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98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采用下述构成:包含作为外侧层的耐热性树脂层、作为内侧层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配置于这两层之间的金属箔层,金属箔层(4)与耐热性树脂层(2)介由外侧粘接剂层(5)而被粘接,金属箔层与热熔接性树脂层(3)介由内侧粘接剂层(6)而被粘接,外侧粘接剂层及内侧粘接剂层中至少任一方的粘接剂层由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形成,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可提供生产率优异、没有粘接剂的溢出且能得到充分的高温层压强度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Packaging material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for power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使用的电池、电容(condenser),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夜间电力的蓄电用途中使用的电池、电容等蓄电装置的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本说明书中,用语“光”以不仅包含可见光、紫外光,还包括X射线的意思来使用。另外,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本说明书中,用语“光聚合引发剂”表示通过光照射产生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另外,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本说明书中,用语“含有磷酸的(甲基)丙烯酸酯”表示“含有磷酸的丙烯酸酯或/及含有磷酸的甲基丙烯酸酯”。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作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机、电动汽车等的电源而被广泛使用。作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了用壳体将电池主体部(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在内的主体部)的周围包围之构成的电池。作为该壳体用材料(外包装材料),使由耐热性树脂膜形成的外层、铝箔层、和由热塑性树脂膜形成的内层依次粘接一体化之构成的材料是已知的。例如,下述包装材料是已知的:所述包装材料是具备由树脂膜形成的内层、第一粘接剂层、金属层、第二粘接剂层、及由树脂膜形成的外层的层合型包装材料,所述第一粘接剂层及第二粘接剂层中的至少一方由以在侧链具有活性氢基的树脂、多官能异氰酸酯类、及多官能胺化合物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接剂组合物形成(专利文献1)。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得到作为粘接剂所期望的粘接力,需要于50℃加热熟化(heataging)7天,因此,存在生产率差的问题,也存在需要用于实施加热熟化的大型设备的问题。此外,由于使用溶剂,因此若干燥不充分,则溶剂容易残留,难以得到充分的粘接力。因此,作为解决上述生产率等问题的技术,通过使用UV固化树脂粘接剂,从而大幅缩短固化时间、且无需设计加热熟化工序的技术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79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后者的使用UV固化树脂粘接剂的技术中,为了形成均匀的粘接剂层而使所述粘接剂溶解于溶剂中进行涂布,因此,需要用于在粘接剂的涂布后使溶剂挥发的干燥工序。此外,也存在将树脂膜贴附于粘接剂的涂布面时,由于承受来自辊等的压力而容易发生粘接剂(光固化树脂粘接剂)的溢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生产率优异、没有粘接剂的溢出、且能得到充分的高温层压强度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的外包装材料或/及外包装壳体进行外包装而成的蓄电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手段。[1]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外侧层的耐热性树脂层、作为内侧层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配置于这两层之间的金属箔层,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耐热性树脂层介由外侧粘接剂层而被粘接,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介由内侧粘接剂层而被粘接,所述外侧粘接剂层及所述内侧粘接剂层中至少任一方的粘接剂层由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形成,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2]如前项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的一种光聚合引发剂在所述光固化树脂粘接剂中的含有率为0.2质量%~3质量%。[3]如前项2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的另一种光聚合引发剂在所述光固化树脂粘接剂中的含有率为9质量%~20质量%。[4]如前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长的峰值在200nm以上且小于300nm的范围内,另一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长的峰值在300nm以上~400nm以下的范围内。[5]如前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含有2种以上的主剂,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种光聚合引发剂(X)和另一种光聚合引发剂(Y)为下述第一型~第三型这3个类型的组合中的任一个组合:第一型...(X)为阴离子系聚合引发剂/(Y)为自由基系聚合引发剂第二型...(X)为阴离子系聚合引发剂/(Y)为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第三型...(X)为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Y)为自由基系聚合引发剂。[6]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其是由前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包装材料的成型体形成的。[7]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蓄电装置主体部;和外包装构件,其是由前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包装材料及/或项6所述的外包装壳体形成的,所述蓄电装置主体部利用所述外包装构件进行了外包装。[8]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在金属箔的一个面上涂布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从所述金属箔的所述涂布侧照射光的工序;将树脂膜叠合于所述光照射后的所述涂布面而得到层合体的工序;和从所述树脂膜侧对所述层合体照射光的工序,其中,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9]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第一涂布工序,在金属箔的一个面上涂布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所述金属箔的所述涂布侧照射光的工序;将第一树脂膜叠合于所述光照射后的所述涂布面从而得到第一层合体的工序;和从所述第一树脂膜侧对所述第一层合体照射光的工序,并且包括下述工序:第二涂布工序,在所述光照射后的第一层合体的金属箔的另一个面上涂布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所述第一层合体的涂布侧照射光的工序;将第二树脂膜叠合于所述光照射后的第一层合体的所述涂布面从而得到第二层合体的工序;从所述第二树脂膜侧对所述第二层合体照射光的工序,其中,所述第一涂布工序中的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所述第二涂布工序中的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专利技术效果[1]的专利技术中,为下述构成:外侧粘接剂层及内侧粘接剂层中至少任一方的粘接剂层由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形成,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通过使粘接剂阶段性地光固化而形成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外侧层的耐热性树脂层、作为内侧层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配置于这两层之间的金属箔层,/n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耐热性树脂层介由外侧粘接剂层而被粘接,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介由内侧粘接剂层而被粘接,/n所述外侧粘接剂层及所述内侧粘接剂层中至少任一方的粘接剂层由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形成,/n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3 JP 2018-1559611.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外侧层的耐热性树脂层、作为内侧层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配置于这两层之间的金属箔层,
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耐热性树脂层介由外侧粘接剂层而被粘接,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介由内侧粘接剂层而被粘接,
所述外侧粘接剂层及所述内侧粘接剂层中至少任一方的粘接剂层由含有主剂和至少2种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形成,
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与另一方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吸收波段不重叠的波长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的一种光聚合引发剂在所述光固化树脂粘接剂中的含有率为0.2质量%~3质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2种光聚合引发剂中的另一种光聚合引发剂在所述光固化树脂粘接剂中的含有率为9质量%~2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卫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