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898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电子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及车辆,包括:全景环视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环视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一侧;第一控制器,与第一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环视摄像头采集车辆的一侧的第一环境信息;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一侧;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摄像头采集车辆的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并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摄像头故障的情况下,从第一控制器调用第一环境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通过全景环视系统的第一环视摄像头与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第一摄像头的冗余,保证驾驶员对驾驶环境的掌控。

A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驾驶安全变得尤为重要。老旧的后视镜结构导致的死角及雨天附着水滴对车门玻璃的影响,可通过小型化结构及驾驶室内显示屏的电子外后视镜系统解决。随着各国法规的陆续放开,电子外后视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有电子外后视镜系统通过单独装在车辆左右两侧的摄像头对车辆左右两侧进行监控,实时的将左右两侧信息通过视频形式传输至车内显示屏端进行显示,驾驶员可以通过驾驶室内的显示屏信息了解车辆驾驶环境。外后视镜为驾驶安全性能部件,电子外后视镜的摄像头作为电子产品,虽经过严格的车规、功能安全认证,但不可避免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产品失效或摄像头失效导致无法提供视频信息而直接影响驾驶员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以防止电子外视镜摄像头出现故障时导致驾驶员无法了解到驾驶环境而影响正常驾驶,实现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功能的安全降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包括:全景环视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环视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一侧;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环视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环境信息;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摄像头故障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还包括: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所述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的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全景环视系统还包括:第二环视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环视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环境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外后视镜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侧;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环境信息,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摄像头故障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所述第三环境信息。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还包括: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三控制器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的所述第三环境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通过全景环视系统的第一环视摄像头与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第一摄像头的冗余,在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第一摄像头发生失效故障时,调用与该第一摄像头采集同一侧环境信息的全景环视系统的第一环视摄像头工作,保证驾驶员对驾驶环境的掌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在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摄像头发生故障时,对驾驶员进行报警提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进行提示报警;以及BCM车身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车辆的所述报警模块及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或所述第二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或所述第二摄像头故障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的报警模块进行提示报警。进一步的,所述BCM车身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分别与所述车辆的报警模块及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的第二控制器和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双闪警示灯,用于发出双闪警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通过在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摄像头出现故障时利用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连接的BCM车身控制模块进行故障报警,并在冗余的全景环视系统的摄像头辅助下可以保证驾驶员以低速将车辆驾驶至维修站进而对电子外后视镜故障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的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工作过程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摄像头102第二控制器103第一控制器104第一环视摄像头105第二环视摄像头106第三控制器107第二控制器108第一显示屏109第二显示屏110BCM车身控制器120报警模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前部、后部,分别是指车辆的车头方向和车尾方向。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示意图。车辆后视镜系统包括:全景环视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环视摄像头104,安装在车辆的一侧;及第一控制器103,该控制器与第一环视摄像头104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环视摄像头104采集车辆的一侧的第一环境信息;以及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101,安装在车辆的一侧;第二控制器102,与第一摄像头10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摄像头101采集车辆的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并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摄像头101故障的情况下,从第一控制器103调用第一环境信息。具体的,全景环视系统为车辆原本自带的系统,可包括车前部、后部、两侧部四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车辆四周,用于为驾驶员提供周边环境的全景图像信息。其中,全景环视系统的第一环视摄像头104可与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第一摄像头101位于车辆的同一侧,用于采集车辆同一侧的环境信息。第一控制器103与第一环视摄像头104可为电连接,第一环视摄像头104在第一控制器103的控制下采集第一环境信息并将该环境信息传送至第一控制器103。第二控制器102可与第一控制器103电连接,在第二控制器102检测到第一摄像头101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器102直接从第一控制器103调用第一环境信息。通常情况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全景环视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刻采集车辆四周的环境信息,在第一摄像头101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器102可直接调用由全景环视系统采集的车辆同一侧的环境信息。第二控制器102与第一摄像头101可为电连接,第二控制器102可通过检测第一摄像头101传输的高压电平数据流判断第一摄像头101是否出现故障,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包括:/n全景环视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环视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一侧;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环视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环境信息;/n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摄像头故障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所述第一环境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包括:
全景环视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环视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一侧;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环视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环境信息;
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摄像头故障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所述第一环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系统还包括:
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所述一侧的第二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用的所述第一环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环视系统还包括:
第二环视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环视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环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外后视镜系统还包括:
第二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侧;
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通张松郭腾李金鹏魏宏张一波藏红涛杨振刘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