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包括梁式承台和钢筋网,所述梁式承台是由上支撑模板、下支撑模板和三角形支撑架组成,所述上支撑模板与下支撑模板之间通过侧面模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此梁式承台采用模块式组合,在对梁式承台组装时,只需要把上支撑模板和下支撑模板通过加强筋固定好,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钢筋网铺设到指定地点,然后再把三角形支撑架安放到梁式承台两侧,最后在向其内部灌入混泥土即可,此方式安装方便,便于操作,而且采用模块式安装方式,使梁式承台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在梁式承台内侧边缘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三角形支撑架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形状的钢板结构。

An improved beam type bear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
技术介绍
梁式承台是传统承台结构的一种变形。为跨越地下工程的需要,承台在某一方向的桩基间距远大于常规桩基间距,成为类似于深梁的一种结构体系。梁式承台结构的使用,不仅具有传统承台支撑上部结构的作用,同时承台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跨越能力,部分的替代了承台顶面以上城市立交桥结构的跨径能力,大大减小了地下工程对城市立交桥跨径布置的影响,将城市立交桥与地下工程交叉建设的问题转化成梁式承台与地下工程的交叉建设问题,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梁式承台结构为埋在地下的跨越构件,其跨越及支撑功能构件为埋在地下的梁式结构,地面上仅需提供墩柱布置空间,大大减少了地面占用面积,由于梁式承台的设置,墩柱布置更加灵活,进一步减小了墩柱对地面交通组织的影响。现有的梁式承台在安装时比较费时费力,安装浇注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操作,这样就大大较低了安装速率,除此之外,现有的梁式承台横截面往往都是与竖直空间垂直,往往会受到外界风力的冲击,长此以往会降低梁式承台的使用寿命,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包括梁式承台和钢筋网,所述梁式承台是由上支撑模板、下支撑模板和三角形支撑架组成,所述上支撑模板与下支撑模板之间通过侧面模板固定,所述上支撑模板和下支撑模板表面铺设有钢筋网,所述梁式承台内部侧面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优选的,所述三角形支撑架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结构的钢架,且三角形支撑架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三角形支撑架等距离安装在梁式承台内部侧面,所述三角形支撑架表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内部贯穿有连接柱。优选的,所述钢筋网是由钢筋交错排列而成,且钢筋网铺设在梁式承台内部。优选的,所述梁式承台顶部表面开设有墩柱安装孔,且墩柱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墩柱。优选的,所述梁式承台底端表面开设有桥墩安装孔,且桥墩安装孔内部设置有桥墩,所述桥墩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桥墩两两平行安装在梁式承台底端。优选的,所述梁式承台侧面开设有斜槽,且斜槽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斜槽等距离开设在梁式承台表面。优选的,所述梁式承台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所述上支撑模板横截面积小于下支撑模板横截面积,所述上支撑模板与下支撑模板上方覆盖有土或砂配重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此梁式承台采用模块式组合,在对梁式承台组装时,只需要把上支撑模板和下支撑模板通过加强筋固定好,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钢筋网铺设到指定地点,然后再把三角形支撑架安放到梁式承台两侧,最后在向其内部灌入混泥土即可,此方式安装方便,便于操作,而且采用模块式安装方式,使梁式承台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在梁式承台内侧边缘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三角形支撑架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形状的钢板结构,然后在其内部灌入混泥土使其固定,通过把支撑架设置成三角形,其具备三角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点,从而提高梁式承台的稳定性;2、本技术,梁式承台上支撑模板的横截面积小于下支撑模板横截面,从而使梁式承台从上向下为斜坡形式下滑,采用此方式设置可以增大梁式承台与外界风力接触的面积,使外界风接触梁式承台时,借助斜坡的助力,可以改变风力的方向,从而减小外界风力对梁式承台的冲击力,增加梁式承台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梁式承台侧面开设有斜槽,斜槽可以有助于的风向的引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三角形支撑架示意图。图例说明:1、梁式承台;2、上支撑模板;3、墩柱;4、墩柱安装孔;5、三角形支撑架;6、桥墩;7、桥墩安装孔;8、下支撑模板;9、连接柱;10、钢筋网;11、斜槽;12、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包括梁式承台1和钢筋网10,梁式承台1是由上支撑模板2、下支撑模板8和三角形支撑架5组成,上支撑模板2与下支撑模板8之间通过侧面模板固定,上支撑模板2和下支撑模板8表面铺设有钢筋网10,梁式承台1内部侧面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5。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三角形支撑架5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结构的钢架,且三角形支撑架5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三角形支撑架5等距离安装在梁式承台1内部侧面,三角形支撑架5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2,且连接孔12内部贯穿有连接柱9,钢筋网10是由钢筋交错排列而成,且钢筋网10铺设在梁式承台1内部,梁式承台1顶部表面开设有墩柱安装孔4,且墩柱安装孔4内部设置有墩柱3,梁式承台1底端表面开设有桥墩安装孔7,且桥墩安装孔7内部设置有桥墩6,桥墩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桥墩6两两平行安装在梁式承台1底端,梁式承台1侧面开设有斜槽11,且斜槽11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斜槽11等距离开设在梁式承台1表面,梁式承台1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上支撑模板2横截面积小于下支撑模板8横截面积,上支撑模板2与下支撑模板8上方覆盖有土或砂配重材料。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把桥墩6浇注好,安装到指定位置,之后把下支撑模板8和上支撑模板2安装到指定位置,然后把钢筋网10铺设到上支撑模板2和下支撑模板8之间,铺设完成后开始进行向内部灌入混泥土,之后进行固定,在梁式承台1内侧边缘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5,三角形支撑架5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形状的钢板结构,然后在其内部灌入混泥土使其固定,通过把支撑架设置成三角形,其具备三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包括梁式承台(1)和钢筋网(1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式承台(1)是由上支撑模板(2)、下支撑模板(8)和三角形支撑架(5)组成,所述上支撑模板(2)与下支撑模板(8)之间通过侧面模板固定,所述上支撑模板(2)和下支撑模板(8)表面铺设有钢筋网(10),所述梁式承台(1)内部侧面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包括梁式承台(1)和钢筋网(1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式承台(1)是由上支撑模板(2)、下支撑模板(8)和三角形支撑架(5)组成,所述上支撑模板(2)与下支撑模板(8)之间通过侧面模板固定,所述上支撑模板(2)和下支撑模板(8)表面铺设有钢筋网(10),所述梁式承台(1)内部侧面设置有三角形支撑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撑架(5)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结构的钢架,且三角形支撑架(5)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三角形支撑架(5)等距离安装在梁式承台(1)内部侧面,所述三角形支撑架(5)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2),且连接孔(12)内部贯穿有连接柱(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梁式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10)是由钢筋交错排列而成,且钢筋网(10)铺设在梁式承台(1)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军涛张胤高永恒何超王琼程冲陈诗龚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