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片、板片组件及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27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片、板片组件及热交换器。所述板片,包括板片本体和设置在板片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板片本体在环绕所述第一通孔处形成管道段;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管道段外周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在通道中插入潜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板片在连接形成第一流道过程中,无需在焊接过程中使管道段时刻保持较高的垂直度或者装配精度,只需保障相邻两个管道段相互连接即可,从而对装配精度要求低,方便焊接,使焊接易操作,易控制,两个管道段之间的焊接质量易得到保障,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合格率。

Plate, plate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片、板片组件及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板片、板片组件及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将叠片式热交换器的第一流体的总进口和总出口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同一侧(如上侧),且同时实现多流程段,相关技术中采用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潜管和多个堆叠薄片,多个堆叠薄片相互叠置,堆叠薄片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堆叠薄片上设有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能够形成与第一流体总进口连通以引入第一流体的通道,潜管插设在该通道内,伸入该通道的底部,从而使第一流体由该通道的底部进入第一流体通道内,通过设置转向装置,使第一流体蜿蜒流过热交换器多个第一流体通道,最后由第一流体总出口排出。存在的问题是,插入在通道内的潜管不仅要与堆叠薄片焊接,还要与转向装置焊接,在钎焊过程中焊料融化容易导致每层堆叠薄片沿堆叠方向发生滑动,影响潜管的装配位置,或者影响潜管的装配精度如垂直度,从而导致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环形焊接),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片、板片组件及热交换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板片,包括板片本体和设置在板片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板片本体在环绕所述第一通孔处形成管道段;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管道段外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段由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翻边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为一次翻边结构,并且所述翻边垂直于所述板片本体的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为二次翻边结构,并且末端的翻边平行于所述板片本体的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段向上凸起或者向下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管道段的外周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流通面积与第二通孔的流通面积之比不大于1:1。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片组件,包括两个本技术提供的板片,两个所述板片层叠设置,并且两个所述板片中的所述管道段朝向彼此凸起,并实现面接触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本技术提供的板片组件:多个板片组件层叠设置;并且多个板片组件中的管道段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流道;多个板片组件中的第二通孔连通形成第二流道。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流体进口连接,或者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板片,包括板片本体和设置在板片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板片本体在环绕第一通孔处形成管道段;第二通孔靠近管道段外周设置。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板片生产制造热交换器过程中,将多个板片依次堆叠连接起来,在将多个板片焊接的过程中,将相邻设置的两个管道段连接起来如焊接,多个管道段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流道,并且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形成的第二流道在垂直于板片堆叠方向上相互隔断。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在通道中插入潜管,本技术提供的板片在连接形成第一流道过程中,无需在焊接过程中使管道段时刻保持较高的垂直度或者装配精度,只需保障相邻两个管道段相互连接即可,从而对装配精度要求低,方便焊接,使焊接易操作,易控制,两个管道段之间的焊接质量易得到保障,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合格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板片中一种管道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板片中另一种管道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板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流体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热交换器中底部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热交换器中设有盖板的板片组件中的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所示的热交换器中设有转向件的板片组件中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一流体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的一种流动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在第二流体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与热膨胀阀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1-板片本体;02-第一通孔;03-第二通孔;04-管道段;05-第三通孔;06-第四通孔;07-第五通孔;08-第六通孔;1-板片;2-底部板片;3-第一流道;4-第二流道;5-第三流道;6-第四流道;7-第五流道;8-盖板;9-转向板;10-第一通道段;11-第二通道段;12-第三通道段;111-第一流体进口;112-第一流体出口;113-第二流体进口;114-第二流体出口;115-连接块;116-热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片1包括板片本体01和设置在板片本体01上的第一通孔02和第二通孔03,板片本体01在环绕所述第一通孔02处形成管道段04;所述第二通孔03靠近所述管道段04外周设置。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板片1生产制造热交换器过程中,将多个板片1依次堆叠连接起来,在将多个板片1焊接的过程中,将相邻设置的两个管道段04连接起来如焊接,多个管道段04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流道3,并且与第二通孔03相互连通形成的第一流道3在垂直于板片1堆叠方向上相互隔断。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在通道中插入潜管,本实施例提供的板片1在连接形成第一流道过程中,无需在焊接过程中使管道段时刻保持较高的垂直度或者装配精度,只需保障相邻两个管道段04相互连接即可,从而对装配精度要求低,方便焊接,使焊接易操作,易控制,两个管道段04之间的焊接质量易得到保障,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合格率。其中,第一通孔02和管道段0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三角形、四边形、椭圆形、圆形或者异形等。第二通孔03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呈三角形、圆形、矩形或者腰形。可选地,第二通孔03呈扇形设置,且扇形以第一通孔02的中心为圆心设置,能够使板片1的结构紧凑。第二通孔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可选地第二通孔03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多个,多个第二通孔03围设在第一通孔02周围,设置多个第二通孔03可使第一流体在多个位置流动,使第一流体的流动均匀,避免拥堵在一个位置,有利于第一流体的流通。可选地,多个第二通孔03均匀分布在第一通孔02的周围,可使第一流体的流量均匀。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02的流通面积与第二通孔03的流通面积之比不大于1:1,如:第一通孔02的流通面积与第二通孔03的流通面积之比为1:1、1:2、1:3或者1:4等等。当然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对于第一流体为液体和气体混合流体而言,在第一流体的流动过程中,当液体转变成气体时,第一流体的流速增大,则第二通孔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片本体和设置在板片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板片本体在环绕所述第一通孔处形成管道段;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管道段外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片本体和设置在板片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板片本体在环绕所述第一通孔处形成管道段;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管道段外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段由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翻边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为一次翻边结构,并且所述翻边垂直于所述板片本体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为二次翻边结构,并且末端的翻边平行于所述板片本体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段向上凸起或者向下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管道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中单聪聪陈飞飞陈丹谢建刘浩丁天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