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668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油茶饼粕50~60份、啤酒糟20~25份、花生藤40~50份、麦糠30~40份、禽畜粪便100~120份、微生物菌剂1~2份、稻草灰25~35份、磷酸铵镁20~30份、硝化抑制剂0.1~0.5份、改性蒙托土15~20份、包膜剂8~10份、水60~80份;所述包膜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田菁胶15~20%、海藻酸钠25~30%、微晶纤维素8~12%、聚丙烯酰胺0.5~2%、硅溶胶补足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缓释专用肥可为油茶全生长期、结果期持久提供养分,肥力释放均匀,相比于速效肥,肥力不易流失,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同时,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含氧量。

A special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for oil te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茶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油茶,属于山茶科,常绿中小乔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果可榨成茶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一种优质食用油的,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等。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在现有油茶种植过程中,普遍施用N/P/K复合肥提高土壤肥力,复合肥肥力释放太快或施用过量,会导致油茶树根系溃烂,出现烧根问题,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及产量。尤其是油茶苗期或刚移栽的油茶树,在油茶苗期,由于油茶根系生长发育不完全,木质化程度低,较幼嫩,土壤浓度稍大时,就会失水萎缩,而油茶树在移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根部组织的损伤。此外,油茶生长周期较长,在第3年才开始挂果,前5年主要是长树阶段,6~10年才逐渐进入盛果期,缓释肥能在油茶生长过程中持续为油茶树提供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相比于速效肥,肥力不易流失,肥力更持久,能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油茶饼粕50~60份、啤酒糟20~25份、花生藤40~50份、麦糠30~40份、禽畜粪便100~120份、微生物菌剂1~2份、稻草灰25~35份、磷酸铵镁20~30份、硝化抑制剂0.1~0.5份、改性蒙托土15~20份、包膜剂8~10份、水60~80份;所述包膜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田菁胶15~20%、海藻酸钠25~30%、微晶纤维素8~12%、聚丙烯酰胺0.5~2%、硅溶胶补足余量;所述改性蒙托土的制备方法:将蒙托土研磨至25~35目,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盐酸中,搅拌处理0.5~1h,于400~500℃煅烧3~6h,洗涤至中性后,加入含有0.02~0.06mol/LZn2+和0.02~0.06mol/LCa2+混合液,超声浸渍1~2h,60℃低温干燥后,即得改性蒙托土。优选的是,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哈茨木霉菌25~40%、多孢木霉菌18~22%、产朊假丝酵母24~28%、光合细菌6~10%、地衣芽孢杆菌12~15%。优选的是,所述硝化抑制剂包括3,5-二甲基吡唑、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所述Zn2+来源于ZnCl2、Zn(NO3)2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所述Ca2+来源于CaCl2、Ca(NO3)2的一种或多种。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花生藤切割成0.6~1.2cm的藤段后,与油茶饼粕、啤酒糟、花生藤、麦糠、禽畜粪便、微生物菌剂充分混合,平铺在聚乙烯薄膜上,32~38℃通风发酵10~15d,得到发酵料;S2:将改性蒙托土、包膜剂分散于水中,搅拌反应1~3h,得到包膜凝胶;S3:将稻草灰、磷酸铵镁、硝化抑制剂与发酵料搅拌均匀后,制成粒径为2.8~3.5cm的肥料颗粒;S4:将包膜凝胶均匀涂覆在肥料颗粒表面,40℃风干后,即得油茶缓释专用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缓释专用肥可为油茶全生长期、结果期持久提供养分,肥力释放均匀,相比于速效肥,肥力不易流失,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同时,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含氧量。2、本专利技术利用改性蒙托土中负载的Zn2+、Ca2+与海藻酸钠间的交联作用,形成较稳定的改性蒙托土-海藻酸的复合结构,并与包膜剂复合,形成稳定、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外膜,包覆在肥料颗粒表层,相比于普通的包膜缓释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包膜材料的耐水解性,进一步减缓肥力释放速度,使肥料更肥力持久有效,同时,改性蒙托土比表面积高、富含微孔中孔,能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氧气含量。3、本专利技术利用哈茨木霉菌、多孢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药肥兼效型的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通过产生小分子抗生素和大分子抗菌蛋白或胞壁降解酶等来杀死有害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滋生和繁殖,同时,随有机肥进入土壤后,能防治腐霉菌、黑根霉、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或分泌葡萄糖苷酶等胞外酶来降解病原菌产生的抗生毒素,还能够诱导油茶树产生防御反应,进一步提高油茶的抗虫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油茶缓释专用肥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油茶饼粕50份、啤酒糟20份、花生藤40份、麦糠30份、禽畜粪便100份、微生物菌剂1份、稻草灰25份、磷酸铵镁20份、硝化抑制剂0.1份、改性蒙托土15份、包膜剂8份、水60份;所述包膜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田菁胶15%、海藻酸钠25%、微晶纤维素8%、聚丙烯酰胺0.5%、硅溶胶补足余量;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哈茨木霉菌40%、多孢木霉菌18%、产朊假丝酵母24%、光合细菌6%、地衣芽孢杆菌12%。上述油茶缓释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蒙托土研磨至25目,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搅拌处理0.5h,于400℃煅烧3h,洗涤至中性后,加入含有0.06mol/LZnCl2和0.06mol/LCaCl2混合液,超声浸渍1h,60℃低温干燥后,即得改性蒙托土;S2:将花生藤切割成0.6cm的藤段后,与油茶饼粕、啤酒糟、花生藤、麦糠、禽畜粪便、微生物菌剂充分混合,平铺在聚乙烯薄膜上,38℃通风发酵15d,得到发酵料;S3:将改性蒙托土、包膜剂分散于水中,搅拌反应2h,得到包膜凝胶;S4:将稻草灰、磷酸铵镁、硝化抑制剂与发酵料搅拌均匀后,制成粒径为2.8cm的肥料颗粒;S5:将包膜凝胶均匀涂覆在肥料颗粒表面,40℃风干后,即得油茶缓释专用肥。实施例2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油茶饼粕60份、啤酒糟25份、花生藤50份、麦糠40份、禽畜粪便120份、微生物菌剂2份、稻草灰35份、磷酸铵镁30份、硝化抑制剂0.5份、改性蒙托土20份、包膜剂10份、水80份;所述包膜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田菁胶20%、海藻酸钠30%、微晶纤维素12%、聚丙烯酰胺2%、硅溶胶补足余量;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哈茨木霉菌25%、多孢木霉菌22%、产朊假丝酵母28%、光合细菌10%、地衣芽孢杆菌15%。上述油茶缓释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蒙托土研磨至35目,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中,搅拌处理1h,于400℃煅烧3h,洗涤至中性后,加入含有0.06mol/LZnCl2和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油茶饼粕50~60份、啤酒糟20~25份、花生藤40~50份、麦糠30~40份、禽畜粪便100~120份、微生物菌剂1~2份、稻草灰25~35份、磷酸铵镁20~30份、硝化抑制剂0.1~0.5份、改性蒙托土15~20份、包膜剂8~10份、水60~80份;/n所述包膜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田菁胶15~20%、海藻酸钠25~30%、微晶纤维素8~12%、聚丙烯酰胺0.5~2%、硅溶胶补足余量;/n所述改性蒙托土的制备方法:将蒙托土研磨至25~35目,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盐酸中,搅拌处理0.5~1h,于400~500℃煅烧3~6h,洗涤至中性后,加入含有0.02~0.06mol/L Z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油茶饼粕50~60份、啤酒糟20~25份、花生藤40~50份、麦糠30~40份、禽畜粪便100~120份、微生物菌剂1~2份、稻草灰25~35份、磷酸铵镁20~30份、硝化抑制剂0.1~0.5份、改性蒙托土15~20份、包膜剂8~10份、水60~80份;
所述包膜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田菁胶15~20%、海藻酸钠25~30%、微晶纤维素8~12%、聚丙烯酰胺0.5~2%、硅溶胶补足余量;
所述改性蒙托土的制备方法:将蒙托土研磨至25~35目,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盐酸中,搅拌处理0.5~1h,于400~500℃煅烧3~6h,洗涤至中性后,加入含有0.02~0.06mol/LZn2+和0.02~0.06mol/LCa2+混合液,超声浸渍1~2h,60℃低温干燥后,即得改性蒙托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茶缓释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哈茨木霉菌25~40%、多孢木霉菌18~22%、产朊假丝酵母24~28%、光合细菌6~10%、地衣芽孢杆菌12~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必琼尹和山魏显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