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843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19
一种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它主要包括一个集水槽以及安装在集水槽中间孔中的排水管,排水管的底部连接固定一该开口向上的储水帽,储水帽与排水管的下部联通,在储水帽上端口部位的排水管上套接一个环形盖板,该环形盖板在无水压以及在自重或自身弹性作用下,可以恰好将储水空间上端口盖住,在水压的作用下,环形盖板与储水空间的结合部打开,使水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堵塞、防反灌的优点,同时水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与维护方便。

Floor drain of anti blocking, anti reverse filling, water sealing and plug-i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楼堂馆所、家庭住宅等场所常用的量大面广的地下排水装置,尽管现有的地漏在市场上无论在结构原理还是品牌类型方面都非常繁多,而且国内外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数量非常庞大,但是,这些的产品或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结构复杂、不容易安装维护、密封效果不良、容易反灌、容易堵塞等缺陷,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014780.4,授权公告号为CN207048005U,名称为“新型防臭防堵塞地漏”,其主要结构是一个U型管,单独就U型管而言确实简单,但制造U型管确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事,如果U型管是金属管毛坯材质,那么弯曲需要专门的设备,如果U型管是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采用模具成型的制造工艺,那么模具投资不但较高,模具结构也复杂,此外,该技术中所采用的密封是通过U型管的U型结构部分所保留的水达到密封的目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管道内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当管道内的压力大于U型结构部分所保留的水压力时,就会以气流或气泡的形式反向穿过水密封部分,进入房间。再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00038.3,授权公告号为CN201334708Y,名称为“沉浮式地漏”所公开的技术,该技术虽然在密封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由于将密封机构设置在本体内,导致本体的结构尺寸偏大,不利于地漏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再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820526510.6,授权公告号为CN208152210U,名称为“一种地漏”所公开的技术,该技术采用的主要密封原理是通过设置在下端出口部位的活动门的开闭达到密封目的,但是,由于活动门与下端出口部位在制造与安装时必然存在误差,所以,无法做到有效的密封,尤其是在活动门与下端出口部位的结合部位存在垃圾或其它异物时,此时的密封效果完全丧失。以上所列举的现有技术是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现有技术由于十分繁杂,数量庞大无法一一列举,但是它们或多或少存在上述所列举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部分或全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地漏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地漏,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它包括一个集水槽(1),所述的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内安装一个排水管(3),所述的排水管(3)从上口部向下依次制有第一凸缘台(12)、第二凸缘台(13),第一凸缘台(12)的外径大于第二凸缘台(13)的外径,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以孔轴配合的公差关系配合,优选地: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之间的配合公差为0-0.15毫米,同时,为了保证密封的可靠性,预先在第二凸缘台(13)的外圆上涂密封胶或裹生料带。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之间的配合安装与密封,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上各设置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进行配合,并在螺纹之间预先涂密封胶或预先在外螺纹上裹生料带。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之间的配合安装与密封,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第二凸缘台(13)的外圆上制出若干到环形尖齿槽(14),预先在环形尖齿槽(14)部位裹生料带或涂密封胶,将第二凸缘台(13)部分插入通孔(11)内。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之间的配合安装与密封,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第二凸缘台(13)的外圆上制出环形密封圈槽(15),预先在环形密封圈槽(15)内套入密封圈,将第二凸缘台(13)部分插入通孔(11)内。第一凸缘台(12)将排水管(3)的上端口部位在高度方向定位,第一凸缘台(12)高出集水槽(1)底平面M与集水槽(1)之间形成池底状结构的垃圾沉淀池(10),在集水槽(1)的端口部位设置一个漏水盖板(4),在垃圾沉淀池(10)正上方位置的漏水盖板(4)上均布地制有漏水孔(9),在漏水盖板(4)与第一凸缘台(12)之间设置有圆筒状的滤网桶(2),所述的滤网桶(2)置于排水管(3)通孔的直径d1与垃圾沉淀池(10)最小直径d2之间。在排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储水帽(6),所述的储水帽(6)是开口向上的圆筒状结构,储水帽(6)的中间具有凸台(7),凸台(7)固定在排水管(3)的下端口,将储水帽(6)的开口向上地与排水管(3)的下端连接固定,从而在储水帽(6)与排水管(3)的下端部位形成储水空间(16)在紧靠凸台(7)上平面位置的排水管(3)的圆周方向制有若干个联通孔(8),该联通孔(8)将储水空间(16)与排水管(3)的联通,在储水空间(16)上端口部位的排水管(3)的外圆上套接有环形盖板(5),在无水压以及在自重或自身弹性作用下,环形盖板(5)可以恰好将储水空间(16)上端口盖住,在水压的作用下,环形盖板(5)与储水空间(16)的结合部打开,使水流出。为了便于检修与安装,储水帽(6)的外圆直径D1略小于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内径D2,这样,当集水槽(1)与地面已经固定的情况下,保证储水帽(6)在不受阻挡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贯通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有益效果:1、能够有效地防止堵塞故障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含杂质的水从漏水孔(9)进入集水槽(1)中后,杂质在自重与滤网桶(2)的阻挡作用下而沉降在垃圾沉淀池(10)底部,能够有效地防止堵塞故障的发生。2、密封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任何状况下,在储水空间(16)内总是保存一部分水,该保存一部分水将排水管(3)通道封死,同时,在无流水的状态下,由于自重的作用,环形盖板(5)自然落下,将储水空间(16)口部封死,进一步加强了密封的作用与效果,所以,密封效果较好。3、能够有效地防反灌,本专利技术中,在无流水的状态下,由于自重的作用,环形盖板(5)自然落下,将储水空间(16)口部封死,管道内的压力愈大,作用在环形盖板(5)上平面的压力愈大,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管道内的空气压力在较大的情况下反向进入管道,并进入室内。4、能够实现长久的密封,在长时间不用无水的状态下,即使储水空间(16)内的水蒸发完了,由于环形盖板(5)自然落下,将储水空间(16)口部封死,同样切断管道与室内的通路,杜绝蚊虫等害虫进入室内,以及有害空气的进入。5、安装维修方便,由于储水帽(6)的外圆直径略小于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内径D2,这样,当集水槽(1)与地面已经固定的情况下,保证储水帽(6)在不受阻挡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贯通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集水槽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漏水盖板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排水管视主图;图6是图1中排水管第二凸缘台外圆上制环形尖齿槽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它包括一个集水槽(1),所述的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内安装一个排水管(3),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管(3)从上口部向下依次制有第一凸缘台(12)、第二凸缘台(13),第一凸缘台(12)的外径大于第二凸缘台(13)的外径,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以孔轴配合的公差关系配合,第一凸缘台(12)将排水管(3)的上端口部位在高度方向定位,第一凸缘台(12)高出集水槽(1)底平面M与集水槽(1)之间形成池底状结构的垃圾沉淀池(10),在集水槽(1)的端口部位设置一个漏水盖板(4),在垃圾沉淀池(10)正上方位置的漏水盖板(4)上均布地制有漏水孔(9),在漏水盖板(4)与第一凸缘台(12)之间设置有圆筒状的滤网桶(2),所述的滤网桶(2)置于排水管(3)通孔的直径d1与垃圾沉淀池(10)最小直径d2之间,在排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储水帽(6),所述的储水帽(6)是开口向上的圆筒状结构,储水帽(6)的中间具有凸台(7),凸台(7)固定在排水管(3)的下端口,将储水帽(6)的开口向上地与排水管(3)的下端连接固定,从而在储水帽(6)与排水管(3)的下端部位形成储水空间(16),在紧靠凸台(7)上平面位置的排水管(3)的圆周方向制有若干个联通孔(8),该联通孔(8)将储水空间(16)与排水管(3)的联通,在储水空间(16)上端口部位的排水管(3)的外圆上套接有环形盖板(5),在无水压以及在自重或自身弹性作用下,环形盖板(5)可以恰好将储水空间(16)上端口盖住,在水压的作用下,环形盖板(5)与储水空间(16)的结合部打开,使水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防反灌、水密封及插拔式安装结构的地漏,它包括一个集水槽(1),所述的集水槽(1)的中间通孔(11)内安装一个排水管(3),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管(3)从上口部向下依次制有第一凸缘台(12)、第二凸缘台(13),第一凸缘台(12)的外径大于第二凸缘台(13)的外径,通孔(11)与第二凸缘台(13)以孔轴配合的公差关系配合,第一凸缘台(12)将排水管(3)的上端口部位在高度方向定位,第一凸缘台(12)高出集水槽(1)底平面M与集水槽(1)之间形成池底状结构的垃圾沉淀池(10),在集水槽(1)的端口部位设置一个漏水盖板(4),在垃圾沉淀池(10)正上方位置的漏水盖板(4)上均布地制有漏水孔(9),在漏水盖板(4)与第一凸缘台(12)之间设置有圆筒状的滤网桶(2),所述的滤网桶(2)置于排水管(3)通孔的直径d1与垃圾沉淀池(10)最小直径d2之间,在排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储水帽(6),所述的储水帽(6)是开口向上的圆筒状结构,储水帽(6)的中间具有凸台(7),凸台(7)固定在排水管(3)的下端口,将储水帽(6)的开口向上地与排水管(3)的下端连接固定,从而在储水帽(6)与排水管(3)的下端部位形成储水空间(16),在紧靠凸台(7)上平面位置的排水管(3)的圆周方向制有若干个联通孔(8),该联通孔(8)将储水空间(16)与排水管(3)的联通,在储水空间(16)上端口部位的排水管(3)的外圆上套接有环形盖板(5),在无水压以及在自重或自身弹性作用下,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新黄振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寰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