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一端下部的送风单元以及设置在机体另一端下部的回风单元;所述机体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风机以及与连接管;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一侧的送风面板以及送风均流板;所述回风单元包括回风管、设置在回风管一侧的回风面板以及回风均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约能源,能够回收室内的热气或冷风各处风速均衡,送风的风速低,人体难以察觉,体感好,同时送风量相对较小,设备低噪音的优点。
A kind of horizontal air curtain machine using circulating 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
本技术涉及风幕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
技术介绍
风幕机是一种能把室内外的空气和灰尘隔开,起到既出入方便,又能防止室内外冷热空气交换的设备,多设置在制冷、空调、防尘、隔热的商场、剧院、宾馆、饭店等门口上方,用于阻隔室内外空气,防止室内外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同时,又具有防异味、防污染、防蚊蝇的作用。现有的风幕机不能将获得能量(热量或冷量)的空气再能进行循环利用,导致能耗损失较大同时由于风速较大,又会产生很大噪音;当风幕宽度较长时,各处风速不一致,边角处甚至出现风速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回收热气或冷风,各处风速均衡,低风速、低噪音,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一端下部的送风单元以及设置在机体另一端下部的回风单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风机、连接管、设置在机体内的风机以及与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回风单元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风机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在风机出气口,另一端与送风单元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送风管和设置在送风管一侧的送风面板;所述送风面板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所述送风面板设置在靠近回风单元的一侧;所述回风单元包括回风管和设置在回风管一侧的回风面板;所述回风面板上均匀分布有回风孔;所述回风面板设置在靠近送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在回风管上端,另一端连接在风机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在风机出气口,另一端连接在送风管上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管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送风均流板;所述送风均流板上均布有送风通风孔;所述送风均流板将送风管分为送风部和出风均压部;所述第二连接管与送风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管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回风均流板;所述回风均流板上均布有回风通风孔;所述回风均流板将回风管分为回风部和回风均压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回风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面板上的出风孔水平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面板外侧设置有防虫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设置有回风管,将送风面板和室内的喷出冷气或热气回收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送风面板上设置有出风孔,送风管内具有较大的容腔,能有效均衡出风管内的气压,送风管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气体由出风孔喷出,气流速度差异较小;送风管内设置的送风均压板将送风管分隔为送风部和出风均压部,送风部内的气体通过送风均压板上的送风通风孔进入出风均压部,由于通过送风均压板各处的气流和气量差异较小,因此出风均压部的气流扰动也小,送风面板喷出的气体的流速差异进一步减小,进一步提高生成的风幕质量;同理,回风均压板将回风管分隔为回风部和回风均压部,回风部形成低压区,将回风均压区的气体吸入,回风均压区的压力通过回风均压板进一步稳定,因此回风面板各处从外部回收的气体流速流量的差异都比较小;回风面板外部设置有防虫网,能有效防止异物进入回风管,防止异物阻塞设备,送风面板面积大,送风风速低,噪音小,同时人体难以察觉,体感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1机体、12风机、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21送风管、22送风面板、221出风孔、23送风均流板、231送风通风孔、24送风部、25出风均压部、31回风管、32回风面板、321回风孔、33回风均流板331回风通风孔、34回风部、35回风均压部、36防虫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11内的风机12以及、连接管、设置在机体一端下部的送风单元以及设置在机体另一端下部的回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送风管21、设置在送风管21一侧的送风面板22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送风管21内的送风均流板23;所述送风面板22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221;所述送风面板22设置在靠近回风单元的一侧;所述送风均流板23上均布有送风通风孔231;所述送风均流板23将送风管分为送风部24和出风均压部25,其中设置有送风面板22的部分为出风均压部25,另一侧为送风部24;所述回风单元包括回风管31、设置在回风管31一侧的回风面板3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回风管31内的回风均流板33以及设置在回风面板32外侧的防虫网36;所述回风面板32上均匀分布有回风孔321;所述回风面板32设置在靠近送风单元的一侧;所述回风均流板33上均布有回风通风孔331;所述回风均流板33将回风管31分为回风部34和回风均压部35,其中设置有回风面板32的部分为回风均压部35,另一侧为回风部34;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一端连接在回风部34上端,并与回风部34连通,另一端连接在风机12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一端连接在风机12出气口,另一端连接在送风部24上端,并与送风部24连通;所述送风面板22上的出风孔221水平设置,出风口221的轴线垂直送风面板221,保证出风的风向指向回风单元。运行方式风机12启动后,风机12将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14压入送风部24内,高速空气进入送风部24后风速降低,送风部24内的气压趋于稳定,形成高压区,送风均流板23上的送风通风孔231孔径较小,送风部24内的高压空气通过送风通风孔231时,空气流速受到限制,通过送风均流板23各处的气体流速差别减小,送风通风孔231均布于送风均流板23,流经送风均流板23各处的气体量差别较小;空气进入出风均压部25后,空气进一步稳定,形成次高压区;送风面板22上的出风孔221也较小,出风均压部25内的次高压空气通过出风口221喷出,喷出的空气由送风面板22流向回风面板32;出风口221均布于送风面板22上,送风面板22各处流出的气体量差别不大;流出的气体向回风单元扩散,同时也向四周扩散,形成均匀稳定的风幕;送风单元流出的气体以及室内的冷气或热气运动至回风面板32附近时,回风单元生成的低压将气体吸入回风单元:风机12通过第一连接管13将回风部34内的空气吸入风机12内,使回风部34形成低压区,回风均流板33上的回风通风孔331孔径较小,流经回风通风孔331的空气流速受限,回风部34通过回风通风孔331将回风均压部35内的空气吸入回风部34内;回风通风孔331均布于回风均流板33,因此流经回风均流板33各处的气体的流速与流量差别不大;回风均压部35内气体扰动小,回风均压部35内气体减少,形成了次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1)设置在机体(11)内的风机(12)、连接管、设置在机体一端下部的送风单元以及设置在机体另一端下部的回风单元;/n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n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一端与回风单元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风机(12)的进气口;/n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一端连接在风机(12)出气口,另一端与送风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1)设置在机体(11)内的风机(12)、连接管、设置在机体一端下部的送风单元以及设置在机体另一端下部的回风单元;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
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一端与回风单元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风机(12)的进气口;
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一端连接在风机(12)出气口,另一端与送风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送风管(21)和设置在送风管(21)一侧的送风面板(22);
所述送风面板(22)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221);
所述送风面板(22)设置在靠近回风单元的一侧;
所述回风单元包括回风管(31)和设置在回风管(31)一侧的回风面板(32);
所述回风面板(32)上均匀分布有回风孔(321);
所述回风面板(32)设置在靠近送风单元的一侧;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
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一端连接在回风管(31)上端;
所述第二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立,宋曼琳,王新梅,王力改,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