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975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包括车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车外换热器、车外风机、车内换热器、主路电子膨胀阀、辅路电子膨胀阀、车内中温级蒸发器、车内风机、气液分离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入口风道控制阀以及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车内中温级蒸发器、两个膨胀阀及五个单向阀的巧妙匹配组合,该汽车用空调装置解决了夏季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压缩机压比过大、排气温度过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急剧下降的突出问题,同时又实现了秋冬季节前挡风玻璃及车门窗玻璃内侧雾气的高效去除,且完全不影响车内的舒适度。

A kind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cooling, dehumidification and demi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
,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用空调装置是一种调节车内的温湿度、空气清新度和视线清晰度的空调器,其目的用以提高车内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及驾驶安全性。与家用空调相比,汽车用空调装置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车内的空间狭小,人员相对密集,人体散发的热湿量相对较多。其次是车身的隔热差,加之车门窗玻璃和前后风窗玻璃的面积较大,接受太阳辐射时间长,车外的热量容易通过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传热方式进入室内。再次是夏季高温高湿容易引起司机头昏脑涨、精神不集中、思维迟钝的等情况发生,造成行车事故。最后是秋冬季节的雨雪天气时,前挡风玻璃及车门窗玻璃内侧容易被雾气遮盖,影响开车视线。因此,在这样的环境工况下决定了汽车用空调装置应具有制冷量足够大、降温除湿除雾要迅速等特点。目前,汽车用空调装置常采用变频压缩机满足车内快速降温的目的,但是由于车内空间结构有限,常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单一全铝制蒸发器,当压缩机高频率运行时,蒸发温度往往较低,机组主要用于消除湿负荷,导致车内温度降低较慢。而去除前挡风玻璃及车门窗玻璃内侧的雾气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汽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朝玻璃上吹冷风快速去除雾气,但缺点是会降低车内温度,影响车内的舒适度。另一种是采用汽车用空调装置的制热循环,朝玻璃上吹热风去除雾气,不影响车内的舒适度,但缺点是去除玻璃上雾气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用空调装置存在的夏季车内降温除湿速度较慢、冬季除雾效果不好等突出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包括车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车外换热器、车外风机、车内换热器、主路电子膨胀阀、辅路电子膨胀阀、车内中温级蒸发器、车内风机、气液分离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入口风道控制阀以及连接管道。所述车用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四通换向阀与车外换热器的进口相连接,车外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和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相连接,车外换热器一侧设有车外风机;车内换热器的进口分别与第四单向阀的进口和第五单向阀的出口相连接、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车内中温级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车用压缩机中间补气口相连接、进口与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相连,辅路电子膨胀阀的进口分别与主路电子膨胀阀的进口、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车用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接。所述车内换热器、车内中温级蒸发器和车内风机依次并排安装在车内进风风道内,车内风机位于车内中温级蒸发器一侧,入口风道控制阀位于车内进风风道口处。所述车用压缩机为具有中间补气功能的定频涡旋式压缩机、定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变频涡旋式压缩机、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中的任意一种形式。所述车外换热器、车内换热器、车内中温级蒸发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层叠式换热器、平行流式换热器中的任意一种结构形式。所述车外风机、车内风机为变频风机、定频风机、调挡风机中的任意一种形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构思新颖,机组设计优化巧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该汽车用空调装置通过辅路电子膨胀阀中压节流和车内中温级蒸发器一级蒸发、主路电子膨胀阀低压节流和车内换热器二级蒸发,可实现夏季车内空气或引入车外新风的快速梯级降温除湿,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制冷剂压降损失,提高了系统制冷性能系数。(2)通过具有中间补气功能的制冷压缩机的辅助调节,该汽车用空调装置解决了高温工况下空调系统压缩机压缩比过大、排气温度过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急剧下降的突出问题,拓宽了车用空调器的使用温度范围。(3)通过车内中温级蒸发器一级蒸发除湿、车内换热器快速增温,该汽车用空调装置实现了秋冬季节前挡风玻璃及车门窗玻璃内侧雾气的快速去除,且又完全不影响车内的舒适度。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客车或货车等所有采用汽车用空调器的场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双蒸发器制冷工作模式流程图。图3为单一蒸发器制冷工作模式流程图。图4为制热工作模式流程图。图5为快速除霜工作模式流程图。图6为快速除雾工作模式流程图。图1中各部件的序号和名称如下:1-车用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车外换热器;4-车外风机;5-车内换热器;6-主路电子膨胀阀;7-辅路电子膨胀阀;8-车内中温级蒸发器;9-车内风机;10-气液分离器;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第四单向阀;15-第五单向阀;16-入口风道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包括车用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车外换热器3、车外风机4、车内换热器5、主路电子膨胀阀6、辅路电子膨胀阀7、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车内风机9、气液分离器10、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第三单向阀13、第四单向阀14、第五单向阀15、入口风道控制阀16以及连接管道。所述车用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四通换向阀2与车外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接,车外换热器3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12的进口和第三单向阀13的出口相连接,车外换热器3一侧设有车外风机4;车内换热器5的进口分别与第四单向阀14的进口和第五单向阀15的出口相连接、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2与气液分离器10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11与车用压缩机1中间补气口相连接、进口与辅路电子膨胀阀7的出口相连,辅路电子膨胀阀7的进口分别与主路电子膨胀阀6的进口、第二单向阀12的出口、第四单向阀14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0的出口与车用压缩机1的吸气口相连接。所述车内换热器5、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和车内风机9依次并排安装在车内进风风道内,车内风机9位于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一侧,入口风道控制阀16位于车内进风风道口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用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车外换热器(3)、车外风机(4)、车内换热器(5)、主路电子膨胀阀(6)、辅路电子膨胀阀(7)、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车内风机(9)、气液分离器(10)、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第三单向阀(13)、第四单向阀(14)、第五单向阀(15)、入口风道控制阀(16)以及连接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用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车外换热器(3)、车外风机(4)、车内换热器(5)、主路电子膨胀阀(6)、辅路电子膨胀阀(7)、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车内风机(9)、气液分离器(10)、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第三单向阀(13)、第四单向阀(14)、第五单向阀(15)、入口风道控制阀(16)以及连接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四通换向阀(2)与车外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接,车外换热器(3)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12)的进口和第三单向阀(13)的出口相连接,车外换热器(3)一侧设有车外风机(4);车内换热器(5)的进口分别与第四单向阀(14)的进口和第五单向阀(15)的出口相连接、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2)与气液分离器(10)的进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除湿除雾功能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中温级蒸发器(8)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11)与车用压缩机(1)中间补气口相连接、进口与辅路电子膨胀阀(7)的出口相连,辅路电子膨胀阀(7)的进口分别与主路电子膨胀阀(6)的进口、第二单向阀(12)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凤叶苏之勇崔四齐李海军刘磊刘盼盼王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