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584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首先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铜纳米线,将氧化石墨烯在合成铜纳米线的过程中加入,利用水热法,以儿茶酸为还原剂,将制得的铜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成电泳液,以石墨为阳极,以硅片为阴极,进行电泳沉积实验,沉积在硅片表面,再进行叠氮化,制得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外力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提高安全与可靠性。以叠氮化钠和硝酸为反应物,采用的装置简单,叠氮化效率更高。利用碳材料减少静电电荷在复合材料上的积累,从而达到降低叠氮化铜静电感度的目的,同时不影响其优异的起爆性能。

A method of preparing low sensitivity copper azide with composite RGO and copper nanow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米含能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叠氮化铜是一种极其敏感的起爆药,起爆泰安所需的极限药量为0.4mg,是叠氮化铅的六分之一,可以极大的减少装药量,能够提高武器安全性,降低输入能量,满足微小型火工品的需求。另外,铜离子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相对于铅离子等其他重金属离子,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叠氮化铜由于极高的敏感性,曾经是一种严格禁用的起爆药。因此,如何降低叠氮化铜的感度,以及在装药密度、强度、感度控制、能量密度控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Jason等人制备出纳米或微米级孔隙率,并且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叠氮化铜起爆药层,能与MEMS工艺相兼容。2014年,叶迎华,李娜等人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叠氮化铜的方法及装置。以期解决叠氮化铜合成时危险性高的问题,为新型绿色起爆药的制备提供新工艺和新技术。2015年,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所王燕兰等人,采用了原位反应法,将叠氮化铜填充在碳纳米管阵列当中,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碳纳米管壁内填充纳米金属铜,再利用气-固原位反应,获得填充有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2016年,Wang等人将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Framework,MOF)材料经过高温碳化得到的碳骨架均匀包覆铜的多孔碳复合材料,并通过铜和叠氮化氢气体的叠氮化反应原位制备叠氮化铜,得到碳骨架均匀包覆叠氮化铜的多孔碳复合含能材料,并将其作为起爆药测试其含能特性。该复合含能材料实现了稳定的静电感度,良好的火焰感度,高填充密度,高的反应热和优异的起爆性能,它优异的性能超越了大多数起爆药。这种制备方法简单、经济可行并具有可扩展性,而且可以避免在物理混合和其他步骤中发生意外爆炸的危险。结果表明该材料可以基本满足在军事和民用爆破技术中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在合成铜纳米线的过程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利用水热法,以儿茶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的同时将铜离子还原成铜纳米线,制备由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铜纳米线,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沉积在导电基底上,通过气-固相叠氮化反应,制备出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进一步的,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中,rGO的质量含量为10%-3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配制NaOH溶液、Cu(NO3)2溶液,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水中,将Cu(NO3)2溶液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使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浅棕色;加入EDA,继续搅拌至溶液变为紫色;步骤2:将混合溶液加入到装有NaOH的三口烧瓶中,继续搅拌至溶液变为蓝色,水浴加热;步骤3:向反应溶液中加入儿茶素水合物,超声,溶液由蓝色变为深灰色,将三口烧瓶水浴加热;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离心分离,然后重复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的铜纳米线/rGO储存在无水乙醇中备用;步骤5:在乙醇和丙酮混合溶液加入硝酸铝,分散成均匀溶液,加入步骤4中制得的铜纳米线/rGO复合材料,超声分散并静置,取上层清液,得到稳定分散的电泳液;步骤6:将硅基底作为阴极,石墨板作为阳极,加入步骤5中的电泳液,施进行电泳沉积,取出硅基底并烘干,在硅基底形成致密且均匀的薄膜;步骤7:将叠氮化钠水溶液加入硝酸形成叠氮化氢气体,与步骤6在硅基底上沉积的铜纳米线/rGO复合材料发生气-固相叠氮化反应,制得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进一步的,NaOH溶液浓度为10-20mol/mL,Cu(NO3)2溶液浓度为0.05-0.2mol/mL,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为3-6mol/mL。进一步的,Cu(NO3)2溶液与EDA体积比为2:1。进一步的,步骤3的反应条件为:水浴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0.5h-2h,超声时间为10-30min,搅拌时间为10-30min。进一步的,步骤5中,乙醇与丙酮体积比为1:2,超声时间为20min-40min。进一步的,硅基底所用硅片尺寸为30mm×13mm×0.2mm。进一步的,步骤7中,的反应时长为48h-72h。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通过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并进行气-固相叠氮化反应,制备出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rGO的加入大大降低了叠氮化铜的静电感度。(2)以叠氮化钠和稀硝酸为反应物,采用一种新的叠氮化反应装置,生成叠氮化氢气体,反应装置更加简易,操作方便,反应效率大幅提高。(3)在合成铜纳米线的过程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利用水热法,以儿茶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的同时将铜离子还原成铜纳米线,制备由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铜纳米线,再将其电泳沉积,得到致密平整的复合材料薄膜,用于叠氮化,更加安全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铜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SEM图。图2是实施例1中叠氮化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含能材料SEM图。图3是实施例1中铜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TEM图。图4是实施例1中叠氮化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含能材料TEM图。图5是实施例1中铜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EDS图。图6是实施例2中还原氧化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Raman图。图7是实施例3中叠氮化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含能材料热分析图。图8是实施例1中叠氮化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含能材料XRD图图9是实施例1中叠氮化实验装置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中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0所示,在合成铜纳米线的过程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利用水热法,以儿茶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的同时将铜离子还原成铜纳米线,制备由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铜纳米线,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沉积在导电基底上,通过气-固相叠氮化反应,制备出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如图10所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rGO的质量含量10%-30%,EDA体积为10~20mL,水浴温度为70摄氏度-9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1h-2h,儿茶素水合物质量为0.4-0.8g,叠氮化反应时间为48h-72h。实施例1配制300mL浓度为15mol/mL的NaOH溶液、30mL浓度为0.1mol/mL的Cu(NO3)2溶液、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15mL水中,浓度为5mg/mL。将Cu(NO3)2溶液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30min,使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浅棕色;加入EDA15mL,搅拌15min,至溶液变为紫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铜纳米线的过程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利用水热法,以儿茶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的同时将铜离子还原成铜纳米线,制备由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铜纳米线,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沉积在导电基底上,通过气-固相叠氮化反应,制备出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rGO与铜纳米线制备低感度叠氮化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铜纳米线的过程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利用水热法,以儿茶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的同时将铜离子还原成铜纳米线,制备由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铜纳米线,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沉积在导电基底上,通过气-固相叠氮化反应,制备出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的叠氮化铜/rGO复合含能材料中,rGO的质量含量为1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制NaOH溶液、Cu(NO3)2溶液,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水中,将Cu(NO3)2溶液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使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浅棕色;加入EDA,继续搅拌至溶液变为紫色;
步骤2:将混合溶液加入到装有NaOH的三口烧瓶中,继续搅拌至溶液变为蓝色,水浴加热;
步骤3:向反应溶液中加入儿茶素水合物,超声,溶液由蓝色变为深灰色,将三口烧瓶水浴加热;
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离心分离,然后重复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的铜纳米线/rGO储存在无水乙醇中备用;
步骤5:在乙醇和丙酮混合溶液加入硝酸铝,分散成均匀溶液,加入步骤4中制得的铜纳米线/rGO复合材料,超声分散并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刘旭文李婷婷叶迎华沈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