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15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彩钢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并与转印辊抵接的清洁辊及设在清洁辊下方的清洁液存放槽,所述清洁辊的下部位于所述清洁液存放槽内部清洁液中,所述清洁辊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清洁辊与转印辊之间摩擦力的磨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清洁辊转动的过程中与转印辊始终处于抵接状态,从而可以通过清洁辊表面的清洁液对转印辊进行清洁,磨砂层增大了清洁辊与转印辊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印辊的清洁更加地彻底,从而防止油墨残留在转印辊的表面,使转印辊表面的油墨厚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了印刷质量。

A color steel pri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钢印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彩钢板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彩钢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彩钢板是一种带有机涂层的钢板。彩钢板分为单板、彩钢复合板、楼承板等。彩钢板的基板为冷轧基板,热镀锌基板和电镀锌基板。涂层种类可分为聚酯、硅改性聚酯、偏聚二氟乙烯和塑料溶胶。彩钢板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厂房、活动板房及集成房屋的墙面等。目前,公告号为CN20583351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彩钢板的涂覆装置,包括:盛液池、取料辊、储液池、输送泵和换热装置,取料辊的下部位于储液池中,取料辊的斜上方设置有与取料辊相配合的涂料辊(转印辊),涂料辊(转印辊)的侧下方设置有与涂料辊(转印辊)相配合的导出辊,导出辊的侧下方设置有与导出辊相配合的导入辊,输送泵的输入口上设置有输入管,输入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液池中,输送泵的输出口上设置有输出管,输出管的管路穿设在所述的换热装置中,输出管的另一端端口靠近所述的取料辊和涂料辊(转印辊)在取料辊的上方形成的凹陷处。上述技术方案可控制油墨或油墨的温度、又可保证油墨或油墨流量,但存在以下缺陷:涂料辊(转印辊)转动一圈完成一次涂覆工作后,无法对其表面进行清洁,导致涂料辊(转印辊)表面易残留油墨,影响了印刷质量,为此,亟需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可对转印辊进行清洁,避免油墨残留在转印辊的表面,造成转印辊表面油墨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可对转印辊进行清洁,避免油墨残留在转印辊的表面,造成转印辊表面油墨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印刷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取墨辊以及取墨辊抵接的用于印刷钢板的转印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并与转印辊抵接的清洁辊及设在清洁辊下方的清洁液存放槽,所述清洁辊的下部位于所述清洁液存放槽内部清洁液中,所述清洁辊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清洁辊与转印辊之间摩擦力的磨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洁装置设为清洁辊和清洁液存放槽的组合,且清洁辊的下部位于清洁液存放槽内部清洁液中,清洁辊转动的过程中与转印辊始终处于抵接状态,从而可以通过清洁辊表面的清洁液对转印辊进行清洁,磨砂层增大了清洁辊与转印辊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印辊的清洁更加地彻底,从而防止油墨残留在转印辊的表面,使转印辊表面的油墨厚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了印刷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液存放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清洁液存放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在排液口的内部,所述排液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排液阀。当清洁液长期使用需要更换或者排放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排液阀,此时清洁液存放槽内的清洁液会通过排液口流入排液管中,然后通过排液管的出水端排出,从而完成清洁液存放槽内部清洁液的排放;再关闭排液阀,可向清洁液存放槽内通入洁净的清洁液;通过排液管、排液口和排液阀的配合使用,使清洁液的排放或更换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刮洗结构,所述刮洗结构包括与机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端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与转印辊抵接的第三刮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与第三刮板固定连接。转印辊表面沾染清洁液进行清洁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印辊转动时,第三刮板与其表面抵接,可将转印辊表面的清洁液刮除,避免转印辊表面残留清洁液,进而使残留清洁液与转印辊表面油墨混合,导致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根据转印辊直径的不同,通过调节调节螺栓的位置,可改变第三刮板的位置,进而可使刮洗结构适用于多种直径的转印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砂层由铁砂喷射在清洁辊表面而成或由磨砂板在清洁辊表面打磨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层的粗糙表面能够增大清洁辊和转印辊之间的摩擦力,以此使转印辊的清洁更彻底,进一步防止油墨残留在转印辊上,影响钢板印刷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传送钢板的第一传动辊,所述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传动辊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传动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动辊与钢板的下表面抵接,第一传动辊转动时与钢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钢板向靠近第二传动辊所在方向移动;第二传动辊与钢板的上表面抵接,第二传动辊转动时与钢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此时钢板所受作用力的方向不变,从而使钢板继续移动;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能在印刷过程中对钢板的移动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刮墨装置,所述刮墨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架及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架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刮墨装置设为第二安装架、第二固定块、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组合,当油墨流在取墨辊上时,随着取墨辊的转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能够实现两次刮墨,使取墨辊上的油墨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钢板印刷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刮板的底部和第二刮板的底部均与取墨辊的周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均与取墨辊抵接,使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与取墨辊之间连接紧密,以此保证刮墨更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套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墨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架用于支撑和固定墨盒,第一固定块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架与墨盒,墨盒的设置便于存放油墨,以此保证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供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墨辊的两端部、所述转印辊的两端部及所述清洁辊的两端部均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机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座起到支撑取墨辊、转印辊及清洁辊的作用,同时保证三者的正常转动,进行保证印刷装置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中将清洁装置设为清洁辊和清洁液存放槽的组合,且清洁辊的下部位于清洁液存放槽内部清洁液中,清洁辊转动的过程中与转印辊始终处于抵接状态,从而可以通过清洁辊表面的清洁液对转印辊进行清洁,磨砂层增大了清洁辊与转印辊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印辊的清洁更加地彻底,从而防止油墨残留在转印辊的表面,使转印辊表面的油墨厚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了印刷质量;2.当清洁液长期使用需要更换或者排放时,打开排液阀,此时清洁液存放槽内的清洁液会通过排液口流入排液管中,然后通过排液管的出水端排出,从而完成清洁液存放槽内部清洁液的排放;再关闭排液阀,可向清洁液存放槽内通入洁净的清洁液;通过排液管、排液口和排液阀的配合使用,使清洁液的排放或更换更加方便快捷;3.本方案中将刮墨装置设为第二安装架、第二固定块、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组合,当油墨流在取墨辊上时,随着取墨辊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取墨辊(2)以及取墨辊(2)抵接的用于印刷钢板的转印辊(3),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清洁装置(4),所述清洁装置(4)包括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与转印辊(3)抵接的清洁辊(41)及设在清洁辊(41)下方的清洁液存放槽(42),所述清洁辊(41)的下部位于所述清洁液存放槽(42)内部清洁液中,所述清洁辊(41)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清洁辊(41)与转印辊(3)之间摩擦力的磨砂层(4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取墨辊(2)以及取墨辊(2)抵接的用于印刷钢板的转印辊(3),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清洁装置(4),所述清洁装置(4)包括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与转印辊(3)抵接的清洁辊(41)及设在清洁辊(41)下方的清洁液存放槽(42),所述清洁辊(41)的下部位于所述清洁液存放槽(42)内部清洁液中,所述清洁辊(41)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清洁辊(41)与转印辊(3)之间摩擦力的磨砂层(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清洁液存放槽(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422),所述清洁液存放槽(42)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421),所述排液管(422)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在排液口(421)的内部,所述排液管(422)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排液阀(4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设有刮洗结构(9),所述刮洗结构(9)包括与机架(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1)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板(91)端部的安装板(92),所述安装板(92)上开设有卡槽(93),所述卡槽(93)的内部卡接有与转印辊(3)抵接的第三刮板(94),所述安装板(92)的一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95),所述调节螺栓(95)的端部与第三刮板(94)固定连接。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军付强邹炎斌赵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河钢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