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78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其主体为一刚性气囊,所述气囊分两层,下层为一个主腔,上层为若干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主腔之间通过防水透气膜隔开;各所述混合腔上面设有出液口,各所述混合腔内竖向滑配有小活塞;所述主腔中竖向滑配有大活塞,所述主腔底部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设有第一三通阀;所述主气管末端连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外两通分别通过抽气管和充气管连通真空泵和加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适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冻干粉针剂型药品的同类医嘱集体冲配,可单次同时进行多针的药品调配,更大程度减少冲配差错,节省集体冲配时间和冲配人力。

Collective dosing device of freeze-dried powder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同类医嘱单针单人集体冲配方案目前使用广泛,主要考虑的是减少注射器耗材使用及减少冲配差错,但对于冲配时间、冲配人员数量以及冲配便捷省力并无积极作用,同时单针的集体使用还极易导致输液成品药物含量不均,注射器的操作劳动强度大,相当耗费人力,冲配大量医嘱时极易产生疲劳而影响输液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适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冻干粉针剂型药品的同类医嘱集体冲配,可单次同时进行多针的药品调配,更大程度减少冲配差错,节省集体冲配时间和冲配人力,同时冲配人员更省力轻松,有更多的精力保证输液成品的质量。本技术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的主体为一刚性气囊,所述气囊分两层,下层为一个主腔,上层为若干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主腔之间通过防水透气膜隔开;各所述混合腔上面设有出液口,各所述混合腔内竖向滑配有小活塞;所述主腔中竖向滑配有大活塞,所述主腔底部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设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两通与所述主气管相连,第三通通向大气;所述主气管末端连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有抽气管和充气管,所述抽气管末端连有真空泵,所述充气管末端连有加压泵。本技术中,所述主腔和所述混合腔之间通过防水透气膜隔开,之间的空气可自由通过阻断液体,通过调节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可将所述主腔与真空泵、加压泵或者大气连通,通过真空泵、加压泵或者接通大气可调整所述主腔中的气压,进而可驱使所述大活塞上下运动,再驱使各所述小活塞同向运动,以此各所述混合腔可同时吸取或排出药液,一次可实现多份药品的集体冲配。较佳的,所述气囊为长条形;所述主腔也为长条形;各所述混合腔为圆柱形或圆角棱柱形,且呈一字排开。该设计相对简单,整个气囊结构也相对稳固,便于操作。当然,所述气囊也可设计成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可行的形状,各所述混合腔可一字排开,也可呈阵列式的布置。较佳的,所述混合腔为圆角四棱柱形,所述小活塞为圆角四边形。较佳的,所述混合腔数量为五个。较佳的,所述主腔的竖向周边也为圆角,所述大活塞为圆角长方形。本技术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适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冻干粉针剂型药品的同类医嘱集体冲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利用本技术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可进行流水线式的集体加药装置,可单次同时进行多针的药品调配,更大程度减少冲配差错,节省集体冲配时间和冲配人力,同时冲配人员更省力轻松,有更多的精力保证输液成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的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的吸取输液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的输出输液的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主腔1,混合腔2,防水透气膜3,出液口4,小活塞5,大活塞6,主气管7,第一三通阀8,第二三通阀9,抽气管10,充气管11,真空泵12,加压泵13,针头14,输液袋15,西林瓶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其主体为一个长条形的刚性气囊,所述气囊分两层,下层为一个长条形的主腔1,上层为五个一字排开的圆角四棱柱形的混合腔2。如图2所示,混合腔2和主腔1之间通过防水透气膜3隔开;各混合腔2上面设有出液口4,各混合腔2内竖向滑配有圆角四边形的小活塞5;主腔1中竖向滑配有圆角长方形的大活塞6。主腔1底部连通有主气管7;主气管7上设有第一三通阀8,第一三通阀8的两通与主气管7相连,第三通通向大气;主气管7末端连有第二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9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有抽气管10和充气管11,抽气管10末端连有真空泵12,充气管11末端连有加压泵13。工作原理:初始状态:小活塞5位于混合腔2顶部,大活塞6位于主腔顶部,如图2所示;第一步:将5支一次性针头14顺次与出液口4固定,针头14插进输液袋15,调节第一三通阀8和第二三通阀9,连通主腔1和真空泵12,启动真空泵12,如图3所示,使主腔1中形成负压,促使大活塞6下移,进而各混合腔2中也产生负压,将输液袋15中液体吸进混合腔2。第二步:顺次取下输液袋15,将针头14插进待加药的冻干剂型药品西林瓶16内,调节第一三通阀8,使主腔1与大气连通,利用西林瓶16内负压,将混合腔2中液体吸进西林瓶16内与冻干粉混合,如图4所示。或者调节第一三通阀8和第二三通阀9,连通主腔1和加压泵13,通过加压泵13进行加压推动大活塞6和小活塞5上移,将混合腔2中液体压入西林瓶16内与冻干粉混合。第三步:调节第一三通阀8和第二三通阀9连通主腔1和真空泵12,将混合腔2内抽成真空,将西林瓶16内混合药液吸进混合腔2,原理同第一步。第四步:顺次取下西林瓶16,将针头14再次插入输液袋15,调节第一三通阀8和第二三通阀9,连通主腔1和加压泵13,通过加压泵13进行加压推动大活塞6和小活塞5上移,将混合腔2中的混合药液推进输液袋15中,取下输液袋,完成一批加药。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适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冻干粉针剂型药品的同类医嘱集体冲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利用本技术的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可进行流水线式的集体加药装置,可单次同时进行多针的药品调配,更大程度减少冲配差错,节省集体冲配时间和冲配人力,同时冲配人员更省力轻松,有更多的精力保证输液成品的质量。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n其主体为一刚性气囊,所述气囊分两层,下层为一个主腔,上层为若干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主腔之间通过防水透气膜隔开;各所述混合腔上面设有出液口,各所述混合腔内竖向滑配有小活塞;所述主腔中竖向滑配有大活塞,所述主腔底部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设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两通与所述主气管相连,第三通通向大气;所述主气管末端连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有抽气管和充气管,所述抽气管末端连有真空泵,所述充气管末端连有加压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冻干粉药品集体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主体为一刚性气囊,所述气囊分两层,下层为一个主腔,上层为若干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主腔之间通过防水透气膜隔开;各所述混合腔上面设有出液口,各所述混合腔内竖向滑配有小活塞;所述主腔中竖向滑配有大活塞,所述主腔底部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设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两通与所述主气管相连,第三通通向大气;所述主气管末端连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有抽气管和充气管,所述抽气管末端连有真空泵,所述充气管末端连有加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高申康新李丹卢芸刘姗姗宋梦如胡蓓蕾占梦奇邵雪庆李国瑞韩治敏李鹃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