接段(221)同时沿上下方向(Z)和横向(X)延伸并形成为弧形状结构;或者
支撑部(22)在纵向(Y)位于主体部(21)一端,支撑部(22)的连接段(221)同时沿上下方向(Z)和纵向(Y)延伸并形成为弧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连接段(221)沿上下方向(Z)延伸并形成为平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支撑部(22)形成于主体部(21)的周向外侧;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书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