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搅拌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75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搅拌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手握部、连接杆部、以及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呈扁平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茶叶的茶叶腔,所述搅拌部上开设有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茶叶腔和搅拌部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茶叶搅拌棒作为便携式茶叶包使用,其可以作为一次性冲泡茶叶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茶叶搅拌棒的搅拌部放入茶杯中即可,通过通孔来缓释茶叶腔内的茶叶,且通过手握部可转动、摆动搅拌部,搅拌部起到搅拌的作用。因此,本申请中的茶叶搅拌棒兼具有存储茶叶和搅拌的功能,使用非常方便。

A kind of tea mixing st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搅拌棒
本技术涉及茶叶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搅拌棒。
技术介绍
茶叶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品,其引用非常讲究,若冲泡不到,则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影响口感;若冲泡得到,则能充分吸收茶叶内蕴含的矿物质。茶叶的品种有很多,比如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等,不同的茶叶对冲泡的要求都不相同。另外,在茶叶冲泡过程中,有时候会使用搅拌棒进行搅拌,以提高冲泡效果。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茶叶搅拌棒其功能非常单一,仅具有搅拌功能,同时,市面上的便携式冲泡茶叶都是以茶叶包的形式所呈现,其在茶叶过程中通过反复提拉茶叶包来提高冲泡效果,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搅拌棒,其兼具有存储茶叶和搅拌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搅拌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手握部、连接杆部、以及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呈扁平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茶叶的茶叶腔,所述搅拌部上开设有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茶叶腔和搅拌部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搅拌部的长度为65-75mm、宽度为18-22mm。进一步地,所述搅拌部的长度为70mm、宽度为20mm。进一步地,所述手握部呈扁平状。进一步地,所述手握部、连接杆部、以及搅拌部的材质都为塑料。进一步地,所述搅拌部包括主体部以及盖板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与连接杆部相连,所述茶叶腔开设在主体部中,所述盖板部覆盖在茶叶腔的开口处;所述盖板部的左边缘与主体部铰接,所述盖板部的右边缘设有两个上下排布的卡扣,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相卡合。本技术涉及的茶叶搅拌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茶叶搅拌棒作为便携式茶叶包使用,其可以作为一次性冲泡茶叶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茶叶搅拌棒的搅拌部放入茶杯中即可,通过通孔来缓释茶叶腔内的茶叶,且通过手握部可转动、摆动搅拌部,搅拌部起到搅拌的作用。因此,本申请中的茶叶搅拌棒兼具有存储茶叶和搅拌的功能,使用非常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茶叶搅拌棒的前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申请中搅拌部的后视图。图4为本申请中搅拌部的又一实施例,该图为搅拌部的断面图。元件标号说明1搅拌部11茶叶腔12主体部13盖板部14卡扣15卡槽16通孔2连接杆部3手握部4过滤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搅拌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手握部3、连接杆部2、以及搅拌部1,所述搅拌部1呈扁平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茶叶的茶叶腔11,所述搅拌部1上开设有数个通孔16,所述通孔16连通茶叶腔11和搅拌部1的外部。本技术中的茶叶搅拌棒作为便携式茶叶包使用,其可以作为一次性冲泡茶叶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茶叶搅拌棒的搅拌部1放入茶杯中即可,通过通孔16来缓释茶叶腔11内的茶叶,且通过手握部3可转动、摆动搅拌部1,搅拌部1起到搅拌的作用。因此,本申请中的茶叶搅拌棒兼具有存储茶叶和搅拌的功能,使用非常方便。优选地,所述搅拌部1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65-75mm、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为18-22mm;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部1的长度为70mm、宽度为20mm。所述手握部3呈扁平状。所述手握部3、连接杆部2、以及搅拌部1的材质都为塑料。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搅拌部1包括主体部12以及盖板部13,所述主体部12的上端与连接杆部2相连,所述茶叶腔11开设在主体部12中、且开口朝后设置,所述盖板部13覆盖在茶叶腔11的开口处,故盖板部13连接在主体部12的后端面上;所述盖板部13的左边缘与主体部12铰接,所述盖板部13的右边缘设有两个上下排布的卡扣14,所述主体部12上开设有与卡扣14相对应的卡槽15,所述卡扣14与卡槽15相卡合,进而将盖板部13与主体部12相连,将茶叶封存在搅拌部1的茶叶腔11内。另外,盖板部13上、主体部12的左右两侧面和前表面上都开设有所述通孔16,故搅拌部1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都开设有所述通孔16。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搅拌部1的外周面上还可固定设置有覆盖所有通孔16的过滤部4,过滤部4可以由无纺布构成,起到过滤的作用,提供茶叶的饮用口感。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茶叶搅拌棒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技术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搅拌棒,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手握部(3)、连接杆部(2)、以及搅拌部(1),所述搅拌部(1)呈扁平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茶叶的茶叶腔(11),所述搅拌部(1)上开设有数个通孔(16),所述通孔(16)连通茶叶腔(11)和搅拌部(1)的外部;所述手握部(3)、连接杆部(2)、以及搅拌部(1)的材质都为塑料;所述搅拌部(1)包括主体部(12)以及盖板部(13),所述主体部(12)的上端与连接杆部(2)相连,所述茶叶腔(11)开设在主体部(12)中,所述盖板部(13)覆盖在茶叶腔(11)的开口处;所述盖板部(13)的左边缘与主体部(12)铰接,所述盖板部(13)的右边缘设有两个上下排布的卡扣(14),所述主体部(12)上开设有与卡扣(14)相对应的卡槽(15),所述卡扣(14)与卡槽(15)相卡合,所述搅拌部(1)的外周面上还可固定设置有覆盖所有通孔(16)的过滤部(4),所述过滤部(4)可以由无纺布构成;所述茶叶搅拌棒为一次性用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搅拌棒,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手握部(3)、连接杆部(2)、以及搅拌部(1),所述搅拌部(1)呈扁平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茶叶的茶叶腔(11),所述搅拌部(1)上开设有数个通孔(16),所述通孔(16)连通茶叶腔(11)和搅拌部(1)的外部;所述手握部(3)、连接杆部(2)、以及搅拌部(1)的材质都为塑料;所述搅拌部(1)包括主体部(12)以及盖板部(13),所述主体部(12)的上端与连接杆部(2)相连,所述茶叶腔(11)开设在主体部(12)中,所述盖板部(13)覆盖在茶叶腔(11)的开口处;所述盖板部(13)的左边缘与主体部(12)铰接,所述盖板部(13)的右边缘设有两个上下排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宝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