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5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其中,锅体包括:外壳;保温罩,设置在外壳内;加热器,设置在保温罩中,保温罩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热熔断体,固定在外壳上,热熔断体包括经第一通孔伸入至保温罩内部的感温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断器不能准确感应烹饪器具内部温度,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电饭煲等电加热烹饪器具因其加热速度快、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已经被消费者广泛使用。为保证这些烹饪器具安全加热,避免加热温度过高产生安全隐患,通常要在其加热电路中设置熔断器等保护结构。熔断器能够根据环境温度作出反应,在锅内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熔断,以使加热电路断路,停止加热。目前市面上的烹饪器具多采用一种压片和螺钉配合的方式将熔断器固定在烹饪器具的保温罩上,该结构复杂并且螺钉的松紧对熔断器的使用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如果螺钉打得松容易造成熔断的温度点与锅内实际产生的温度不比配,比如烹饪器具内的实际温度已经非常高了,而熔断器接触的温度并没有达到其熔断的温度,从而导致产品起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熔断器不能准确感应烹饪器具内部温度,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其中,锅体包括:外壳;保温罩,设置在外壳内;加热器,设置在保温罩中,保温罩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热熔断体,固定在外壳上,热熔断体包括经第一通孔伸入至保温罩内部的感温部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热熔断体固定在外壳上,并将其感温部件通过第一通孔伸入到保温罩内,一方面使感温部件的感温效果不受固定方式以及固定结构的影响,提高了感温部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感温部件伸入到需要监控的加热环境中,避免了有结构隔绝在感温部件和监控环境之间,进一步提高了感温部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第一通孔位于保温罩的底部,感温部件位于加热器和保温罩的底部之间。该空间充裕并靠近加热器,能够进一步提高感温部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结构,热熔断体还包括基座,基座设置在固定结构中,感温部件设置在基座上。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进一步地,热熔断体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连接在基座和感温部件之间,以使感温部件稳定的设置在加热器和保温罩的底部之间。进一步地,外壳上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固定结构包括筒壁和底壁,筒壁沿第二通孔的边缘设置,底壁设置在筒壁远离第二通孔的一侧,支撑部穿设在底壁中。基座从外壳外侧设置在筒壁中,支撑部穿设在底壁中,便于热熔断体的装配。进一步地,基座与筒壁过盈配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进一步地,筒壁上设置有卡接部,基座上设置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槽,或者,基座上设置有卡接部,筒壁上设置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槽。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进一步地,支撑部伸入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基座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适配的凹入部,凸出部能够伸入凹入部,以便于固定支撑部。进一步地,保温罩沿第一通孔的边缘设置有朝向加热器的翻边,防止流质通过第一通孔流入外壳底部,影响控制器等通电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通孔位于保温罩的底部,感温部件位于加热器和保温罩的底部之间,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结构,热熔断体还包括基座,基座设置在固定结构中,感温部件设置在基座上,热熔断体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连接在基座和感温部件之间,外壳上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固定结构包括筒壁和底壁,筒壁沿第二通孔的边缘设置,底壁设置在筒壁远离第二通孔的一侧,支撑部穿设在底壁中,基座与筒壁过盈配合,或者,筒壁上设置有卡接部,基座上设置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槽,或者,筒壁固定基体上设置有卡接部,筒壁上设置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槽,支撑部伸入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基座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适配的凹入部,凸出部能够伸入凹入部保温罩沿第一通孔的边缘设置有朝向加热器的翻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熔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1、上壳;12、下壳;13、保温罩;14、加热器;15、热熔断体;151、第一接线端;152、第二接线端;153、感温部件;154、基座;155、支撑部;156、凸出部;157、凹入部;161、筒壁;162、底壁;17、第二通孔;18、第一通孔;19、内锅;20、翻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体包括外壳、保温罩13、加热器14、控制器、加热电路以及热熔断体15。其中,保温罩13设置在外壳内,加热器14设置在保温罩13中并与加热电路以及控制器相连,热熔断体15固定在外壳上。当加热电路供电时,加热器14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内锅19进行加热,进而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保温罩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8,热熔断体15包括感温部件153,感温部件153经第一通孔18伸入至保温罩13内部。感温部件153的第一接线端151和第二接线端152位于保温罩13外,以将感温部件153连入加热电路中,当感温部件153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能够熔断,使电路断路,停止加热。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热熔断体15固定在外壳上,并将其感温部件153通过第一通孔18伸入到保温罩13内,一方面使感温部件153的感温效果不受固定方式以及固定结构的影响,提高了感温部件153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感温部件153伸入到需要监控的加热环境中,避免了有结构隔绝在感温部件153和监控环境之间,进一步提高了感温部件153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器14为电加热盘,第一通孔18位于保温罩13的底部,以便感温部件153伸入加热器14和保温罩13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该空间充裕并靠近加热器14,能够进一步提高感温部件153的准确性。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也可以设置在保温罩的侧壁或者其他位置,以适应锅体内的结构。为固定热熔断体15,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结构,热熔断体15还包括基座154,基座154设置在固定结构中,感温部件153设置在基座154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熔断体15还包括支撑部155,支撑部155连接在基座154和感温部件153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上与第一通孔1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7,固定结构包括筒壁161和底壁162,筒壁161沿第二通孔17的边缘设置,底壁162设置在筒壁161远离第二通孔17的一侧,基座154从外壳外侧设置在筒壁161中,支撑部1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具有烹饪腔,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其中,所述锅体包括:/n外壳;/n保温罩(13),设置在所述外壳内;/n加热器(14),设置在所述保温罩(13)中,所述保温罩(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8);/n热熔断体(15),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热熔断体(15)包括经所述第一通孔(18)伸入至所述保温罩(13)内部的感温部件(1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具有烹饪腔,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其中,所述锅体包括:
外壳;
保温罩(13),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加热器(14),设置在所述保温罩(13)中,所述保温罩(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8);
热熔断体(15),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热熔断体(15)包括经所述第一通孔(18)伸入至所述保温罩(13)内部的感温部件(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8)位于所述保温罩(13)的底部,所述感温部件(153)位于所述加热器(14)和所述保温罩(13)的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热熔断体(15)还包括基座(154),所述基座(154)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中,所述感温部件(153)设置在所述基座(1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断体(15)还包括支撑部(155),所述支撑部(155)连接在所述基座(154)和所述感温部件(15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通孔(1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7),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筒壁(161)和底壁(162),所述筒壁(161)沿所述第二通孔(17)的边缘设置,所述底壁(162)设置在所述筒壁(161)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7)的一侧,所述支撑部(155)穿设在所述底壁(16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54)与所述筒壁(161)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161)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基座(154)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槽,或者,所述基座(154)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筒壁(16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蔡何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