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5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包括外框、开窗和反射层,外框中部设置有两块开窗,且开窗中部设置有两层反射层,两块开窗顶端均滑动连接有卡块,且开窗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开窗均通过滑轮与外框活动连接,且两块开窗前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开窗通过合页铰接有玻璃;且两层反射层之间紧密贴合有PE膜,该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两块开窗通过合页铰接有玻璃,当太阳光照射角度变换时,使用者可通过合页开启两块玻璃,并随时调整玻璃与开窗的角度去配合太阳光的角度,从而通过玻璃对太阳光进行遮挡。

An improved architectural glass with anti ref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
本技术涉及建筑玻璃
,具体为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
技术介绍
人类学会制造使用玻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1000多年以来,作为建筑玻璃材料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玻璃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玻璃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满足采光要求,而是要具有能调节光线、保温隔热、安全。但现有的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在建筑中,玻璃所用领域大多为窗户制作,而为了保护玻璃的完好性,玻璃窗户大多为平面设计,且采用平行式的滑动开启,由于平面的玻璃只能够在一面进行遮光,当光源移动时平面玻璃不能随之移动,导致一个角度的光源会较强,影响到室内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其次,为了保证透光性,玻璃中的外膜大多不容易具备有吸光性,且在太阳光照射度较强时,外膜接触到太阳光后会将光源进行折射,从而返照回室外,对室外的环境造成光学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建筑中,玻璃所用领域大多为窗户制作,而为了保护玻璃的完好性,玻璃窗户大多为平面设计,且采用平行式的滑动开启,由于平面的玻璃只能够在一面进行遮光,当光源移动时平面玻璃不能随之移动,导致一个角度的光源会较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包括外框、开窗和反射层,所述外框中部设置有两块开窗,且开窗中部设置有两层反射层,所述两块开窗顶端均滑动连接有卡块,且开窗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开窗均通过滑轮与外框活动连接,且两块开窗前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所述开窗通过合页铰接有玻璃;且两层反射层之间紧密贴合有PE膜,所述左侧反射层左侧嵌入设置有玻璃微珠,且玻璃微珠左侧紧密贴合有外膜。优选的,所述外框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块边块,并外框上下两端通过边块嵌在墙体中。优选的,所述外框前端上下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玻璃板。优选的,所述外框的中部并位于开窗后端设置有纱窗,且纱窗左右两侧均嵌接有遮板,并纱窗通过遮板与外框卡接。优选的,所述左侧的卡块右侧开有凹槽,并右侧的卡块左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柱,并凹槽与卡柱通过卡块卡接。优选的,所述反射层表面具有向上45°的单面拉丝纹理处理工艺,并反射层与PE膜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珠的数量至少为三十颗,并玻璃微珠之间设置有焦点树脂层。优选的,所述外膜双酚-S型环氧树脂。优选的,所述反射层、PE膜、玻璃微珠和外膜按顺序从右往左设置于玻璃板与玻璃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两块开窗通过合页铰接有玻璃,当太阳光照射角度变换时,使用者可通过合页开启两块玻璃,并随时调整玻璃与开窗的角度去配合太阳光的角度,从而通过玻璃对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平面的玻璃在太阳光照射点更换时不容易去配合遮挡太阳光,避免太阳光照射到平面玻璃密度较大的位置而直射进室内,并且开窗均通过滑轮与外框活动连接,使用者还可通过滑轮以平行式的方法打开开窗,通过合页与滑轮能够让窗户实现两种不同方式的开启方法,便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喜好,提高建筑玻璃窗户的实用性。2、反射层、PE膜、玻璃微珠和外膜按顺序从右往左设置于玻璃板与玻璃中,当太阳光照射到玻璃之前,会首先照射到反射层,并由于反射层表面具有向上45°的单面拉丝纹理处理工艺的反射层,在太阳光照射时通过反射层能使其直接照射进内部,且两层反射层之间紧密贴合有PE膜,而利用PE膜具有反光的这一特性,通过反射层与PE膜的配合使用能够多次的折射太阳光,并由于反射层不是水平状的拉丝,所以不会将折射后的的太阳光光源照射至外界,而是始终留于反射层中,并玻璃微珠的数量至少为三十颗,且玻璃微珠之间设置有焦点树脂层,通过多颗玻璃微珠能够提高反射层的反射效果,防止玻璃直接将太阳光折射至外界导致对外界环境造成光学污染,保障外界环境的良好状态,且外膜双酚-S型环氧树脂,通过外膜能够对玻璃整体起到降温的效果,保障室内使用者所处环境的舒适性,避免受到太阳光的影响导致室内环境燥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滑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反射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边块;3-纱窗;4-遮板;5-滑轮;6-卡块;7-开窗;8-玻璃;9-合页;10-玻璃板;11-外膜;12-玻璃微珠;13-反射层;14-PE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包括外框1、开窗7和反射层13,外框1中部设置有两块开窗7,且开窗7中部设置有两层反射层13,两块开窗7顶端均滑动连接有卡块6,且开窗7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开窗7均通过滑轮5与外框1活动连接,且两块开窗7前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9,开窗7通过合页9铰接有玻璃8,当太阳光照射角度变换时,使用者可通过合页9开启两块玻璃8,并随时调整玻璃8与开窗7的角度去配合太阳光的角度,从而通过玻璃8对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平面的玻璃8在太阳光照射点更换时不容易去配合遮挡太阳光,避免太阳光照射到平面玻璃8密度较大的位置而直射进室内,并且使用者还可通过滑轮5以平行式的方法打开开窗7,通过合页9与滑轮5能够让窗户实现两种不同方式的开启方法,便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喜好,提高建筑玻璃8窗户的实用性,左侧的卡块6右侧开有凹槽,并右侧的卡块6左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柱,并凹槽与卡柱通过卡块6卡接,使用者可通过推动两个卡块6将凹槽与卡柱连接,从而固定好两块开窗7,起到保险的作用,防止儿童开启窗户;且两层反射层13之间紧密贴合有PE膜14,左侧反射层13左侧嵌入设置有玻璃微珠12,且玻璃微珠12左侧紧密贴合有外膜11,反射层13、PE膜14、玻璃微珠12和外膜11按顺序从右往左设置于玻璃板10与玻璃8中,当太阳光照射到玻璃8之前,会首先照射到反射层13,并由于反射层13表面具有向上45°的单面拉丝纹理处理工艺,并反射层13与PE膜14配合使用,在太阳光照射时通过反射层13能使其直接照射进内部,且利用PE膜14具有反光的这一特性,通过反射层13与PE膜14能够多次的折射太阳光,并由于反射层13不是水平状的拉丝,所以不会将折射后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包括外框(1)、开窗(7)和反射层(13),所述外框(1)中部设置有两块开窗(7),且开窗(7)中部设置有两层反射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开窗(7)顶端均滑动连接有卡块(6),且开窗(7)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所述开窗(7)均通过滑轮(5)与外框(1)活动连接,且两块开窗(7)前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9),所述开窗(7)通过合页(9)铰接有玻璃(8);且两层反射层(13)之间紧密贴合有PE膜(14),所述反射层(13)左侧嵌入设置有玻璃微珠(12),且玻璃微珠(12)左侧紧密贴合有外膜(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包括外框(1)、开窗(7)和反射层(13),所述外框(1)中部设置有两块开窗(7),且开窗(7)中部设置有两层反射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开窗(7)顶端均滑动连接有卡块(6),且开窗(7)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所述开窗(7)均通过滑轮(5)与外框(1)活动连接,且两块开窗(7)前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9),所述开窗(7)通过合页(9)铰接有玻璃(8);且两层反射层(13)之间紧密贴合有PE膜(14),所述反射层(13)左侧嵌入设置有玻璃微珠(12),且玻璃微珠(12)左侧紧密贴合有外膜(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块边块(2),并外框(1)上下两端通过边块(2)嵌在墙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前端上下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玻璃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光的改进型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的中部并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欣荣钢化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