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84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包括顶部轨道部件,其固定连接于墙面上,顶部轨道部件具有顶部卡轨,顶部卡轨的第一卡口朝向地面的方向布置;底部轨道部件固定连接于墙面上,底部轨道部件具有底部卡轨,底部卡轨的第二卡口朝向顶面的方向布置;墙板的顶端卡接于顶部卡轨内,墙板的底端卡接于底部卡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上下导轨对墙板进行快速定位安装,可以有效地提高墙板安装效率。

A mounting structure of assembled wall panel for easy removal and re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板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组合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组合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现有墙板安装工序为:先顶后墙,先板后线,自下而上,从外往里。该工序虽清晰明朗,但需步步配合到位,假设顶面没施工安装,则墙板无法施工,同时现有的墙板安装易受到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安装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上下导轨对墙板进行快速定位安装,可以有效地提高墙板安装效率。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包括顶部轨道部件,其固定连接于墙面上,顶部轨道部件具有顶部卡轨,顶部卡轨的第一卡口朝向地面的方向布置;底部轨道部件固定连接于墙面上,底部轨道部件具有底部卡轨,底部卡轨的第二卡口朝向顶面的方向布置;墙板的顶端卡接于顶部卡轨内,墙板的底端卡接于底部卡轨内。进一步地,顶部轨道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调平龙骨上,第一调平龙骨固定连接于墙面上;底部轨道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二调平龙骨上,第二调平龙骨固定连接于墙面上。进一步地,墙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Z字形挂件,第一Z字形挂件挂接于第二Z字形挂件上,第二Z字形挂件固定连接于墙面上。进一步地,第二Z字形挂件固定连接于第三调平龙骨上,第三调平龙骨固定连接于墙面上。进一步地,顶部卡轨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墙板的顶端顶住固定块。进一步地,第一卡口呈喇叭形开口。进一步地,顶部卡轨的第一侧板为V形结构的板体,顶部卡轨的第二侧板为多级台阶结构的板体。进一步地,底部卡轨的第三侧板为V形结构的板体,底部卡轨的第四侧板为平板。进一步地,底部卡轨和地面之间设置有踢脚线,踢脚线固定连接于墙面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中,主要设置了顶部轨道部件、底部轨道部件以及起到找平固定作用的龙骨,顶部轨道部件与底部轨道部件为主要部件,顶部轨道部件为第一卡接点,墙板的顶部预先卡接于顶部轨道部件内,再垂直放落并卡接于底部轨道部件内,顶部轨道部件和底部轨道部件皆通过龙骨固定安装于墙面上;因而,本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施工安装中可快速高效安装;2、如果墙板出现破损,可快速更换;3、后期客户可根据自身喜好更换墙板样式;4、工序可分开单独施工,不与顶面地面冲突;5、满足装配式施工安装要求,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不高,可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主要包括顶部轨道部件1、底部轨道部件4和墙板6,顶部轨道部件1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顶部轨道部件1具有顶部卡轨11,顶部卡轨11的第一卡口12朝向地面3的方向布置,底部轨道部件4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底部轨道部件4具有底部卡轨41,底部卡轨41的第二卡口42朝向顶面5的方向布置,墙板6的顶端61卡接于顶部卡轨11内,墙板6的底端62卡接于底部卡轨41内。参见图1至图4,顶部轨道部件1固定连接于第一调平龙骨71上,第一调平龙骨71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底部轨道部件4固定连接于第二调平龙骨72上,第二调平龙骨72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墙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Z字形挂件63,第一Z字形挂件63挂接于第二Z字形挂件64上,第二Z字形挂件64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第二Z字形挂件64固定连接于第三调平龙骨65上,第三调平龙骨65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参见图1至图4,顶部卡轨11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墙板6的顶端61顶住固定块13,第一卡口12呈喇叭形开口,顶部卡轨11的第一侧板111为V形结构的板体,顶部卡轨11的第二侧板112为多级台阶结构的板体,底部卡轨41的第三侧板411为V形结构的板体,底部卡轨41的第四侧板412为平板,底部卡轨41和地面3之间设置有踢脚线8,踢脚线8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的具体安装步骤:1)在墙面2分布固定顶部轨道部件1和底部轨道部件4;2)将墙板6的顶端61和底端62分布卡入顶部轨道部件1的顶部卡轨11内和底部轨道部件4的底部卡轨41内;3)在底部轨道部件4和地面3之间安装踢脚线8。其中,结合图2所示,在墙板6的顶端61和顶部卡轨11之间留出空隙,在空隙内推入固定块13,以锁死墙板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中,主要设置了顶部轨道部件、底部轨道部件以及起到找平固定作用的龙骨,顶部轨道部件与底部轨道部件为主要部件,顶部轨道部件为第一卡接点,墙板的顶部预先卡接于顶部轨道部件内,再垂直放落并卡接于底部轨道部件内,顶部轨道部件和底部轨道部件皆通过龙骨固定安装于墙面上。对顶部轨道部件与底部轨道部件进行更详细地解释,顶部卡轨与底部卡轨之间留有避位空间,此避位空间针对底部轨道部件与墙板间的避位,即为了保障墙板能按照先顶部卡轨、后底部卡轨的顺序进行卡接,使得顶部卡轨与底部卡轨之间的距离大于墙板的高度,所超出的部分相当于底部卡轨的卡槽深度。由于避位空间的存在,墙体卡接完成后墙体的顶部与顶部卡轨间存在空隙,因此需要推入固定块进行固定,固定块优先选用膨胀块,紧固效果优于普通的固定块。进一步地从追求效果上看,顶部轨道部件与底部轨道部件可以快速定位墙板的位置从而方便拆装,此处为扩大解释;进一步地说,顶部与底部仅为优选位置方案,轨道部件所定位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只需起到相应的定位效果即可。顶部卡口与底部卡口处皆设有V形结构的板体,此板体起到墙板端部的快速导正作用,辅助墙板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部轨道部件(1),其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所述顶部轨道部件(1)具有顶部卡轨(11),所述顶部卡轨(11)的第一卡口(12)朝向地面(3)的方向布置;/n底部轨道部件(4),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2)上,所述底部轨道部件(4)具有底部卡轨(41),所述底部卡轨(41)的第二卡口(42)朝向顶面(5)的方向布置;/n墙板(6),其顶端(61)卡接于所述顶部卡轨(11)内,所述墙板(6)的底端(62)卡接于所述底部卡轨(4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轨道部件(1),其固定连接于墙面(2)上,所述顶部轨道部件(1)具有顶部卡轨(11),所述顶部卡轨(11)的第一卡口(12)朝向地面(3)的方向布置;
底部轨道部件(4),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2)上,所述底部轨道部件(4)具有底部卡轨(41),所述底部卡轨(41)的第二卡口(42)朝向顶面(5)的方向布置;
墙板(6),其顶端(61)卡接于所述顶部卡轨(11)内,所述墙板(6)的底端(62)卡接于所述底部卡轨(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轨道部件(1)固定连接于第一调平龙骨(71)上,所述第一调平龙骨(71)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2)上;
所述底部轨道部件(4)固定连接于第二调平龙骨(72)上,所述第二调平龙骨(72)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Z字形挂件(63),所述第一Z字形挂件(63)挂接于第二Z字形挂件(64)上,所述第二Z字形挂件(64)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2)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鹏于利凯何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