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助听器的听筒的弹性的阻尼元件和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1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助听器(3)的听筒(2)的弹性的阻尼元件(1),该阻尼元件(1)用于将听筒(2)减振地支承在助听器(3)内并且包括空心的基体(5),多个保持凸出部(6)突出基体的内表面(7),其中,每个保持凸出部(6)在其远端的端部上具有针对待支承的听筒(2)的贴靠面(8)。凹陷部(9)与至少一个保持凸出部(6)相对应,凹陷部与配属的保持凸出部(6)对齐地构造在基体(5)的外表面(10)中,用以实现材料厚度的减小。

Elastic damping elements and hearing aids for the earpieces of hearing ai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助听器的听筒的弹性的阻尼元件和助听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助听器的听筒的弹性的阻尼元件,该阻尼元件将听筒减振地(振动阻尼地)支承在助听器内。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弹性的阻尼元件的助听器。
技术介绍
通常,如下设备被称为“助听器”,该设备接收环境声音、以信号技术修改环境声音,并且将修改的声音信号发送至佩戴助听器的人的耳朵。助听器在此和随后被称为“助听器”,助听器构造用于照顾听力受损的人,并且处理、尤其是放大环境声音信号,从而完全或部分补偿听力障碍。助听器为此通常包括例如形式为麦克风的输入转换器、具有放大器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输出转换器。输出转换器通常实现为微型扬声器,并且也被称为“听筒”(Receiver)。然而,除了助听器以外也存在如下助听器,其旨在照顾正常听力人士,以便保护相应的佩戴者的听力,或者以便为了特定的目的辅助噪音感知(例如复杂的噪音环境中的语言理解)。这种助听器经常和助听器类似地制造,并且尤其是也包括上述的部件、即输入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和输出转换器。为了迎合大量个体化的需求,提供助听器的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所谓的BTE(耳背式,简称HdO)助听器中,装备有输入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和电池的壳体佩戴在耳朵后方。根据设计方案,听筒可以要么直接布置在佩戴者的耳道中(受话器置于耳道中的助听器,简称RIC助听器)。备选地,听筒布置在壳体本身内。在该情况下,柔软的、也被称为“Tube”的声音软管将听筒的声音输出信号从壳体引导至耳道(软管助听器)。在所谓的ITE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中,壳体至少部分佩戴在耳道中,壳体包含所有功能部件、包括麦克风和听筒。所谓的CIC(深耳道式)助听器类似于ITE助听器,然而完全佩戴在耳道中。与结构方式无关,听筒在助听器壳体内的安全的和尤其是减振或振动阻尼的支承是必要的,尤其是以便最小化或避免出现声音反向耦合。为了实现有效的减振,通常用个性化成形的支承件来支承助听器的听筒,支承件不仅匹配于相应的听筒结构形式,而且也匹配于助听器中的可用的空间和助听器的需要的放大。听筒借助围绕听筒的后部分缠绕的橡胶带或橡胶兜的阻尼是常见的,从而避免撞击到助听器壳体的硬的壳体壁上。附加地,听筒经常被包围在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腔内,以便尽可能避免相应的助听器的壳体内的空气声音的传输。通常决定性地借助由橡胶或弹性体制成的声音软管进行对听筒的机械固定,声音软管作用在听筒的声音出口上,并且也将由听筒产生的声音传导至助听器的壳体的输出端。在声音软管的不同的功能、即机械保持功能、阻尼功能和声音传导功能需要声音软管的相互矛盾的构造,并且因此仅难以相互协调,声音软管用作对听筒重要的机械固持然而是不利的。因此,例如在有效的减振的范围内,声音软管的比较软的设计方案是有利的,但其对于听筒的少振动的机械固持和声音传导来说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实现听筒在助听器内的安全的和关于减振有效的支承。在弹性的阻尼元件方面,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将听筒减振地支承在助听器内的弹性的阻尼元件和一种助听器解决。弹性的阻尼元件用于将听筒减振地支承在助听器内。弹性的阻尼元件包括空心的(尤其、但非强制性本身弹性的)基体,多个弹性的保持凸出部突出基体的内表面。每个保持凸出部在此在远端的(即背对基体的内表面的)端部上具有针对待支承的听筒的贴靠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凹陷部与至少一个保持凸出部相对应,凹陷部与保持凸出部对齐地构造在基体的外表面上,从而阻尼元件在相对应的保持凸出部的区域中具有(与相应的具有光滑的外壁的基体比较)减小的材料厚度。由于凹陷部,相对应的保持凸出部因此构成向外敞开的空心形状。凹陷部和其具体的造型能够实现使每个保持凸出部的阻尼特性个体化地、与阻尼元件的材料无关并且以高的柔度和精密性匹配于听筒的振动特性,以便一方面使听筒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特别有效地减振并且匹配于各种类型的听筒的运动方向和强度地减振。尤其是通过该凹陷部或每个凹陷部提供空心体积,保持凸出部的材料在通过听筒压缩时可以转移到空心体积中。使听筒的声音输出端与助听器的壳体的外侧耦合的声音软管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元件尽可能被机械地去负荷,并且因此可以与具有佩戴功能的常规的声音软管相比更好地在其声音传输和阻尼特性方面被优化。与具有闭合的气垫的阻尼元件相比,至少一个向外敞开的凹陷部此外能够实现例如通过注塑简单地制造阻尼元件。优选以锥形成形的凸块形成每个保持凸出部。通过锥形的凸块,听筒悬浮地保持在阻尼元件中。因此,必要地保持由于阻尼引起的摩擦损失很小,这又能够在听筒的声音输出端上实现高的声功率。在适宜的实施方案中,弹性的基体构造为全面包围听筒的软管,其优选具有匹配于听筒的(例如矩形的)横截面。换言之,基体在两个对置的侧面上是敞开的。听筒在此优选插入软管形的阻尼元件中,从而听筒的声音出口和对置的听筒后侧布置在阻尼元件的敞开的侧面上。听筒由此在运行时在沿其通常与声音出口平行的主振动方向的运动中仅极少受限。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阻尼元件的不同的保持凸出部具有不同的填充度。在该实施方式中,阻尼元件包括至少两个保持凸出部,该至少两个保持凸出部分别被相对应的凹陷部完全或部分挖空,其中,凹陷部具有不同的深度。这又能够实现使每个保持凸出部特别灵活和个性化地匹配于听筒的振动特性。除了空心的和部分填充的保持凸出部以外,阻尼元件在此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完全填充的保持凸出部、即不带配属的凹陷部的保持凸出部,在该保持凸出部的区域中,阻尼元件的外壁因此是光滑的。基体和保持凸出部优选由弹性体的材料构成,特别优选由氟-弹性体和/或氟-硅酮弹性体构成。基体和/或保持凸出部例如由氟-弹性体制成,该氟-弹性体由DuPont公司以商品名“Viton”销售。在本专利技术的适合的实施方案中,基体和保持凸出部由相同的材料尤其一体式地(整体地)制成。在有利的备选实施方案中示出了由比基体更软的材料制成的保持凸出部。基体和保持凸出部在此适宜地(但非强制性地)以双组份注塑工艺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也可考虑金属/弹性体或塑料/弹性体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保持凸出部可以放上基体的连续的(无中断的)壁。在有利的备选实施方案中,基体相反地在至少一个保持凸出部的区域中设有缺口(即从基体的内侧延伸到外侧的开口),其中,保持凸出部插入、尤其是喷射到缺口中。通过该实施方案能够实现的是,保持凸出部在通过听筒负载时可以穿过基体的壁,这尤其是也通过保持凸出部的区域中的外侧的凹陷部来促进。一个保持凸出部或多个保持凸出部的可运动性能够实现的是,在维持阻尼元件的高的弹性柔度的同时比较硬地和因此稳定地设计基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助听器包括壳体、听筒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根据其中一个前述的设计方式的弹性的阻尼元件。听筒在此借助弹性的阻尼元件减振地支承在助听器壳体内。听筒为此尤其是在其外周边被弹性的阻尼元件包围。各个实施方式的针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元件描述的优点可以合理地转用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助听器的相应的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助听器(3)的听筒(2)的弹性的阻尼元件(1),所述阻尼元件将听筒(2)减振地支承在助听器(3)内并且包括空心的基体(5),多个弹性的保持凸出部(6)突出基体的内表面(7),其中,每个保持凸出部(6)在其远端的端部上具有针对待支承的听筒(2)的贴靠面(8),并且其中,凹陷部(9)与至少一个保持凸出部(6)相对应,所述凹陷部与配属的保持凸出部(6)对齐地构造在基体(5)的外表面(10)中,用以实现材料厚度的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4 DE 102018214321.81.一种用于助听器(3)的听筒(2)的弹性的阻尼元件(1),所述阻尼元件将听筒(2)减振地支承在助听器(3)内并且包括空心的基体(5),多个弹性的保持凸出部(6)突出基体的内表面(7),其中,每个保持凸出部(6)在其远端的端部上具有针对待支承的听筒(2)的贴靠面(8),并且其中,凹陷部(9)与至少一个保持凸出部(6)相对应,所述凹陷部与配属的保持凸出部(6)对齐地构造在基体(5)的外表面(10)中,用以实现材料厚度的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的阻尼元件(1),其中,保持凸出部(6)分别以锥形的凸块的形式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的阻尼元件(1),其中,弹性的基体(5)构造为全面包围听筒(2)的软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弗莱格H里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