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7195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步骤S2,在半导体衬底上设置芯片单元的预设图案数据区域和用于切割的框架区域;步骤S3,在所述芯片单元上制造预设图案电路;步骤S4,进行钝化层制作流程,并增大所述框架区域的钝化层的透光比。通过增大钝化层的透光比,从而扩大工艺窗口,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析出。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crystal defect of aluminum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制程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FAB多个工艺平台,如65纳米NOR闪存工艺、55HV(55纳米高压工艺)、55LP(55纳米低功耗工艺)、55ULP(55纳米超低功耗工艺)等产品在正常流片完成,放置不同时间后,铝焊盘(Pad)上会出现结晶状缺陷,通过从光学显微镜、SEM和特征X射线能谱仪分析的结晶状缺陷形貌及成分分析,从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些缺陷中含有核子的结构并且这些缺陷呈现出多边形的形状;在颜色上由于缺陷区域的金属表面凸起,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与没有结晶型缺陷区域的颜色明显不同;在成分分析的时,分析出焊盘表面的缺陷中含有铝、氧和氟元素。焊盘(PAD)上生长结晶缺陷是业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由于EDX结果中含有氟成分,是将焊盘(PAD)暴露出来的钝化层工艺步骤中有氟成分残留在焊盘(PAD)表面。焊盘(PAD)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氟原子与水汽结合后跟金属铝反应生成结晶状缺陷,该缺陷聚集在焊盘(PAD)晶界处,并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缺陷会增多变大,从而影响晶圆封装,造成晶圆需要返厂返工。目前可通过Rework(晶圆被返回掩膜的工艺,又称重新工艺处理,RWK)流程除去该缺陷,但由于一些RWK一次的晶圆没有及时出货而造成有些晶圆需要两次RWK,RWK两次后会造成缺陷加重,铝loss量增加,焊盘发黄,封装可靠性测试失效而需要报废,并且RWK晶圆会加重FAB产能压力,增加生产成本。<b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步骤S2,在半导体衬底上设置芯片单元的图案数据区域和用于切割的框架区域;步骤S3,在所述芯片单元上制造预设图案电路;步骤S4,进行钝化层制作流程,并增大所述框架区域的钝化层的透光比。优选地,框架区域为划片槽。优选地,所述钝化层制作流程包括铝焊盘及铝互连线制造流程以及钝化层薄膜制造流程。优选地,所述铝焊盘及铝互连线制造流程包括:在根据预设电路图形刻蚀铝薄膜之前,增加即将留下的铝材料区域在所述框架区域中的面积,之后将剩余的铝材料刻蚀清除并清洗。优选地,所述钝化层薄膜制造流程包括:在刻蚀焊盘上方的钝化层薄膜前,增大所述框架区域中的钝化层区域从而增加所述框架区域的钝化层的透光比,然后刻蚀焊盘上方的钝化层薄膜并清洗。优选地,刻蚀铝薄膜的工艺为干法刻蚀,清洗时通过湿法清洗去除刻蚀工艺中的刻蚀残留物及光阻残留物。优选地,通过光刻及干法刻蚀步骤,将焊盘上方的钝化层薄膜以及防反射层刻蚀清除,再通过湿法清洗去除刻蚀工艺中的刻蚀残留物及光阻残留物。优选地,所述钝化层的透光比范围为5-7。优选地,所述方法用于65纳米NOR闪存工艺、55纳米高压工艺、55纳米低功耗工艺或55纳米超低功耗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铝薄膜(APL)被刻蚀之后的芯片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钝化层被刻蚀之后的芯片示意图。图3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后铝薄膜(APL)被刻蚀之后的芯片示意图。图4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后的钝化层被刻蚀之后的芯片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3框架区域04图案数据区域021被留下的铝薄膜区域022被刻蚀掉的钝化层区域210新增的被留下铝薄膜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一般来说,所述半导体衬底为硅衬底。步骤S2,在半导体衬底上设置芯片单元的图案数据区域和用于切割的框架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区域为各个芯片(die)之间划片槽。步骤S3,在所述芯片单元上制造预设电路。从在晶圆上定义器件有源区开始,经过光刻、刻蚀、成膜、清洗、掺杂等各项工艺,完成将预设电路加工在制备好的芯片表面。步骤S4,进行钝化层制作流程,并增大所述框架区域的钝化层的透光比。将电路集成在晶圆表面后,最后在晶圆表面覆盖一层钝化层作为阻挡层(COVER),并在需要与外部互联的铝焊盘的位置上进行刻蚀开窗,从而完成整个晶圆的加工过程。钝化层的作用在于保护晶圆上的芯片免受外部环境带来的物化损伤,包括水汽接触以及离子沾污等。焊盘在封装阶段中用于连接外部引线,从而使芯片达到与外部产生电气互联和信息沟通的目的。一般来说,焊盘通过底下的阻挡层和粘结层与下层金属互联层的pad结构产生导通,并通过铝膜图形刻蚀加工所形成的铝线相互连接。以55纳米低功耗工艺制程为例,焊盘本身材料采用的是通过PVD生长的铝合金薄膜。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粘附性以及延展性,这使得铝在器件应用上能达到互联材料所要求的低电阻率。从工艺集成的角度来说,铝能很好地附着在其他薄膜表面,并能承受一定的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循环和机械应力。较佳地,铝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沉积在晶圆表面。可以采用干法刻蚀铝,并将氯气作为刻蚀剂,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图形分辨率,其反应的产物氯化铝也易于挥发并被排气系统带走。本实施例中,所述钝化层制作流程包括铝焊盘及铝互连线制造流程以及钝化层薄膜制造流程。所述铝焊盘及铝互连线制造流程可以包括:先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依次在晶圆表面淀积氮化钽薄膜TaN、氮化钛和钛薄膜TiN/Ti,铝薄膜Al、钛和氮化钛。其中最底层的氮化钽薄膜TaN作为阻挡层防止下面需要连通的铜接触盘中的铜原子扩散进入铝焊盘内。由于铝合金薄膜Al和氮化钽薄膜TaN之间可以增加一层氮化钛和钛薄膜TiN/Ti作为中间粘附层。之后再淀积铝薄膜Al作为互联金属线的制造材料。之后在铝薄膜Al上再淀积一层钛和氮化钛薄膜作为之后的光刻步骤的防反射层,避免铝金属的高反射特性在光刻过程中影响图形的正常曝光。当各层薄膜都淀积完成后,再通过光刻及干法刻蚀步骤,沿着互连沟槽的图形将作为焊盘及互连线以外的铝材料刻蚀清除。铝薄膜的干法刻蚀可以采用氯气作为主刻蚀气体,利用铝和氯气反应生成能够会发的氯化铝AlCl3,从刻蚀工艺腔中抽出反应副产物。最后,通过湿法清洗去除刻蚀工艺中的刻蚀残留物及光阻残留物,再采用热氧灰化工艺进一步去除聚合物残留,保证晶圆表面的含氯残留物被去除干净,防止残留的氯与铝线发生反应造成氯腐蚀缺陷。在钝化层薄膜制造中,首先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先后在晶圆上淀积介电质薄膜和阻挡层薄膜。之后通过光刻及干法刻蚀步骤,将焊盘上方的钝化层薄膜以及防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n步骤S2,在半导体衬底上设置芯片单元的预设图案数据区域和用于切割的框架区域;/n步骤S3,在所述芯片单元上制造预设图案电路;/n步骤S4,进行钝化层制作流程,并增大所述框架区域的钝化层的透光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
步骤S2,在半导体衬底上设置芯片单元的预设图案数据区域和用于切割的框架区域;
步骤S3,在所述芯片单元上制造预设图案电路;
步骤S4,进行钝化层制作流程,并增大所述框架区域的钝化层的透光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框架区域为划片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制作流程包括铝焊盘及铝互连线制造流程以及钝化层薄膜制造流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焊盘及铝互连线制造流程包括:
在根据预设电路图形刻蚀铝薄膜之前,增加即将留下的铝材料区域在所述框架区域中的面积,之后将剩余的铝材料刻蚀清除并清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铝焊盘结晶缺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邓建宁何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