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52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袜,包括袜脚和与袜脚相连的袜筒,所述袜脚包括袜底和与袜底相连的袜背,所述袜背上开设有袜口,所述袜背通过袜口与袜筒相连,所述袜脚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弹性带,所述袜脚靠近袜筒的一端和远离袜筒的一端分别沿袜脚的周向设置有加强圈,所述弹性带上沿弹性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所述加强圈上沿加强圈的宽度方向也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运动过程中不易使得袜子发生脱落或皱褶的效果。

A kind of sports so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袜
本技术涉及袜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运动袜。
技术介绍
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的生活用品,主要起到保护脚部的作用。袜子按照原料分有棉纱袜、毛袜、丝袜和各类化纤袜等,按照造型分有长筒袜、中筒袜、船袜、平口袜、罗口袜以及还有有跟的和无根的袜子,按功能分有防臭袜、抗菌袜、透气袜等。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袜子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户外运动中,人们对于袜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剧烈的运动当中,脚部的运动有可能会导致袜子从脚踝上滑落或者袜子的底部由于脚部的运动而发生皱缩的现象,给人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影响人户外运动的运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袜,通过在袜底与袜背之间设置弹性带和加强圈使得袜脚与脚部的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袜子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皱缩滑落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动袜,包括袜脚和与袜脚相连的袜筒,所述袜脚包括袜底和与袜底相连的袜背,所述袜背上开设有袜口,所述袜背通过袜口与袜筒相连,所述袜脚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弹性带,所述袜脚靠近袜筒的一端和远离袜筒的一端分别沿袜脚的周向设置有加强圈,所述弹性带上沿弹性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所述加强圈上沿加强圈的宽度方向也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袜脚上的弹性带有一定的收紧力,但是弹性带的收紧作用不会对脚部产生过度的勒紧感,弹性带与脚部的接触面积较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弹性对脚部的压力,但弹性带的压力使得弹性带可以将袜子抵紧在脚部,使得袜脚不易在脚部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皱缩的情况。弹性带的两侧设置的加强圈进一步将脚部靠近脚尖处和脚部靠近脚跟处的位置与袜子之间的贴合紧密度得到加强,从而使得袜脚与脚部的贴合感更好,提高运动过程中脚部与袜子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弹性带和加强圈上设置的导流凹槽一方面有利于脚部在运动时与鞋子时间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导流凹槽可以对袜子表面的气流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气流沿袜子的表面更加均匀快速地流动,从而带走运动过程中脚部的热气,保持脚部的干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弹性带之间的袜背上设置有透气网眼,所述袜筒与袜背的转接处沿袜筒的周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相互平行的网眼横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网眼使得袜子的透气性得到增强,使得脚部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脚气和热气可以从透气网眼上进行循坏排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脚部的干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眼横条上设置有一层透气凸起层,所述透气凸起层内混杂有活性炭吸附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眼横条在导出脚部的热气和汗渍时,透气凸起层上的活性炭吸附剂可以将一些脚臭气以及汗渍中的代谢物吸附,减少其在脚部的残留,提高脚部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的干爽性。而且透气凸起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提高脚部在运动时与袜子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筒与袜底相连处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磨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磨凸条可以保护脚部与鞋口侧壁接触的部位,较少脚部与鞋口之间的摩擦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脚部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筒的开口端沿袜筒的周向连接有一圈收紧带,所述收紧带上沿收紧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带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使得袜筒与脚踝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降低袜筒从脚踝脱落的可能性,提高袜子与脚部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紧带远离加强圈的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硅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硅胶增大了脚部与外筒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当脚部在剧烈运动时,袜筒还是可以稳定地贴合在脚踝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底设置有一层软层,所述软层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绒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当使用者在进行跑步等剧烈运动时,软层受到挤压使得软层上的凹槽的弧度变小,凹槽深度变浅,凹槽内部的绒毛与鞋底接触,从而增加了袜底与鞋底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使用者在运动时,袜底与鞋底之间可以保持相对静止的稳定状态,从而一方面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另一方面使得脚部对鞋子的压力更加稳定,提高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抓地效果,使得运动更加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底包括内层和与内层相缝合的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缝合有抗菌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具有一定的抗菌杀菌能力,使得袜子在脚部出汗的情况下,袜子中的细菌受到抗菌层的阻抗作用,减弱其繁殖能力,从而使得袜子上的细菌滋生减缓,进一步保护脚部的健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袜脚上设置弹性带和加强圈,使得袜子与脚部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袜子更加不易从脚部脱落或者皱缩;2、通过设置带有凹槽和绒毛的软层,使得袜子与鞋底之间的摩擦阻力在运动时增大,提高运动时使用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运动袜的立体图;图2为袜底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袜脚;11、袜筒;12、袜底;13、袜背;14、袜口;15、防磨凸条;16、收紧带;17、导流凹槽;18、防滑硅胶;19、弹性带;20、加强圈;21、透气网眼;22、网眼横条;23、透气凸起层;24、软层;25、凹槽;26、绒毛;27、内层;28、外层;29、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运动袜,包括袜脚1和与袜脚1相连的袜筒11,袜脚1包括袜底12和与袜底12相连的袜背13,袜背13上开设有袜口14,袜背13通过袜口14与袜筒11相连,袜筒11与袜底12相连处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磨凸条15。袜筒11的开口端沿袜筒11的周向连接有一圈收紧带16,收紧带16上沿收紧带1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流凹槽17。收紧带16远离加强圈20的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硅胶18。袜脚1上设置有三条的弹性带19,袜脚1靠近袜筒11的一端和远离袜筒11的一端分别沿袜脚1的周向设置有加强圈20,弹性带19上沿弹性带19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17,加强圈20上沿加强圈20的宽度方向也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17。相邻弹性带19之间的袜背13上设置有透气网眼21,袜筒11与袜背13的转接处沿袜筒11的周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相互平行的网眼横条22。网眼横条22上设置有一层透气凸起层23,透气凸起层23内混杂有活性炭吸附剂。袜底12设置有一层软层24,软层24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25,凹槽25内沿凹槽25的侧壁设置有绒毛26。袜底12包括内层27和与内层27相缝合的外层28,内层27和外层28之间缝合有抗菌层2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袜,包括袜脚(1)和与袜脚(1)相连的袜筒(11),所述袜脚(1)包括袜底(12)和与袜底(12)相连的袜背(13),所述袜背(13)上开设有袜口(14),所述袜背(13)通过袜口(14)与袜筒(1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袜脚(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弹性带(19),所述袜脚(1)靠近袜筒(11)的一端和远离袜筒(11)的一端分别沿袜脚(1)的周向设置有加强圈(20),所述弹性带(19)上沿弹性带(19)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17),所述加强圈(20)上沿加强圈(20)的宽度方向也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袜,包括袜脚(1)和与袜脚(1)相连的袜筒(11),所述袜脚(1)包括袜底(12)和与袜底(12)相连的袜背(13),所述袜背(13)上开设有袜口(14),所述袜背(13)通过袜口(14)与袜筒(1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袜脚(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弹性带(19),所述袜脚(1)靠近袜筒(11)的一端和远离袜筒(11)的一端分别沿袜脚(1)的周向设置有加强圈(20),所述弹性带(19)上沿弹性带(19)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17),所述加强圈(20)上沿加强圈(20)的宽度方向也设置有至少一条的导流凹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袜,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弹性带(19)之间的袜背(13)上设置有透气网眼(21),所述袜筒(11)与袜背(13)的转接处沿袜筒(11)的周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相互平行的网眼横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眼横条(22)上设置有一层透气凸起层(23),所述透气凸起层(23)内混杂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玺润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