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基站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86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微基站杆,涉及通信杆领域,该微基站杆,包括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的表面分别分布有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所述第二纤维丝活动绕接在玻璃钢管的表面,所述第一纤维丝位于第二纤维丝和玻璃钢管之间,所述玻璃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层,所述玻璃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包层,所述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均镶嵌在外包层的内部,所述外包层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墩,所述外包层的表面与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扶架的另一端与水泥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加固层、扶架和撑架,解决了固定微基站杆时,在牢固微基站杆底部的前提下需要提高管塔状微基站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A new type of micro base station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微基站杆
本技术涉及通信杆
,具体为一种新型微基站杆。
技术介绍
微基站杆是一种通信用固定杆,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通过在微基站杆上设置有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传递,每个基站的覆盖要求不同,所以微基站杆的高度要求不同,微基站杆一般为管塔,相对于铁塔的覆盖面积,管塔覆盖面积比较小。管塔状的微基站杆一般较高且直,相对于铁塔底部固定的稳定性,管塔底部固定的稳定性较差,因为管塔的底部占地面积比铁塔小,且铁塔呈锥形,重心比较低,由于管塔状的微基站杆呈长直状,底部固定稳定性不佳会影响微基站杆的稳定性,导致微基站杆倾斜后容易倾倒,因此微基站杆底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基站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基站杆,解决了固定微基站杆时,在牢固微基站杆底部的前提下需要提高管塔状微基站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微基站杆,包括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的表面分别分布有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所述第二纤维丝活动绕接在玻璃钢管的表面,所述第一纤维丝位于第二纤维丝和玻璃钢管之间,所述玻璃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层,所述玻璃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包层,所述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均镶嵌在外包层的内部,所述外包层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墩,所述外包层的表面与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扶架的另一端与水泥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扶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扶架通过连接环与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位于扶架和撑架的中间,所述撑架位于扶架远离外包层的一侧,所述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水泥墩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加固层呈中空的柱状,所述加固层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加固层的内壁呈波纹状。优选的,所述扶架呈环状分布在玻璃钢管的四周。优选的,所述扶架的表面焊接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对应的圆心位于玻璃钢管的竖直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丝竖直分布在玻璃钢管的表面,所述第二纤维丝螺旋分布在玻璃钢管的表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基站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加固层、扶架和撑架,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往复缠绕布满在玻璃钢管的表面,增强了玻璃钢管的轴向强度,提升了玻璃钢管整体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扶架和撑架支撑在玻璃钢管靠近底部的表面,增强了底部的稳定性,相对应单独用水泥墩支撑更加稳定,且起到保护和缓冲外来冲击力的作用,通过加固环围绕,达到了全方位防护的目的,解决了固定微基站杆时,在牢固微基站杆底部的前提下需要提高管塔状微基站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纤维丝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钢管;2、第一纤维丝;3、第二纤维丝;4、加固层;5、外包层;6、水泥墩;7、扶架;8、连接环;9、撑架;10、加固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微基站杆,包括玻璃钢管1,玻璃钢管1的表面分别分布有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均为纤维带,将逐根纤维从纱线架中抽出,经过分线器和树脂槽形成纤维带,缠绕机主轴带动锥形体模具做间歇式转动,使行走小车在轨道上配合缠绕机主轴的转动互补式往复移动,即可布置连续轴向纤维带,第二纤维丝3活动绕接在玻璃钢管1的表面,第一纤维丝2位于第二纤维丝3和玻璃钢管1之间,玻璃钢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层4,加固层4的材料为的材料为PA66+GF30,PA66+GF30为尼龙材料和玻璃纤维的混合材料,耐高温和耐冲击性能良好,玻璃钢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包层5,外包层5为玻璃钢材质,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均镶嵌在外包层5的内部,外包层5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墩6,外包层5的表面与扶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扶架7的另一端与水泥墩6的顶部固定连接,扶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扶架7通过连接环8与撑架9固定连接,连接环8位于扶架7和撑架9的中间,撑架9位于扶架7远离外包层5的一侧,撑架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水泥墩6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加固层4呈中空的柱状,加固层4的内部呈空心状,加固层4的内壁呈波纹状,通过加固层4对玻璃钢管1加固,且有效防止玻璃钢管1与空气长期接触后氧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扶架7呈环状分布在玻璃钢管1的四周,扶架7包括斜杆和直杆,斜杆与外包层5连接,直杆与水泥墩6连接,撑架9的形状与扶架7的形状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扶架7的表面焊接有加固环10,加固环10对应的圆心位于玻璃钢管1的竖直轴线上,加固环10竖直分布在玻璃钢管1的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行走小车外侧的可旋转绕丝嘴将纤维若干次往复式布满玻璃钢管1四周表面,第一纤维丝2竖直分布在玻璃钢管1的表面,第二纤维丝3采用零度缠绕的工艺螺旋分布在玻璃钢管1的表面,提高了玻璃钢管1轴向强度。在使用时,微基站杆包括第一纤维丝2、第二纤维丝3、加固层4、外包层5和玻璃钢管1几个部分,扶架7、撑架9、连接环8和加固环10在安装前焊接成整体的固定架,在安装时首先安装微基站杆,通过扶架7的顶部与微基站杆的外包层5焊接将固定架焊接在微基站杆的表面,再筑造水泥墩6,通过水泥墩6与地面连接,撑架9的撑脚与水泥墩6通过螺栓连接到地面,加固层4为一种塑料混合物,起到加固玻璃钢管1内壁的作用,且抗压力好,具有缓冲击和防折弯的作用,与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配合,使玻璃钢管1内壁和外壁强度均得到加强,防止产品装配过程产生发白断裂现象,即可整体提高微基站杆的质量,若干扶架7呈环状分布并倾斜角度支撑在外包层5表面,且相邻的扶架7通过加固环10支撑,加固环10从长往下内径逐次递减,多圈加固环10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也可以维护微基站杆缓冲外部冲击力,防止其受到外界撞击,通过水泥墩6对扶架7加固,通过螺栓对撑架9加固,即可达到对微基站杆加固的作用。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纤维丝2、第二纤维丝3、加固层4、扶架7和撑架9,解决了固定微基站杆时,在牢固微基站杆底部的前提下需要提高管塔状微基站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微基站杆,包括玻璃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管(1)的表面分别分布有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所述第二纤维丝(3)活动绕接在玻璃钢管(1)的表面,所述第一纤维丝(2)位于第二纤维丝(3)和玻璃钢管(1)之间,所述玻璃钢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层(4),所述玻璃钢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包层(5),所述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均镶嵌在外包层(5)的内部,所述外包层(5)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墩(6),所述外包层(5)的表面与扶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扶架(7)的另一端与水泥墩(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扶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扶架(7)通过连接环(8)与撑架(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8)位于扶架(7)和撑架(9)的中间,所述撑架(9)位于扶架(7)远离外包层(5)的一侧,所述撑架(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水泥墩(6)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基站杆,包括玻璃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管(1)的表面分别分布有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所述第二纤维丝(3)活动绕接在玻璃钢管(1)的表面,所述第一纤维丝(2)位于第二纤维丝(3)和玻璃钢管(1)之间,所述玻璃钢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层(4),所述玻璃钢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包层(5),所述第一纤维丝(2)和第二纤维丝(3)均镶嵌在外包层(5)的内部,所述外包层(5)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墩(6),所述外包层(5)的表面与扶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扶架(7)的另一端与水泥墩(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扶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扶架(7)通过连接环(8)与撑架(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8)位于扶架(7)和撑架(9)的中间,所述撑架(9)位于扶架(7)远离外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孟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正通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