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820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属于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生产设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混料装置、挤出装置、冷却装置、切料装置、输送装置和打包装置;挤出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挤出螺杆、设置在挤出螺杆上的监测部件以及与监测部件连接的控制柜,挤出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挤出加料段、挤出压缩段和挤出计量段,挤出加料段的进料口与混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造粒系统通过混料、挤出、冷却、切料、输送和打包六个过程对有机复合材料母粒进行造粒,可实现对每个过程的精准控制,实现塑化熔融区可控反应挤出及流体剪切控制,实现高分子熔体的可控反应挤出,并通过精准控制剪切单元实现不同基体相及多元体系的多尺度可控混合,其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更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类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再具体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候性等优点而广泛应于包装、医疗器械、汽车等领域。目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应用于PET聚酯瓶或者PET真空采血管,但其加工过程要求高,其中母粒造粒环节直接影响着后期制品的光泽度及性能。由于PET在挤出加工过程中易发生热裂解、热氧化降解、水解,因此对挤出设备有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市面上高阻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复合材料母粒造粒装置存在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挤出设备不达标,反应挤出无法精准控制,多相多组分体系的可控塑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更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类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再具体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以解决现有市面上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复合材料母粒造粒装置存在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挤出设备不达标,反应挤出无法精准控制,多相多组分体系的可控塑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混料装置、挤出装置、冷却装置、切料装置、输送装置和打包装置;挤出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挤出螺杆、设置在挤出螺杆上的监测部件以及与监测部件连接的控制柜,挤出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挤出加料段、挤出压缩段和挤出计量段,挤出加料段的进料口与混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挤出压缩段包括:交替设置的捏合块和反捏合块,捏合块和反捏合块通过螺纹元件连接;监测部件包括:螺杆转速监测器、金属监测过滤器、氧气监测器、湿度监测器和温度监测器,螺杆转速监测器设置在挤出加料段上,金属监测过滤器设置在挤出压缩段上,氧气监测器和湿度监测器设置在挤出计量段的排气口,温度监测器均匀分布在挤出螺杆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机壳外还设置有散热鼓风机,且散热鼓风机分别设置在挤出压缩段和挤出计量段的下方。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机壳内壁对应挤出压缩段和挤出计量段设置有保温层,且机壳上方对应挤出压缩段和挤出计量段均匀开设有通气孔。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挤出计量段的排气口处设置有喇叭状导气罩,喇叭状导气罩的出气口设置有半透膜;湿度监测器设置在喇叭状导气罩的进气口,氧气监测器设置在喇叭状导气罩内。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捏合块和反捏合块的错列角为40°-5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混料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控料室、计量室和混合储料室以及控制室,控料室的上方设置有原料进料口,原料进料口通过负压吸料管与原料箱连通,控料室内设置有进料螺杆;计量室内设置有计量泵;混合储料室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合仓和储料仓,混合仓与计量室连通,且混合仓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储料仓内壁设置有多个螺旋片;控制室分别与进料螺杆、计量泵、搅拌叶片和螺旋片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控料室内设有多个控料仓,每个控料仓内均设置有进料螺杆,且每个控料仓上方均设置有原料进料口,每个控料仓对应设置有计量仓,且每个计量仓内均设置有计量泵;混合仓的截面为半球形,且搅拌叶片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混合仓内;储料仓的截面为倒梯形,螺旋片交替分布在储料仓的内壁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台和冷却机,冷却台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引滚轮,导引滚轮上连接有冷却传送带,冷却传送带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挤出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冷却传送带的输出端与冷却机的进料口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输送装置通过负压吸料管与打包装置连通,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箱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输送箱内的翻料杆、旋转载料盘和烘干机,翻料杆的顶端与输送箱的顶壁铰接且均匀分布,且翻料杆向下延伸并靠近旋转载料盘;旋转载料盘的下方设置有滚轮;旋转载料盘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翻料杆的底端与旋转载料盘的距离为10cm-20cm。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打包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的负压动力控制器、装料箱和打包传输带,负压动力控制器与负压吸料管连接,打包传送带上对应负压吸料管设置有压力感应器,装料箱设置在打包传输带上,且位于压力感应器上方;箱体两内壁相对装料箱设置有水平伸缩挡板,箱体两内壁上还铰接有档杆,且档杆位于水平伸缩挡板的上方,档杆的末端延伸至装料箱。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造粒系统通过混料、挤出、冷却、切料、输送和打包六个过程对有机复合材料母粒进行造粒,可实现对每个过程的精准控制,实现塑化熔融区可控反应挤出及流体剪切控制,实现高分子熔体的可控反应挤出,并通过精准控制剪切单元实现不同基体相及多元体系的多尺度可控混合,其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2、本专利技术的挤压装置,通过控制柜严格控制加过过程中螺杆温度、转速、物料中的水、氧分含量实现对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可控反应挤出。其中,螺杆转速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螺杆转速;温度监测器与鼓风散热机相配合,实现螺杆温度可检测控制;金属监测过滤器用于对物料的金属颗粒进行监测且过滤,既保证生产安全同时也确保生产出母粒的纯净度;压缩段采用组合式螺杆,捏合块和反捏合块交替分别,可提高压缩的螺杆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使其具有更强的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能力,从而更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对物料的均匀分散度和微观形态有明显提升;针对聚合物的热氧降解和水解,在计量段的出气口增设导气罩,并通过湿度检测器和氧气检测器实时监测物料中的水氧含量,并及时进行加热抽气处理,确保物料处于无氧环境下加工。3、本专利技术的混料装置通过控料室和计量室来精准控制物料进料配比,满足生产需求;在混合储料室中现在混合仓中充分混合均匀之后,再由储料仓进行可控性下料,其使用方便、物料混合充分。4、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装置,由烘干器对进入到运输箱中的粒料进行及时充分烘干,在烘干的同时通过旋转载料盘和翻料杆的相互配合,对旋转载料盘上的粒料进行充分翻料,同时实现对粒料的烘干和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造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挤出装置的挤出压缩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挤出装置的导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挤出装置的挤出压缩段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的旋转载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的打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混料装置;110-控料室;111-原料进料口;112-进料螺杆;113-控料仓;120-计量室;121-计量泵;122-计量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混料装置(100)、挤出装置(200)、冷却装置(300)、切料装置(400)、输送装置(500)和打包装置(600);/n所述挤出装置(200)包括:机壳(210)、设置在所述机壳(210)内的挤出螺杆(220)、设置在所述挤出螺杆(220)上的监测部件以及与所述监测部件连接的控制柜(230),所述挤出螺杆(220)包括:依次连接的挤出加料段(240)、挤出压缩段(250)和挤出计量段(260),所述挤出加料段(240)的进料口与所述混料装置(100)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挤出压缩段(250)包括:交替设置的捏合块(251)和反捏合块(252),所述捏合块(251)和所述反捏合块(252)通过螺纹元件(253)连接;/n所述监测部件包括:螺杆转速监测器(271)、金属监测过滤器(272)、氧气监测器(273)、湿度监测器(274)和温度监测器(275),所述螺杆转速监测器(271)设置在所述挤出加料段(240)上,所述金属监测过滤器(272)设置在所述挤出压缩段(250)上,所述氧气监测器(273)和所述湿度监测器(274)设置在所述挤出计量段(260)的排气口,所述温度监测器(275)均匀分布在所述挤出螺杆(22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混料装置(100)、挤出装置(200)、冷却装置(300)、切料装置(400)、输送装置(500)和打包装置(600);
所述挤出装置(200)包括:机壳(210)、设置在所述机壳(210)内的挤出螺杆(220)、设置在所述挤出螺杆(220)上的监测部件以及与所述监测部件连接的控制柜(230),所述挤出螺杆(220)包括:依次连接的挤出加料段(240)、挤出压缩段(250)和挤出计量段(260),所述挤出加料段(240)的进料口与所述混料装置(100)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挤出压缩段(250)包括:交替设置的捏合块(251)和反捏合块(252),所述捏合块(251)和所述反捏合块(252)通过螺纹元件(253)连接;
所述监测部件包括:螺杆转速监测器(271)、金属监测过滤器(272)、氧气监测器(273)、湿度监测器(274)和温度监测器(275),所述螺杆转速监测器(271)设置在所述挤出加料段(240)上,所述金属监测过滤器(272)设置在所述挤出压缩段(250)上,所述氧气监测器(273)和所述湿度监测器(274)设置在所述挤出计量段(260)的排气口,所述温度监测器(275)均匀分布在所述挤出螺杆(2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10)外还设置有散热鼓风机(280),且所述散热鼓风机(280)分别设置在所述挤出压缩段(250)和所述挤出计量段(260)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10)内壁对应所述挤出压缩段(250)和所述挤出计量段(260)设置有保温层(290),且所述机壳(210)上方对应所述挤出压缩段(250)和所述挤出计量段(260)均匀开设有通气孔(2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计量段(260)的排气口处设置有喇叭状导气罩(261),所述喇叭状导气罩(261)的出气口设置有半透膜(262);所述湿度监测器(274)设置在所述喇叭状导气罩(261)的进气口,所述氧气监测器(273)设置在所述喇叭状导气罩(26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块(251)和所述反捏合块(252)的错列角分别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复合材料母粒的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0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控料室(110)、计量室(120)和混合储料室(130)以及控制室(140),所述控料室(110)的上方设置有原料进料口(111),所述原料进料口(111)通过负压吸料管(700)与原料箱(800)连通,所述控料室(110)内设置有进料螺杆(112);所述计量室(120)内设置有计量泵(121);所述混合储料室(130)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合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德赵天宝陈宝书胡详谢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琦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