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涂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85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涂刷装置,包括电机和待加工零件,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刷子,所述刷子上端设置有注入孔,所述刷子内设置有梯形海绵,所述刷子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的根部与梯形海绵相连接,所述待加工零件设置在刷子的正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便于零件涂刷涂料,并且能够节约涂料,减少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

Automatic bru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涂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涂刷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零件加工,往往是通过手动在零件表面进行涂抹或者是通过喷管喷涂,但是手动涂抹效率低下,不利与高效率生产;而喷管喷涂则会出现涂料浪费且涂抹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自动涂刷装置,包括电机和待加工零件,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刷子,所述刷子上端设置有注入孔,所述刷子内设置有梯形海绵,所述刷子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的根部与梯形海绵相连接,所述待加工零件设置在刷子的正前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便于零件涂刷涂料,并且能够节约涂料,减少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电机;2、转轴;3、刷子;4、梯形海绵;5、注入孔;6、刷毛;7、待加工零件;8、涂料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涂刷装置,包括电机1和待加工零件7,所述电机1上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刷子3,所述刷子3上端设置有注入孔5,所述刷子3内设置有梯形海绵4,所述刷子3上设置有刷毛6,所述刷毛6的根部与梯形海绵4相连接,所述待加工零件7设置在刷子3的正前方。实施例1:将注入孔5打开,将涂料灌注在刷子内,使梯形海绵4充分浸入到涂料里,然后将注入孔5盖好,通过电机1带动转轴2从而带动刷子3转动,然后将待加工零件7需要涂抹的地方靠近刷毛6进行涂刷;由于刷毛6的根部与梯形海绵4相连接,因此能够为刷毛6提供涂料。实施例2:通过电机1带动转轴2从而带动刷子3转动,将待加工零件7放入涂料桶8中蘸好涂料,然后将蘸好涂料的待加工零件7靠近刷毛6,使刷毛6将待加工零件7的涂料刷均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便于零件涂刷涂料,并且能够节约涂料,减少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和待加工零件(7),所述电机(1)上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刷子(3),所述刷子(3)上端设置有注入孔(5),所述刷子(3)内设置有梯形海绵(4),所述刷子(3)上设置有刷毛(6),所述刷毛(6)的根部与梯形海绵(4)相连接,所述待加工零件(7)设置在刷子(3)的正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和待加工零件(7),所述电机(1)上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刷子(3),所述刷子(3)上端设置有注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明许仁标黄卫兵侯继芬李晶晶李梁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达克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