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65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包括:关闭控制模块,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打开控制模块,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自保持电路模块,分别与关闭控制模块和打开控制模块连接,接收关闭控制模块和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根据电平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在自保持电路模块根据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开始输出所述驱动电压之后,在微控制器和/或所述打开控制模块故障的情况下,自保持电路模块依旧能够保持驱动电压的输出,在关闭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来自微控制器的输入指示关闭自保持电路模块的情况下,自保持电路模块停止输出驱动电压。

Drive circuit device of self holding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保持电路,具体地涉及一种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电子化、智能化,汽车上的车窗、门锁、座椅、方向盘等的控制不再是老式的依靠纯机械控制,而是依靠一些电子控制单元实现自动化控制。电子控制单元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失效的风险,在整车工作状况下,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原因导致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微处理器故障导致电子控制单元失效而不能控制汽车上的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微处理器故障的情况下,电路依然可以工作,避免了很多意外因素导致车内负载不能工作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该装置包括:关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打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以及自保持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连接,接收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并根据该电平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其中在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开始输出所述驱动电压之后,在所述微控制器和/或所述打开控制模块故障的情况下,该自保持电路模块依旧能够保持驱动电压的输出,在所述关闭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指示关闭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情况下,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停止输出所述驱动电压。可选的,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与所述为微控制器连接;以及三极管Q1,其基极与所述电阻R1连接,发射极连接供电电源,集电极连接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可选的,所述打开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三极管Q2,其基极与所述电阻R2连接,集电极连接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发射极接地;以及电阻R3,并联在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两端。可选的,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分别形成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三极管Q3,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点,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电阻R5,串联在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之间;电阻R6,并联在所述三极管Q3基极与发射极两端;三极管Q4,其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点,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电源,集电极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控制模块和关闭控制模块分别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分别输出相应电平信号,自保持电路模块分别接收打开控制模块和关闭控制模块输出的电平信号,后端的自保持电路模块根据该电平信号控制驱动电压输出,自保持电路模块工作后,即使前端的打开控制模块故障,后端的自保持电路模块依然能够保持驱动电压的输出。所述关闭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指示关闭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情况下,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停止输出所述驱动电压。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关闭控制模块端电源接点B自保持电路模块端电源接点C第一接点D第二接点F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关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打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以及自保持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连接,接收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并根据该电平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其中在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开始输出所述驱动电压之后,在所述微控制器和/或所述打开控制模块故障的情况下,该自保持电路模块依旧能够保持驱动电压的输出,在所述关闭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指示关闭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情况下,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停止输出所述驱动电压。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关闭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与所述为微控制器MCU连接;以及三极管Q1,其基极与所述电阻R1连接,发射极连接供电电源,集电极连接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打开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与所述微控制器MCU连接;三极管Q2,其基极与所述电阻R2连接,集电极连接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发射极接地;以及电阻R3,并联在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两端。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分别形成第一接点C和第二接点D;三极管Q3,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点D,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F;电阻R5,串联在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F之间;电阻R6,并联在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两端;三极管Q4,其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点C,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电源,集电极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F。打开自保持电路模块工作原理: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在打开控制模块和关闭控制模块中均输出高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的分压导致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导通后,D点的电压接近E点的电压0V(E点的电压等于GND(接地)的电压,GND为参考0V),这样VBD(自保持电路模块端电源接点B点至第二接点D点之间的电压)的电压大于三极管Q4的导通电压,三极管Q4导通,使F点的电压接近B点的电压即供电电源的电压(电源电压为MCU的供电电压),这样输出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因为F点电压等于G点的电压,经过电阻R5和电阻R6的分压后,VGE的电压大于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三极管Q3导通工作后,使第二接点(D点)的电压接近E点的电压0V,这样VBD的电压又大于了三极管Q4的导通电压使三极管Q4导通工作。即,三极管Q4的导通保证了三极管Q3的导通,而三极管Q3的导通又保证了三极管Q4的导通,此时,即使三极管Q2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关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n打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以及/n自保持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连接,接收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并根据该电平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n其中在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开始输出所述驱动电压之后,在所述微控制器和/或所述打开控制模块故障的情况下,该自保持电路模块依旧能够保持驱动电压的输出,/n在所述关闭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指示关闭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情况下,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停止输出所述驱动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关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打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以及
自保持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连接,接收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并根据该电平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
其中在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来自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和所述打开控制模块的电平信号开始输出所述驱动电压之后,在所述微控制器和/或所述打开控制模块故障的情况下,该自保持电路模块依旧能够保持驱动电压的输出,
在所述关闭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指示关闭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的情况下,所述自保持电路模块停止输出所述驱动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控制模块包括:
电阻R1,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以及
三极管Q1,其基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小秋胡留成卢怡李雪姣杜小双宋昀洁巫冠群王星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