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27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包括风机主体及设置于风机主体外的管道外壳;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外环境的开口端设置有百叶窗机构,百叶窗机构包括紧密排列的多个遮挡板,相邻遮挡板在闭合状态时边缘叠压,用于在风机旋转工作时开启,以及在风机静止状态时关闭。该换气风扇的设计,取代原有设备的网罩而采用百叶窗机构的设计,通过百叶窗的叶片叠置形成对空间有效的密封。从而阻止室外杂质通过风机设备进入室内,从而避免了雨水等对设备、墙体的腐蚀,以及其他小颗粒固体杂质进入设备从而可能造成的设备故障;并且百叶窗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提升换气设备密封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设备的成本以及维护的难易程度。

A kind of pipe ventilation fan in distribution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
本技术涉及换气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
技术介绍
配电室管道式轴流风机工作或静止时,室外雨雪、尘埃、水汽及昆虫容易进入室内,轴流风机所依附的墙体容易受雨水、灰层、水汽等的侵蚀产生剥皮和污渍,容易引起室内设施、设备的脏污和锈蚀,当杂质进入室内,可能影响设备的运行;雨水、灰层、水汽进入时造成轴流设备腐蚀,缩短轴流设备及室内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室内设备设施的维护成本。目前已有传统方案常在管道式轴流风机出风口安装有防护密网,该防护密网的主要功能为防护和隔离,表现在防止风扇脱落弹出,防止外面的人或者物品触碰到里面的风扇而引发的意外,防止鸟类进入等等。但是网罩为非密闭式,无论轴流风机在工作还是静止状态,都存在室外的雨雪、尘埃、水汽及昆虫进入室内,进而对墙面、设备防腐性能、设备运行寿命及室内卫生造成影响,无形中增加维护和维修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配电室采用的风机换气设备难以阻止杂质进入室内,造成设备损耗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该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配电室采用的风机换气设备难以阻止杂质进入室内,造成设备损耗等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包括风机主体及设置于所述风机主体外的管道外壳;所述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外环境的开口端设置有百叶窗机构,所述百叶窗机构包括紧密排列的多个遮挡板,相邻遮挡板在闭合状态时边缘叠压,用于在风机旋转工作时开启,以及在风机静止状态时关闭。优选的,上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中,所述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内环境的开口端也设置有所述百叶窗机构,其开启方向与外环境侧的百叶窗机构一致。优选的,上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中,所述百叶窗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每块遮挡板的转轴,通过转轴将所述遮挡板与管道外壳边缘可旋转连接;所述遮挡板在受到风机工作气流的推动时,绕轴旋转开启,在未受到风机工作气流的推动时,遮挡板在自重作用下反向旋转叠压于相邻遮挡板,形成关闭。优选的,上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中,所述遮挡板均为轻质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所述转轴为耐腐蚀轴。优选的,上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中,所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还包括环境触发开启模块,用于在周围环境指标到达阈值时触发风机主体开启工作。优选的,上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中,所述开启模块包括环境指标传感器组,以及用于判定环境指标传感器组获得的数据是否达到阈值的处理单元。优选的,上述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中,所述环境指标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各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中其中一项超越阈值时,控制风机主体开始工作。本技术提供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包括风机主体及设置于所述风机主体外的管道外壳;所述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外环境的开口端设置有百叶窗机构,所述百叶窗机构包括紧密排列的多个遮挡板,相邻遮挡板在闭合状态时边缘叠压,用于在风机旋转工作时开启,以及在风机静止状态时关闭。这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的设计,取代原有设备的网罩而采用百叶窗机构的设计,通过百叶窗的叶片叠置形成对空间有效的密封。从而阻止室外杂质通过风机设备进入室内,从而避免了雨水等对设备、墙体的腐蚀,以及其他小颗粒固体杂质进入设备从而可能造成的设备故障;并且百叶窗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提升换气设备密封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设备的成本以及维护的难易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配电室采用的风机换气设备难以阻止杂质进入室内,造成设备损耗等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风机主体1、管道外壳2、遮挡板3、百叶窗机构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以解决目前配电室采用的风机换气设备难以阻止杂质进入室内,造成设备损耗等的技术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包括风机主体1及设置于风机主体1外的管道外壳2;管道外壳2用于接通外环境的开口端设置有百叶窗机构4,百叶窗机构4包括紧密排列的多个遮挡板3,相邻遮挡板3在闭合状态时边缘叠压,用于在风机旋转工作时开启,以及在风机静止状态时关闭。本实施例中这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的设计,取代原有设备的网罩而采用百叶窗机构4的设计,通过百叶窗的叶片叠置形成对空间有效的密封。从而阻止室外杂质通过风机设备进入室内,从而避免了雨水等对设备、墙体的腐蚀,以及其他小颗粒固体杂质进入设备从而可能造成的设备故障;并且百叶窗机构4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提升换气设备密封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设备的成本以及维护的难易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配电室采用的风机换气设备难以阻止杂质进入室内,造成设备损耗等的技术问题。管道外壳2用于接通内环境的开口端也设置有百叶窗机构4,其开启方向与外环境侧的百叶窗机构4一致。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密封性设计,由一侧的百叶窗升级为管道外壳2两侧均设置百叶窗机构4,进一步提升了换气设备的密封性。百叶窗机构4还包括用于连接每块遮挡板3的转轴,通过转轴将遮挡板3与管道外壳2边缘可旋转连接;遮挡板3在受到风机工作气流的推动时,绕轴旋转开启,在未受到风机工作气流的推动时,遮挡板3在自重作用下反向旋转叠压于相邻遮挡板3,形成关闭。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百叶窗机构4的设计,每个遮挡板3均设置转轴,且转轴不对称式设计,即遮挡板3可通过自重的作用自然下垂与相邻遮挡板3形成封闭。遮挡板3均为轻质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转轴为耐腐蚀轴。转轴可采用不锈钢等硬质防腐蚀材质,通过以上设计保证设备的防腐耐用性。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还包括环境触发开启模块,用于在周围环境指标到达阈值时触发风机主体1开启工作。开启模块包括环境指标传感器组,以及用于判定环境指标传感器组获得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包括风机主体及设置于所述风机主体外的管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外环境的开口端设置有百叶窗机构,所述百叶窗机构包括紧密排列的多个遮挡板,相邻遮挡板在闭合状态时边缘叠压,用于在风机旋转工作时开启,以及在风机静止状态时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包括风机主体及设置于所述风机主体外的管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外环境的开口端设置有百叶窗机构,所述百叶窗机构包括紧密排列的多个遮挡板,相邻遮挡板在闭合状态时边缘叠压,用于在风机旋转工作时开启,以及在风机静止状态时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壳用于接通内环境的开口端也设置有所述百叶窗机构,其开启方向与外环境侧的百叶窗机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室管道式换气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每块遮挡板的转轴,通过转轴将所述遮挡板与管道外壳边缘可旋转连接;所述遮挡板在受到风机工作气流的推动时,绕轴旋转开启,在未受到风机工作气流的推动时,遮挡板在自重作用下反向旋转叠压于相邻遮挡板,形成关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锋杨慧剑张强冯涛宋举王凤军苏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新能源新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