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9079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该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利用太阳能对沼渣进行初步增温脱水,通过限定加热段与供热段的长度之比,能保证充分加热后的热水快速进入供热段,并在供热段内有效对沼渣进行增温脱水;再结合第一曝气单元来促进沼渣与空气的接触,利用生物好氧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和太阳能板聚集的太阳能实现沼渣的低耗能的干化效果。同时该沼渣生物干化系统与传统热干化、好氧堆肥处理、添加其他吸水材料等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An energy saving biogas residue biological dr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畜产品的同时,大量的粪尿排放给环境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厌氧发酵技术是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粪污的有效技术之一。厌氧发酵后的沼渣无机氮含量较高,有较高的土地利用价值,但其湿度大,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高,直接施用于土地会对植物产生毒性,需要进一步处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其含水率通常高达70%-80%,采用传统物理烘干的方式去除水分,其能耗很高,去除一吨水分会消耗250kwh甚至更多的能源。故亟需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来解决目前工艺能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沼渣生物干化过程中能耗大的缺陷,从而提出了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为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提供的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包括生物干化单元,所述生物干化单元包括用于放置沼渣的干化发酵槽,还包括,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加热段和供热段,所述加热段位于所述干化发酵槽外,所述供热段铺设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以加热沼渣,所述加热段与供热段的长度之比为1:(20-30);太阳能板和加热单元,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外并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内以加热所述循环水管内的水;若干第一曝气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以对所述沼渣进行曝气。进一步地,还包括翻抛机,设置于所述干化发酵槽顶部,所述翻抛机包括可沿所述干化发酵槽长度方向移动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旋转头,所述旋转头插入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沼渣内并旋转以翻抛沼渣。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头距所述第一曝气单元的间距D为所述旋转头插入沼渣的深度h的0.2-0.4倍。进一步地,所述供热段以呈首尾相连的若干U型结构铺设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所述U型结构中相邻管线的宽度d为所述干化发酵槽长度的0.03-0.06倍。进一步地,还包括热水储罐,设置于所述加热段上,以将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后的热水储藏于所述热水储罐内;泵,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管上,以给所述循环水管内的水提供动力促使水在所述循环水管内循环流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曝气单元,靠近所述第一曝气单元设置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侧壁上,以使来自所述第二曝气单元的气体去冲击来自所述第一曝气单元的气体。优选地,所述旋转头距所述第一曝气单元的间距D为所述旋转头插入沼渣的深度h的0.3倍。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利用太阳能对沼渣进行初步增温脱水,通过限定加热段与供热段的长度之比,能保证充分加热后的热水快速进入供热段,并在供热段内有效对沼渣进行增温脱水;再结合第一曝气单元来促进沼渣与空气的接触,利用生物好氧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和太阳能板聚集的太阳能实现沼渣的低耗能的干化效果。同时该沼渣生物干化系统与传统热干化、好氧堆肥处理、添加其他吸水材料等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太阳能板;2-热水储罐;3-翻抛机;4-供热段;5-第一曝气单元;6-干化发酵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包括生物干化单元,生物干化单元包括用于放置沼渣的干化发酵槽6,还包括,循环水管,循环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加热段和供热段4,加热段位于干化发酵槽6外,供热段4铺设于干化发酵槽6的槽底以加热沼渣,加热段与供热段4的长度之比为1:(20-30),例如可为1:25、1:28;太阳能板1和加热单元,太阳能板1设置于加热段外并与加热单元连接,加热单元设置于加热段内以加热循环水管内的水;具体地,加热单元可为加热丝或者加热片;若干第一曝气单元5,间隔设置于干化发酵槽6的槽底,以对沼渣进行曝气。在上述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中,该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利用太阳能对沼渣进行初步增温脱水,通过限定加热段与供热段的长度之比,能保证充分加热后的热水快速进入供热段,并在供热段内有效对沼渣进行增温脱水;再结合第一曝气单元来促进沼渣与空气的接触,利用生物好氧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和太阳能板聚集的太阳能实现沼渣的低耗能的干化效果。同时该沼渣生物干化系统与传统热干化、好氧堆肥处理、添加其他吸水材料等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为了促进沼渣与空气的接触,还包括翻抛机3,设置于干化发酵槽6顶部,翻抛机3包括可沿干化发酵槽6长度方向移动的横梁、设置于横梁上的旋转头,旋转头插入干化发酵槽6的沼渣内并旋转以翻抛沼渣。进一步地,旋转头距第一曝气单元5的间距D为旋转头插入沼渣的深度h的0.2-0.4倍,这样能合理协同曝气和抛撒的效果,提高沼渣与空气的接触程度。优选地,旋转头距第一曝气单元5的间距D为旋转头插入沼渣的深度h的0.3倍。进一步地,供热段4以呈首尾相连的若干U型结构铺设于干化发酵槽6的槽底,U型结构中相邻管线的宽度d为干化发酵槽6长度的0.03-0.06倍,这样设置能提供供热的均匀性,使干化发酵槽6中不同部位的沼渣的干化程度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包括生物干化单元,所述生物干化单元包括用于放置沼渣的干化发酵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加热段和供热段,所述加热段位于所述干化发酵槽外,所述供热段铺设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以加热沼渣,所述加热段与供热段的长度之比为1:(20-30);/n太阳能板和加热单元,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外并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内以加热所述循环水管内的水;/n若干第一曝气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以对所述沼渣进行曝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包括生物干化单元,所述生物干化单元包括用于放置沼渣的干化发酵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加热段和供热段,所述加热段位于所述干化发酵槽外,所述供热段铺设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以加热沼渣,所述加热段与供热段的长度之比为1:(20-30);
太阳能板和加热单元,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外并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内以加热所述循环水管内的水;
若干第一曝气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槽底,以对所述沼渣进行曝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抛机,设置于所述干化发酵槽顶部,所述翻抛机包括可沿所述干化发酵槽长度方向移动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旋转头,所述旋转头插入所述干化发酵槽的沼渣内并旋转以翻抛沼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沼渣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距所述第一曝气单元的间距D为所述旋转头插入沼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蔚张廷军朱鸿斌马宗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