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63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临近充足水源的田块,将相对平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整理,向稻田内注入用于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S3、3月中旬至5月,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蛙生长期要在蛙栖息用餐平台投放专用饲料;S4、将稻田中开设“井”字型泥鳅沟,沟宽0.5m,深0.3m,6月上旬插秧,行距50‑80cm,株距30‑60cm,种植一季稻,插秧后,不需除草,只需进行田间管理,待水稻生长至8‑10cm时,选择晴天的早晨在稻田中央投放泥鳅苗,每平方米投放80‑90尾,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S5、定期巡查泥鳅和蛙的活动、吃食、病害情况,对泥鳅和蛙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水体的自洁净,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增加水稻产量。

A method of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rice, frog and lo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种养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稻田养殖,泥鳅和蛙分别散布在不同的稻田中,这样不能形成较好的生态养殖效益,没有综合利用自然界生物链的有机循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临近充足水源的田块,将相对平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整理,形成每个单元面积2-3亩大小的小区,再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形成稻田,并进行旋耕,利用阳光暴晒5天,将稻田地势较高的一端修筑供水系统,地势较低的一端修筑排水系统,向稻田内注入用于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S2、向稻田注水后,向稻田中均匀撒入基肥,然后在旋耕2-3遍,在稻田外围整理出蛙栖息用餐平台,平台面积为稻田总面积的20%,再在该用餐平台外围设置还围网与天罩;S3、3月中旬至5月,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每亩投放蝌蚪12-15万尾,长成幼蛙,蛙生长期要在蛙栖息用餐平台投放专用饲料;S4、将稻田中开设“井”字型泥鳅沟,沟宽0.5m,深0.3m,6月上旬插秧,行距50-80cm,株距30-60cm,种植一季稻,插秧后,不需除草,只需进行田间管理: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分蘖,防治好病害,晒好田等;苗期用水稻复合肥催催苗,待水稻生长至8-10cm时,选择晴天的早晨在稻田中央投放泥鳅苗,每亩3万尾,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S5、定期巡查泥鳅和蛙的活动、吃食、病害情况,对泥鳅和蛙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后,使得高低差不超过5cm,加固稻田田埂,田埂高出稻田10-15cm。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为经过滤处理的江河水,在枯水季也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并在地下水里混入有机肥,一同排入至稻田中,控制水面高度在4-8cm。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田间管理对水稻喷晒农药后,需立刻向稻田注入水,直至稻田内原有的水体完全更换,这样可避免农药对水体污染。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基肥包括20-30斤/亩菜子饼粉和30-50斤/亩硅钾肥。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专用饲料包括鸡肉粉5-10份,花生粕3-8份,玉米蛋白粉5-8份,去皮豆粕16-28份,面粉16-22份,磷酸二氢钙2-3份,大豆磷脂油1.5-2.5份,鱼用矿物质2-2.5份,沸石粉1-2.3份,复合芽孢杆菌及壳聚糖2-3.4份,赖氨酸3-4份,蛋氨酸2-4.6份。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泥鳅放养起初一个月内,不必对泥鳅进行喂食,待到放养的第3-4周,泥鳅对放养环境适应时,每周3-4次喂食,当泥鳅在稻田喂养至第3-5月时,每立方米水使用0.8g漂泊剂对稻田全场进行泼洒,以达到预防泥鳅在稻田因水质恶化引起的不良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通过“井”字型泥鳅沟中蓄水、降低稻田水层,实现泥鳅的集中养殖,同时利用水稻的净化功能净化水体,为泥鳅以及蛙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实现在不加注新的水源情况下,实现水体的自洁净,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蛙产生的粪便让泥鳅吃了,减少泥鳅饲料投放量,同时蛙还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虫害处理,进一步使得水稻得以健康生长,增加水稻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临近充足水源的田块,将相对平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整理,形成每个单元面积2亩大小的小区,再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形成稻田,并进行旋耕,利用阳光暴晒5天,将稻田地势较高的一端修筑供水系统,地势较低的一端修筑排水系统,向稻田内注入用于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S2、向稻田注水后,向稻田中均匀撒入基肥,然后在旋耕2遍,在稻田外围整理出蛙栖息用餐平台,平台面积为稻田总面积的20%,再在该用餐平台外围设置还围网与天罩;S3、3月中旬,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每亩投放蝌蚪12万尾,长成幼蛙,蛙生长期要在蛙栖息用餐平台投放专用饲料;S4、将稻田中开设“井”字型泥鳅沟,沟宽0.5m,深0.3m,6月上旬插秧,行距50cm,株距30cm,种植一季稻,插秧后,不需除草,只需进行田间管理: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分蘖,防治好病害,晒好田等;苗期用水稻复合肥催催苗,待水稻生长至8cm时,选择晴天的早晨在稻田中央投放泥鳅苗,每亩3万尾,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S5、定期巡查泥鳅和蛙的活动、吃食、病害情况,对泥鳅和蛙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后,使得高低差不超过5cm,加固稻田田埂,田埂高出稻田10cm。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为经过滤处理的江河水,在枯水季也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并在地下水里混入有机肥,一同排入至稻田中,控制水面高度在4m。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田间管理对水稻喷晒农药后,需立刻向稻田注入水,直至稻田内原有的水体完全更换,这样可避免农药对水体污染。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基肥包括20斤/亩菜子饼粉和30斤/亩硅钾肥。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专用饲料包括鸡肉粉5份,花生粕3份,玉米蛋白粉5份,去皮豆粕16-28份,面粉16-22份,磷酸二氢钙2份,大豆磷脂油1.5份,鱼用矿物质2份,沸石粉1份,复合芽孢杆菌及壳聚糖2-3.4份,赖氨酸3份,蛋氨酸2份。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泥鳅放养起初一个月内,不必对泥鳅进行喂食,待到放养的第3周,泥鳅对放养环境适应时,每周3次喂食,当泥鳅在稻田喂养至第3月时,每立方米水使用0.8g漂泊剂对稻田全场进行泼洒,以达到预防泥鳅在稻田因水质恶化引起的不良反应。实施例2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临近充足水源的田块,将相对平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整理,形成每个单元面积3亩大小的小区,再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形成稻田,并进行旋耕,利用阳光暴晒5天,将稻田地势较高的一端修筑供水系统,地势较低的一端修筑排水系统,向稻田内注入用于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S2、向稻田注水后,向稻田中均匀撒入基肥,然后在旋耕3遍,在稻田外围整理出蛙栖息用餐平台,平台面积为稻田总面积的20%,再在该用餐平台外围设置还围网与天罩;S3、5月,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每亩投放蝌蚪15万尾,长成幼蛙,蛙生长期要在蛙栖息用餐平台投放专用饲料;S4、将稻田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选择临近充足水源的田块,将相对平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整理,形成每个单元面积2-3亩大小的小区,再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形成稻田,并进行旋耕,利用阳光暴晒5天,将稻田地势较高的一端修筑供水系统,地势较低的一端修筑排水系统,向稻田内注入用于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nS2、向稻田注水后,向稻田中均匀撒入基肥,然后在旋耕2-3遍,在稻田外围整理出蛙栖息用餐平台,平台面积为稻田总面积的20%,再在该用餐平台外围设置还围网与天罩;/nS3、3月中旬至5月,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每亩投放蝌蚪12-15万尾,长成幼蛙,蛙生长期要在蛙栖息用餐平台投放专用饲料;/nS4、将稻田中开设“井”字型泥鳅沟,沟宽0.5m,深0.3m,6月上旬插秧,行距50-80cm,株距30-60cm,种植一季稻,插秧后,不需除草,只需进行田间管理: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分蘖,防治好病害,晒好田等;苗期用水稻复合肥催催苗,待水稻生长至8-10cm时,选择晴天的早晨在稻田中央投放泥鳅苗,每亩3万尾,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nS5、定期巡查泥鳅和蛙的活动、吃食、病害情况,对泥鳅和蛙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临近充足水源的田块,将相对平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整理,形成每个单元面积2-3亩大小的小区,再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形成稻田,并进行旋耕,利用阳光暴晒5天,将稻田地势较高的一端修筑供水系统,地势较低的一端修筑排水系统,向稻田内注入用于水稻灌溉和养殖的水;
S2、向稻田注水后,向稻田中均匀撒入基肥,然后在旋耕2-3遍,在稻田外围整理出蛙栖息用餐平台,平台面积为稻田总面积的20%,再在该用餐平台外围设置还围网与天罩;
S3、3月中旬至5月,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每亩投放蝌蚪12-15万尾,长成幼蛙,蛙生长期要在蛙栖息用餐平台投放专用饲料;
S4、将稻田中开设“井”字型泥鳅沟,沟宽0.5m,深0.3m,6月上旬插秧,行距50-80cm,株距30-60cm,种植一季稻,插秧后,不需除草,只需进行田间管理: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分蘖,防治好病害,晒好田等;苗期用水稻复合肥催催苗,待水稻生长至8-10cm时,选择晴天的早晨在稻田中央投放泥鳅苗,每亩3万尾,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
S5、定期巡查泥鳅和蛙的活动、吃食、病害情况,对泥鳅和蛙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蛙、鳅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每个小区进行土地平整后,使得高低差不超过5cm,加固稻田田埂,田埂高出稻田10-15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宏平夏新界李超周尼平金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