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861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高压输入配电柜、高低压转换柜和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其中高低压转换柜中设置至少一个高压舱、至少一个低压舱,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位于高压舱和低压舱之间的绝缘隔板,所述低压舱中设置低压母线,所述高压舱中设置高压母线;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多个供电模组,每个所述供电模组跨接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供电模组包括高压腔、低压腔及隔离单元,其中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分别对应于高压舱和低压舱设置并分别和所述高压母线和所述低压母线电性连接,隔离单元连接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把输入高压和输出低压及控制低压隔离开以提高安全性。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Datacenter)或称为服务器场,指用于安置计算机系统及相关部件的设施,例如电信和储存系统。一般它包含冗余和备用电源,冗余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例如空调、灭火器)和各种安全设备。目前数据量急剧爆发、数据价值陡然提升、云计算飞速发展,最近几年数据中心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数据中心用电量急速增长的背景下,减小电能传输损耗、优化数据中心供电方式的需求急为迫切。数据中心等应用环境的供电技术需求如下:(1)系统输入输出电压的多样性,需要系统结构能灵活组合满足不同的电压输入和电压输出(2)针对系统构架多样性的需求,需要模组化的结构以实现不同构架要求。(3)针对电源产品安全性的要求,需要高压低压隔离开来。防止线上维护发生放电时高压部分串联到低压电路对维护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4)在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的趋势下,中压电源系统的体积尺寸会越来越大,一种能减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且零部件数量少,系统尺寸小和重量轻的结构成为必须。现有技术中,现有方案基本技术特征有:(1)单相的供电模组串联结构。(2)所有供电模组放在一个箱体内。(3)柜体内无高/低压隔离结构。该方案的不足之处:(1)不能灵活对应不同输入输出电压(2)不能灵活对应不同的系统架构(3)带电维护不能保证安全性。因此,为了解决以上一个或多个问题,需要一种新的供电系统的方案,以更灵活的隔离高低压结构,并适用于多供电模组系统。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公开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输入配电柜、高低压转换柜和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其中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设置至少一个高压舱、至少一个低压舱,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位于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之间的绝缘隔板,所述低压舱中设置低压母线,所述高压舱中设置高压母线;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多个供电模组,每个所述供电模组跨接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供电模组包括高压腔、低压腔及隔离单元,其中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分别对应于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设置并分别和所述高压母线和所述低压母线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单元连接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舱、所述低压舱、所述绝缘隔板均为多个,其中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沿竖直方向交替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和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依次沿水平方向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舱、所述低压舱、所述绝缘隔板均为多个,其中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沿水平方向交替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和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与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在水平方向上相邻,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与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在竖直方向上相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低压舱中还放置低压控制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和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各自采用单独隔离的柜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和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设置于同一柜体中且用隔板进行隔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高压腔内设置高压单元,在所述低压腔内设置隔离变压器及低压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隔离单元中设置风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风机为一个,设置于所述隔离单元中对应于所述低压腔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风机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单元中对应于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设置于所述隔离单元中对应于所述高压腔的位置的所述风机设置有电弧防护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供电模组的输入侧具有AC输入端子,其中所述多个供电模组的输入端子选择性的通过设置于所述高压腔的输入串联铜排和输出并联铜排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供电模组的输出侧具有DC输出端子,其中所述多个供电模组的输出端子选择性的通过设置于所述低压腔的输出串联铜排和输出并联铜排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供电模组的输入为交流输入,输出为直流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实施方式,通过把输入高压和输出低压及控制低压隔离开以提高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低压部分不需要额外的保护,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和种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实施方式,减小了高/低压舱之间及高/低压腔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减小柜体尺寸和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示例实施方式,高压腔和低压腔及其组合可以应对多种不同的系统架构。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供电系统的前侧视立体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供电系统的后侧视立体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供电系统的高低压转换柜的侧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供电系统的后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实施方式的供电系统的后视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例实施方式的供电系统的后视图;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示例实施方式的供电系统的后视图;图8示出供电模组的具体结构的分解图;图9示出高低压转换柜为多个的示意图;图10示出多个供电模组输入串联连接的示意图;图11示出多个供电模组输入并联连接的示意图;图12示出多个供电模组输出串联连接的示意图;图13示出多个供电模组输出并联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输入配电柜、高低压转换柜和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其中/n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设置至少一个高压舱、至少一个低压舱,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位于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之间的绝缘隔板,所述低压舱中设置低压母线,所述高压舱中设置高压母线;/n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多个供电模组,每个所述供电模组跨接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供电模组包括高压腔、低压腔及隔离单元,其中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分别对应于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设置并分别和所述高压母线和所述低压母线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单元连接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输入配电柜、高低压转换柜和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其中
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设置至少一个高压舱、至少一个低压舱,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位于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之间的绝缘隔板,所述低压舱中设置低压母线,所述高压舱中设置高压母线;
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中还设置多个供电模组,每个所述供电模组跨接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供电模组包括高压腔、低压腔及隔离单元,其中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分别对应于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设置并分别和所述高压母线和所述低压母线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单元连接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高压舱、所述低压舱、所述绝缘隔板均为多个,其中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沿竖直方向交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和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依次沿水平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高压舱、所述低压舱、所述绝缘隔板均为多个,其中所述高压舱和所述低压舱沿水平方向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和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高压输入配电柜与所述高低压转换柜在水平方向上相邻,所述高低压转换柜与所述低压输出及控制柜在竖直方向上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低压舱中还放置低压控制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琳张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