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799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属于电力安全监测的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在发生漏电时、进行报警提示的电力负荷检测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包括:漏电检测电路,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与负载电路相连,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IC1,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入端与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家用设备安全监测领域。

A power load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
本技术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属于电力安全监测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大量大功率家用电器涌入各个家庭,给人们的生活来带了许多便利,但是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器设备本身缺陷、电器设备老化、电器使用不当等原因,有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漏电现象的发生,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在发生漏电时、进行报警提示的电力负荷检测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包括:漏电检测电路,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与负载电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IC1,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入端与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器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4后与电阻R5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放电端DIS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阈值端THR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触发端TR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复位端R相连;所述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输出端OUT串接电阻R6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扬声器BL1的负极相连,所述扬声器BL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型号为LM555,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为STC89C52。优选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的VCC电源端与+5V电源连接。优选地,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漏电检测电路可以直接与负载电路连接,当发生漏电时,单片机IC1的输出端发出报警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处理后,通过驱动集成电路芯片U1产生音频信号,并通过三极管Q3放大音频并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以防事故的发生;本实用信息能够在发生漏电时,发出警报,整个电路结构简洁,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包括:漏电检测电路,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与负载电路相连,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IC1,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入端与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器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4后与电阻R5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放电端DIS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阈值端THR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触发端TR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复位端R相连;所述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输出端OUT串接电阻R6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扬声器BL1的负极相连,所述扬声器BL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具体地,所述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型号为LM555,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为STC89C52。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的VCC电源端与+5V电源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中,通过漏电检测电路可以直接与负载电路连接,当发生漏电时,单片机IC1的输出端发出报警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处理后,通过驱动集成电路芯片U1产生音频信号,并通过三极管Q3放大音频并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以防事故的发生;本实用信息能够在发生漏电时,发出警报,整个电路结构简洁,实用性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包括:漏电检测电路,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与负载电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IC1,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入端与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n所述三极管器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4后与电阻R5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放电端DIS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阈值端THR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触发端TR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复位端R相连;/n所述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输出端OUT串接电阻R6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扬声器BL1的负极相连,所述扬声器BL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负荷检测系统,包括:漏电检测电路,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与负载电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IC1,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入端与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
所述三极管器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4后与电阻R5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放电端DIS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时基集成电路芯片U1的阈值端THR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时基集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新恒通电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