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04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39
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属于底盘生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的一端设有起落架(4),起落架(4)的顶部与上层轨道(1)平齐,升降架(5)一端转动连接起落架(4)的上部,升降架(5)底部连接竖向伸缩的升降机构;第一状态,升降架(5)横向设置,另一端与上层轨道(1)平齐并接触上层轨道(1)外端部;第二状态,升降架(5)向下倾斜设置,另一端接触下层轨道(2)外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下两层轨道的一侧增设起落架,起落架的上部设有可翻转的升降架,通过翻转升降架实现升降架分别与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的拼接,实现由上层轨道向下层轨道的自动转换,省去了人工来回搬运的麻烦,省时省力。

Chassis assembly line empty chassis trolley retur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
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属于底盘生产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半自动生产流水线中,底盘副线主要负责车架上线前的线束、气管路、阀体等预装工作。副线分为上下两层轨道,上层将车架放于小车上行走,便于员工装配,车架装配完毕将车架吊于板簧工位后,需将小车从上层搬到下层,再将小车推回至始点循环使用,整个循环过程中,小车的搬移全靠人工,一天生产若生产80台车,一台车架需要两个小车,一天员工需搬移160个小车,需弯腰320次,劳动强度相当的大,且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和起落架,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上下平行安装在竖置的立柱上,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的一端设有起落架,起落架的顶部与上层轨道平齐,起落架上部设有升降架,升降架一端与起落架转动连接,升降架底部连接竖向伸缩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使升降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升降架横向设置,另一端与上层轨道平齐并接触上层轨道外端部;第二状态,升降架向下倾斜设置,另一端接触下层轨道外端部。本技术在上下两层轨道的一侧增设起落架,起落架的上部设有可翻转的升降架,升降架的翻转通过其下方的升降机构的伸缩来实现,通过翻转升降架实现升降架分别与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的拼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轨道,并同时,通过升降架的转动实现由上层轨道向下层轨道的自动转换,小车依照自重划入下层轨道,并依靠下滑的惯性持续向前在下层轨道上继续滑动。省去了人工来回搬运的麻烦,到达位置小车自动下降,离开升降架后,升降架还可自动回位,循环利用,省时省力。所述的起落架上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转轴,起落架顶部至少一侧设有行程开关和控制器,下层轨道上设有另一行程开关。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转动装置,液压缸竖向设置,液压缸输出端向上伸出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架,升降架底部设有连接板,转动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液压缸,上部设有槽孔,槽孔内设有横向穿过的连接轴,连接板可转动的套接在连接轴上。所述的液压缸下部一侧连接起落架下部。所述的上层轨道靠近起落架的一端部横向伸出立柱,与转动后倾斜的升降架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上下两层轨道的一侧增设起落架,起落架的上部设有可翻转的升降架,升降架的翻转通过其下方的升降机构的伸缩来实现,通过翻转升降架实现升降架分别与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的拼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轨道,并同时,通过升降架的转动实现由上层轨道向下层轨道的自动转换,小车依照自重划入下层轨道,并依靠下滑的惯性持续向前在下层轨道上继续滑动。省去了人工来回搬运的麻烦,到达位置小车自动下降,离开升降架后,升降架还可自动回位,循环利用,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动装置安装关系示意图。其中,1、上层轨道2、下层轨道3、立柱4、起落架5、升降架6、转轴7、行程开关8、转动装置9、液压缸10、连接板11、连接轴12、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2: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包括上层轨道1、下层轨道2和起落架4,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上下平行安装在竖置的立柱3上,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的一端设有起落架4,起落架4的顶部与上层轨道1平齐,起落架4上部设有升降架5,升降架5一端与起落架4转动连接,升降架5底部连接竖向伸缩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使升降架5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升降架5横向设置,另一端与上层轨道1平齐并接触上层轨道1外端部;第二状态,升降架5向下倾斜设置,另一端接触下层轨道2外端部。上层轨道1靠近起落架4的一端部横向伸出立柱3,与转动后倾斜的升降架5相接触。起落架4上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转轴6,起落架4顶部至少一侧设有行程开关7和控制器,下层轨道2上设有另一行程开关7。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9和转动装置8,液压缸9竖向设置,液压缸输出端向上伸出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架5,升降架5底部设有连接板10,转动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液压缸,上部设有槽孔,槽孔内设有横向穿过的连接轴11,连接板10可转动的套接在连接轴11上。液压缸9下部一侧连接起落架4下部。本技术在上下两层轨道的一侧增设起落架4,起落架4的上部设有可翻转的升降架5,升降架5的翻转通过其下方的升降机构的伸缩来实现,通过翻转升降架5实现升降架5分别与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的拼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轨道,并同时,通过升降架5的转动实现由上层轨道1向下层轨道2的自动转换,小车依照自重划入下层轨道2,并依靠下滑的惯性持续向前在下层轨道2上继续滑动。省去了人工来回搬运的麻烦,到达位置小车自动下降,离开升降架5后,升降架5还可自动回位,循环利用,省时省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轨道(1)、下层轨道(2)和起落架(4),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上下平行安装在竖置的立柱(3)上,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的一端设有起落架(4),起落架(4)的顶部与上层轨道(1)平齐,起落架(4)上部设有升降架(5),升降架(5)一端与起落架(4)转动连接,升降架(5)底部连接竖向伸缩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使升降架(5)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n第一状态,升降架(5)横向设置,另一端与上层轨道(1)平齐并接触上层轨道(1)外端部;/n第二状态,升降架(5)向下倾斜设置,另一端接触下层轨道(2)外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轨道(1)、下层轨道(2)和起落架(4),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上下平行安装在竖置的立柱(3)上,上层轨道(1)和下层轨道(2)的一端设有起落架(4),起落架(4)的顶部与上层轨道(1)平齐,起落架(4)上部设有升降架(5),升降架(5)一端与起落架(4)转动连接,升降架(5)底部连接竖向伸缩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使升降架(5)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状态,升降架(5)横向设置,另一端与上层轨道(1)平齐并接触上层轨道(1)外端部;
第二状态,升降架(5)向下倾斜设置,另一端接触下层轨道(2)外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流水线空底盘小车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4)上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转轴(6),起落架(4)顶部至少一侧设有一行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纪朋刘士涛杨忠山王静赵俊王明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