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檐专利>正文

一种箜极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55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箜极琴。箜极琴,包括:琴托、琴脖和琴尾;琴鞍,所述琴鞍设于所述琴托上;五个琴弦,五个琴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琴托和所述琴尾上,五个所述琴弦与所述琴脖和所述琴鞍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箜极琴共鸣板采用德国云杉木材,这种特质木材共鸣出特质的音色,琴托采用多个胶条粘合而成,使得发音效果更集中和稳固,采用五根弦将中国古琴与西方吉他的演奏方式结合在一起。该种木琴采用东方制琴和西方制弦结合的方式,产生一种共鸣的音色,该灵性音色具有独立的空间感。体现出音乐时空感和力量。给听众一种拓展时空的独特空间感。其独特的穿透力,厚重混实的音色,像自然大道中的山河江水,使人看到远空的天际线。

A har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箜极琴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琴
,尤其涉及一种箜极琴。
技术介绍
木琴是一种弹拨乐器,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凭借木块的长短对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现代木琴的音域有三个八度,过去木琴的记谱法比实际音高低八度,自圣--桑以后,就按实际音高记谱。但是木琴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的伴奏才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然而,补管是传统的中国木琴还是西方的吉他,其发音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且琴弦大多多达八根,音质上也具有一定的瑕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将中国的木琴与西方的吉他结合起来的箜极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发音更集中,音质效果更好的箜极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箜极琴,包括:琴托、琴脖和琴尾;琴鞍,所述琴鞍设于所述琴托上;五个琴弦,五个琴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琴托和所述琴尾上,五个所述琴弦与所述琴脖和所述琴鞍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琴托包括多个胶条、软木片、锥形硬木、音板和共鸣板,多个所述胶条通过模具粘合,所述锥形硬木安装在多个所述胶条上,所述软木片与所述锥形硬木和多个所述胶条连接,所述软木片与多个所述胶条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音板与所述共鸣板均安装在所述软木片上,所述音板与所述锥形硬木连接。优选的,所述共鸣板的材料为德国云杉,所述琴脖与所述共鸣板的曲率一致。优选的,所述音板的厚度为2.77mm。优选的,所述锥形硬木木上开设有榫眼,所述琴脖与所述榫眼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琴脖的材料为乌木材质。优选的,所述琴脖远离所述琴托的一端开设有燕尾榫,所述琴尾通过所述燕尾榫与所述琴脖连接。优选的,所述琴尾上设有五个转动轴,五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琴尾的两侧安装有五个蜗杆,五个所述蜗杆分别与相应的蜗轮相啮合,五个所述蜗杆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五个所述琴弦分别与相应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一种琴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所述琴托、所述琴脖;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琴托与所述弧形槽相适配;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弧形槽相连通,所述卡槽与所述琴脖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阻挡琴托滑出弧形槽。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箜极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箜极琴。箜极琴,包括:琴托、琴脖和琴尾;琴鞍,所述琴鞍设于所述琴托上;五个琴弦,五个琴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琴托和所述琴尾上,五个所述琴弦与所述琴脖和所述琴鞍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箜极琴共鸣板采用德国云杉木材,这种特质木材共鸣出特质的音色,琴托采用多个胶条粘合而成,使得发音效果更集中和稳固,采用五根弦将中国古琴与西方吉他的演奏方式结合在一起。该种木琴采用东方制琴和西方制弦结合的方式,产生一种共鸣的音色,该灵性音色具有独立的空间感。体现出音乐时空感和力量。给听众一种拓展时空的独特空间感。其独特的穿透力,厚重混实的音色,像自然大道中的山河江水,使人看到远空的天际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箜极琴,本装置共鸣板采用德国云杉木材,提高了音质,琴托采用多个胶条粘合而成,使得发音效果更集中,采用五根弦将中国古琴与西方吉他结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琴座,能够对木琴本体上胶条构成的弧形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箜极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箜极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箜极琴中胶条、软木片和锥形硬木的装配图;图5为图1所示的箜极琴中琴脖与锥形硬木的连接图;图6为图1所示的箜极琴中音板与共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箜极琴燕尾槽的示意图;图8为本新型琴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琴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琴托,11、胶条,12、软木片,13、锥形硬木,14、音板,15、共鸣板,16、榫眼,2、琴脖,21、燕尾榫,3、琴尾,31、蜗轮,32、蜗杆,33、手柄,4、琴鞍,5、琴弦,6、底座,7、弧形槽,8、卡槽,9、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箜极琴包括:琴托1、琴脖2和琴尾3;琴鞍4,所述琴鞍4设于所述琴托1上;五个琴弦5,五个琴弦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琴托1和所述琴尾3上,五个所述琴弦5与所述琴脖2和所述琴鞍4相接触。所述琴托1包括多个胶条11、软木片12、锥形硬木13、音板14和共鸣板15,多个所述胶条11通过模具粘合,所述锥形硬木13安装在多个所述胶条11上,所述软木片12与所述锥形硬木13和多个所述胶条11连接,所述软木片12与多个所述胶条11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音板14与所述共鸣板15均安装在所述软木片12上,所述音板14与所述锥形硬木13连接。所述共鸣板15的材料为德国云杉,所述琴脖2与所述共鸣板15的曲率一致。所述音板14的厚度为2.77mm。所述锥形硬木13木上开设有榫眼16,所述琴脖2与所述榫眼16固定连接。所述琴脖2的材料为乌木材质。所述琴脖2远离所述琴托1的一端开设有燕尾榫21,所述琴尾3通过所述燕尾榫21与所述琴脖2连接。所述琴尾3上设有五个转动轴,五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31,所述琴尾3的两侧安装有五个蜗杆32,五个所述蜗杆32分别与相应的蜗轮31相啮合,五个所述蜗杆32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33,五个所述琴弦5分别与相应的转动轴固定连接,通过蜗轮31和蜗杆32可对琴弦5进行调节。在琴脖2上开设燕尾榫21和在锥形榫眼硬木13上开设榫眼,这是最关键的操作之一,因为它将决定颈部装配的精度和仪器的稳定性。多个胶条11粘合的方法如下:使用三个直径不同的拱形支架,作为一个模具,将圆锥硬木13固定在模具的一端,将第一条胶条放在模具外弧中间位置并粘结固定,然后在把第二条安装在第一条的左边,第三条安装在第二条的右边,依次类推,直到安装20个胶条,最后在模具外弧上由20个胶条构成了锥形结构,胶条11在安装之前,使用热弯铁,把胶条11弯曲成需要的形状,一旦所有粘在一起的部件都干了,胶条11构成的锥形结构就从模具中取出,再将软木片12与锥形硬木13和多个胶条11粘合在一起。琴脖2的材料为乌木材质,琴脖2必须与共鸣板15的曲率一致,在音板14上琴脖2的位置上,放置一小块背胶砂纸,在砂纸上来回摩擦琴脖2毛坯,直到毛坯的底部与共鸣板15的曲率匹配为止,检查琴弦5的高度,将琴鞍4打磨到正确的高度,然后在琴鞍4上刻槽以容纳琴弦5,待各个部件都安装完毕且打磨好后,使用清漆抛光,如果要保持乐器的木材外观,就必须减慢其进出木材的水分,以增强乐器的触感与音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箜极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共鸣板采用德国云杉木材,提高了音质,琴托采用多个胶条粘合而成,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箜极琴,其特征在于,包括:/n琴托、琴脖和琴尾;/n琴鞍,所述琴鞍设于所述琴托上;/n五个琴弦,五个琴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琴托和所述琴尾上,五个所述琴弦与所述琴脖和所述琴鞍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箜极琴,其特征在于,包括:
琴托、琴脖和琴尾;
琴鞍,所述琴鞍设于所述琴托上;
五个琴弦,五个琴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琴托和所述琴尾上,五个所述琴弦与所述琴脖和所述琴鞍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箜极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托包括多个胶条、软木片、锥形硬木、音板和共鸣板,多个所述胶条通过模具粘合,所述锥形硬木安装在多个所述胶条上,所述软木片与所述锥形硬木和多个所述胶条连接,所述软木片与多个所述胶条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音板与所述共鸣板均安装在所述软木片上,所述音板与所述锥形硬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箜极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板的材料为德国云杉,所述琴脖与所述共鸣板的曲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箜极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板的厚度为2.77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箜极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硬木木上开设有榫眼,所述琴脖与所述榫眼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檐
申请(专利权)人:曾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