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422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作流体容器系统(100)的阀模块(1)。阀模块(1)具有外壳(10),该外壳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工作流体容器内部(21)的第一端口(11);用于流体连接至加注管(22)的第二端口(12);以及用于至少间接地流体连接至大气的第三端口(13)。阀模块(1)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端口(11)在外壳(10)内分别以流体方式连接至第二端口(12)和第三端口(13);第二端口(12)在外壳(10)内以流体方式连接至第三端口(13);以及第一端口(11)、第二端口(12)和第三端口(13)各自能够相互独立地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打开位置中允许通过相应的端口(11、12、13)进行流体连通,在关闭位置中阻止通过相应的端口(11、12、13)进行流体连通。

Valv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阀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阀模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工作液体容器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下文中,将参考设计成燃料容器或燃料箱的工作液体容器以及设计成燃料容器系统的工作液体容器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的工作液体容器特别地但非排他地是分别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容器(用于汽油燃料或柴油燃料)、尿素容器、挡风玻璃清洗剂容器、油容器、辅助液体容器或添加剂容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为了燃料容器的通气,所述燃料容器具有至少一个通气阀,该通气阀又流体连接至通气管线,以使正压消散到大气中。特别地,在为汽油燃料设计的燃料容器中,其通气管线通常流体连接至活性炭过滤器,以引导和过滤燃料蒸气。由活性炭过滤器过滤的气体在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后释放到大气中。在给燃料容器加燃料过程中,通气阀处于其打开位置,以便在加燃料过程中从燃料容器中排出的气体(燃料蒸气-空气混合物)可以消散到大气中——可能已经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了过滤。在燃料容器中上升的燃料将通气阀关闭,引发了加注的停止或加燃料的停止,并由此阻止了处于燃料容器中的气体/蒸气经由通气阀消散。经由通向燃料容器内部的加注管进一步引入燃料导致燃料容器内的压力升高,使得加注管内的燃料液位也升高,直至燃料液位接近插入加注管的加注喷嘴,于是燃料的流出在加注喷嘴处结束。此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燃料容器通常经由另一个阀流体连接至通向燃料容器的加注管。这是因为被引入到燃料容器中的燃料也总是将空气吸入到燃料容器中。通过将燃料容器,更具体地将燃料容器内部流体连接至加注管,从燃料容器排出的气体(燃料蒸气-空气混合物)被吸回到燃料容器中。该燃料-蒸气混合物是饱和的,使得更少的燃料变成蒸气相。因此减少了活性炭过滤器的燃料蒸气负荷。为了净化活性炭过滤器,通常将其通过净化阀流体连接至内燃机的进气道。在不同的国家,对于在加燃料过程中从燃料容器中排出的蒸气的处理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某些国家,从燃料容器中排出的所有蒸气必须被引导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而在其他国家中,从燃料容器中排出的气体可以经由加注管释放到一环境中,在该环境中通常通过抽吸装置对排出的气体进行抽吸,其中抽吸装置可以是加燃料设施例如加燃料站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阀模块,该阀模块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液体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工作液体容器系统。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阀模块来实现的。在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中描述了阀模块的有利实施例。此外,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工作液体容器系统来实现的。在从属于权利要求15的权利要求中描述了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有利实施例。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通过用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阀模块来实现,该阀模块具有外壳,该外壳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工作液体容器内部的第一端口、用于流体连接至加注管的第二端口和用于至少间接地流体连接至大气的第三端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模块的特征在于,第一端口在外壳内分别流体连接至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此外,第二端口在外壳内流体连接至第三端口。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模块的进一步特征在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分别能够相互独立地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打开位置中,通过相应的端口能够进行流体连通,在关闭位置中,阻止通过相应端口进行流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模块具有的优点是,在加燃料期间的通气和在操作期间的通气以及可能的吸附过滤器的净化所需的所有部件被组合在一个组件中。以这种方式,配备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模块的工作液体容器系统具有相对简单的构造,并且可以用于不同形式和设计的工作液体容器系统。例如,有可能减少工作液体容器本身上的和吸附过滤器上的端口。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模块的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工作液体容器仅需要单个端口,该端口例如是通过翻转阀实现的,该翻转阀通过流体管线连接至阀模块的第一端口,以便允许进行各种加燃料通气配置(从工作液体容器中排出的气体经由吸附过滤器和/或经由加注管进行的通气)和操作通气。因此,第一端口设计成流体连接至工作液体容器内部。第一端口也可以被称为阀模块的进入端口和/或主端口和/或箱端口。因此,第二端口设计成流体连接至加注管。加注管优选地通向工作液体容器内部并用于向工作液体容器加注工作液体。第二端口也可以称为通气端口和/或再流通端口。因此,第三端口设计为至少间接地流体连接至大气。第三端口优选地借助活性炭过滤器而流体连接至大气。第三端口也可以称为过滤器端口。因此,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相互流体连接。换句话说,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中的每一个都流体连接至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中的另外端口中的每一个。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的工作液体容器特别地但非排他地是分别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容器(用于汽油燃料或柴油燃料)、尿素容器、挡风玻璃清洗剂容器、油容器、辅助液体容器或添加剂容器。工作液体容器优选地设计为燃料容器。工作液体容器系统优选地设计为燃料容器系统。阀模块优选地设计成使得第一阀设备布置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并流体连接至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第一阀设备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在打开位置中第一阀设备使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能够进行流体流动,在关闭位置中第一阀设备阻止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流动。此外,第二阀设备布置在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并流体连接至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第二阀设备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在打开位置中第二阀设备使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能够进行流体流动,在关闭位置中第二阀设备阻止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体流动。借助第一阀设备和/或第二阀设备的相应打开和关闭,第一端口可以根据需要连接至第二端口和/或第三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体连接也是如此。阀模块优选地设计成使得第一阀设备具有相互并联流体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阀装置,其中每个第一阀装置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借助阀模块的相应设计,能够通过单独的第一阀装置在其打开位置和其关闭位置之间的相应的致动或调节以简单的方式调节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动阻力。阀模块因此可以容易地适应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相应的操作状态。阀模块优选地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阀装置具有互相不同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由开口横截面积尤其应理解为第一阀装置的阀座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阀模块优选地设计成使得第二阀设备具有相互并联流体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阀装置,其中每个第二阀装置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借助阀模块的相应设计,能够通过单独的第二阀装置在其打开位置和其关闭位置之间的相应的致动或调节以简单的方式调节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阻力。阀模块因此可以容易地适应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的相应的操作状态。阀模块优选地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阀装置具有互相不同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由开口横截面积尤其应理解为第二阀装置的阀座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相应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100)的阀模块(1),其中,所述阀模块(1)具有下列部件:/n–所述阀模块(1)具有外壳(10);/n–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工作液体容器内部(21)的第一端口(11);/n–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加注管(22)的第二端口(12);以及/n–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至少间接地流体连接至大气的第三端口(13);/n其中,所述阀模块(1)的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端口(11)在所述外壳(10)内分别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12)和所述第三端口(13);/n–所述第二端口(12)在所述外壳(10)内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三端口(13);以及/n–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二端口(12)以及所述第三端口(13)分别能够相互独立地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能够通过相应的端口(11、12、13)进行流体连通,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止通过相应端口(11、12、13)进行流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08 DE 102017207747.61.一种用于工作液体容器系统(100)的阀模块(1),其中,所述阀模块(1)具有下列部件:
–所述阀模块(1)具有外壳(10);
–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工作液体容器内部(21)的第一端口(11);
–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加注管(22)的第二端口(12);以及
–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至少间接地流体连接至大气的第三端口(13);
其中,所述阀模块(1)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口(11)在所述外壳(10)内分别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12)和所述第三端口(13);
–所述第二端口(12)在所述外壳(10)内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三端口(13);以及
–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二端口(12)以及所述第三端口(13)分别能够相互独立地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能够通过相应的端口(11、12、13)进行流体连通,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止通过相应端口(11、12、13)进行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
–第一阀设备(16)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二端口(12)之间并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二端口(12);
–所述第一阀设备(16)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阀设备(16)使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二端口(12)之间能够进行流体流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第一阀设备(17)阻止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二端口(12)之间的流体流动;
–第二阀设备(17)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三端口(13)之间并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三端口(13);以及
–所述第二阀设备(17)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二阀设备(17)使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三端口(13)之间能够进行流体流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第二阀设备(17)阻止所述第一端口(11)和所述第三端口(13)之间的流体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设备(16)具有相互并联流体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阀装置(16_1、16_2、16_3、16_4);以及
–每个第一阀装置(16_1、16_2、16_3、16_4)均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阀装置(16_1、16_2、16_3、16_4)具有互相不同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阀设备(17)具有相互并联流体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阀装置(17_1、17_2、17_3、17_4);以及
–每个第二阀装置(17_1、17_2、17_3、17_4)均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阀装置(17_1、17_2、17_3、17_4)具有互相不同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设备(16)和/或所述第二阀设备(17)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被电致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流体连接至内燃机(40)的进气道的第四端口(14);
–所述第一端口(11)在所述外壳(10)内流体连接至所述第四端口(14);
–所述第二端口(12)在所述外壳(10)内流体连接至所述第四端口(14);
–所述第三端口(13)在所述外壳(10)内流体连接至所述第四端口(14);
–所述第四端口(14)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能够通过所述第四端口(14)进行流体连通,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止通过所述第四端口(14)进行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
–第三阀设备(18)布置在所述第三端口(13)和所述第四端口(14)之间并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三端口(13)和所述第四端口(14);以及
–所述第三阀设备(18)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三阀设备(18)使所述第三端口(13)和所述第四端口(14)之间能够进行流体流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第三阀设备(18)阻止所述第三端口(13)和所述第四端口(14)之间的流体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阀设备(18)具有相互并联流体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三阀装置(18_1、18_2、18_3、18_4);以及
–每个第三阀装置(18_1、18_2、18_3、18_4)均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被致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三阀装置(18_1、18_2、18_3、18_4)具有互相不同的自由开口横截面积。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11)和/或所述第二端口(12)和/或所述第三端口(13)和/或所述第四端口(14)各自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电致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库坎S·温德G·维斯A·巴科夫D·欧利茨
申请(专利权)人:考特克斯·特克斯罗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