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59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包括底箱,底箱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油箱,底箱内部且位于冷却油箱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组,底箱内部且位于制冷机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冷却柱表面设置一定高度的刻度线,可以准确的把握液位变化,便于通过液位调节手柄和矩形通孔可以将冷却柱内的冷却液精确地调整至所需的液位高度,同时在冷却柱顶端侧面设置收集盘和回收管,便于溢出来的液体通过收集盘流向回收管,再从回收管流向冷却油箱内,避免冷却液的浪费,可实现循环回收利用,而滤网和夹箍的设置可避免药丸跟随冷却液流出,影响后期清理,且方便后期更换或清洗滤网。

Coolant level control mechanism of dropping pill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属于滴丸剂设备

技术介绍
滴丸机是滴丸(又称“滴丸剂”)的生产加工机械,是药物制剂机械的一种,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工、金属等行业,现有的滴丸机对于冷却柱内的冷却液液位高度不能很精准地把控,从而容易影响后期滴丸工作,同时在滴丸过程中冷却液容易溢出,传统的滴丸机没有对溢出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回收装置,且溢出的冷却液中会夹杂着少量药丸,这样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包括底箱,所述底箱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油箱,所述底箱内部且位于冷却油箱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组,所述底箱内部且位于制冷机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泵,所述磁力泵输入端与冷却油箱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底箱内部且位于磁力泵远离制冷机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柱,所述冷却柱侧面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冷却柱顶端的内部插有滤网,所述冷却柱顶端且位于滤网外侧套有一对夹箍,且两个所述夹箍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所述冷却柱贯穿底箱顶部且位于底箱外部的顶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盘,所述收集盘底部且靠近冷却油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管,且所述回收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油箱上,所述收集盘上方的冷却柱侧面且位于若干个刻度线上方均设有矩形通孔,且每个所述矩形通孔底面均与对应的刻度线齐平,每个所述矩形通孔内部均插有塞子,所述冷却柱侧面缠绕有出粒管,所述磁力泵输出端与冷却柱底端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却油箱远离冷却柱的一侧设有出粒口,所述冷却油箱侧面顶部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冷却油箱侧面且位于控制面板下方设有液位调节手柄,所述冷却油箱顶端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滴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罐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滴罐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滴罐内的搅拌器与搅拌电机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罐顶端设有投料漏斗,所述滴罐的滴丸管正对着冷却柱的进口且位于壳体下方的一端设有滴制手柄,所述滴罐的滴丸管内部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滴制手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油箱内设有蒸发器,所述冷却油箱内的蒸发器与制冷机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力泵输入端与冷却油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球阀,所述球阀的调节杆与液位调节手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粒管底端贯穿底箱顶部且固定连接在冷却柱底端,所述出粒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油箱内且与出粒口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网顶端高于冷却柱顶端,所述滤网与冷却柱内侧壁贴合,所述滤网底端与最底端的矩形通孔底面齐平。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冷却柱表面设置一定高度的刻度线,可以准确的把握液位变化,便于通过液位调节手柄和矩形通孔可以将冷却柱内的冷却液精确地调整至所需的液位高度,同时在冷却柱顶端侧面设置收集盘和回收管,便于溢出来的液体通过收集盘流向回收管,再从回收管流向冷却油箱内,避免冷却液的浪费,可实现循环回收利用,而滤网和夹箍的设置可避免药丸跟随冷却液流出,影响后期清理,且方便后期更换或清洗滤网。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却柱与收集盘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冷却柱顶端剖视图。图中:1、底箱;2、冷却油箱;3、制冷机组;4、磁力泵;5、液压缸;6、出粒口;7、控制面板;8、冷却柱;9、出粒管;10、液位调节手柄;11、壳体;12、滴制手柄;13、搅拌电机;14、滴罐;15、收集盘;16、刻度线;17、回收管;18、夹箍;19、滤网;20、复位弹簧;21、矩形通孔;22、塞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包括底箱1,底箱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油箱2,底箱1内部且位于冷却油箱2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组3,底箱1内部且位于制冷机组3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泵4,磁力泵4输入端与冷却油箱2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底箱1内部且位于磁力泵4远离制冷机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液压缸5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柱8,冷却柱8侧面上设有刻度线16,可以准确把握冷却柱8内部的冷却液液位变化,冷却柱8顶端的内部插有滤网19,冷却柱8顶端且位于滤网19外侧套有一对夹箍18,且两个夹箍1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20,起到固定限位作用,方便后期更换滤网19,冷却柱8贯穿底箱1顶部且位于底箱1外部的顶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盘15,收集盘15底部且靠近冷却油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管17,且回收管1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油箱2上,便于将从冷却柱8内溢出来的冷却液通过收集盘15流向回收管17,再从回收管17流向冷却油箱2内,避免浪费原材料,收集盘15上方的冷却柱8侧面且位于若干个刻度线16上方均设有矩形通孔21,且每个所述矩形通孔21底面均与对应的刻度线16齐平,每个所述矩形通孔21内部均插有塞子22,冷却柱8侧面缠绕有出粒管9,磁力泵4输出端与冷却柱8底端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冷却油箱2远离冷却柱8的一侧设有出粒口6,冷却油箱2侧面顶部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7,冷却油箱2侧面且位于控制面板7下方设有液位调节手柄10,冷却油箱2顶端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壳体11,壳体11顶端固定连接有滴罐14。其中,滴罐14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3,滴罐14内设有搅拌器,滴罐14内的搅拌器与搅拌电机13相连接,便于将滴罐14内部的药液搅拌均匀。其中,滴罐14顶端设有投料漏斗,方便向滴灌滴罐14内投加药液,滴罐14的滴丸管正对着冷却柱8的进口且位于壳体11下方的一端设有滴制手柄12,滴罐14的滴丸管内部设有阀门,阀门与滴制手柄12相连接,便于控制药液从滴罐14内滴出。其中,冷却油箱2内设有蒸发器,冷却油箱2内的蒸发器与制冷机组3相连接,便于对冷却油箱2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其中,磁力泵4输入端与冷却油箱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球阀,球阀的调节杆与液位调节手柄10相连接,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油箱(2),所述底箱(1)内部且位于冷却油箱(2)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组(3),所述底箱(1)内部且位于制冷机组(3)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泵(4),所述磁力泵(4)输入端与冷却油箱(2)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底箱(1)内部且位于磁力泵(4)远离制冷机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柱(8),所述冷却柱(8)侧面上设有刻度线(16),所述冷却柱(8)顶端的内部插有滤网(19),所述冷却柱(8)顶端且位于滤网(19)外侧套有一对夹箍(18),且两个所述夹箍(1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20),所述冷却柱(8)贯穿底箱(1)顶部且位于底箱(1)外部的顶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盘(15),所述收集盘(15)底部且靠近冷却油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管(17),且所述回收管(1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油箱(2)上,所述收集盘(15)上方的冷却柱(8)侧面且位于若干个刻度线(16)上方均设有矩形通孔(21),且每个所述矩形通孔(21)底面均与对应的刻度线(16)齐平,每个所述矩形通孔(21)内部均插有塞子(22),所述冷却柱(8)侧面缠绕有出粒管(9),所述磁力泵(4)输出端与冷却柱(8)底端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却油箱(2)远离冷却柱(8)的一侧设有出粒口(6),所述冷却油箱(2)侧面顶部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7),所述冷却油箱(2)侧面且位于控制面板(7)下方设有液位调节手柄(10),所述冷却油箱(2)顶端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顶端固定连接有滴罐(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丸机的冷却液液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油箱(2),所述底箱(1)内部且位于冷却油箱(2)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组(3),所述底箱(1)内部且位于制冷机组(3)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泵(4),所述磁力泵(4)输入端与冷却油箱(2)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底箱(1)内部且位于磁力泵(4)远离制冷机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柱(8),所述冷却柱(8)侧面上设有刻度线(16),所述冷却柱(8)顶端的内部插有滤网(19),所述冷却柱(8)顶端且位于滤网(19)外侧套有一对夹箍(18),且两个所述夹箍(1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20),所述冷却柱(8)贯穿底箱(1)顶部且位于底箱(1)外部的顶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盘(15),所述收集盘(15)底部且靠近冷却油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管(17),且所述回收管(1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油箱(2)上,所述收集盘(15)上方的冷却柱(8)侧面且位于若干个刻度线(16)上方均设有矩形通孔(21),且每个所述矩形通孔(21)底面均与对应的刻度线(16)齐平,每个所述矩形通孔(21)内部均插有塞子(22),所述冷却柱(8)侧面缠绕有出粒管(9),所述磁力泵(4)输出端与冷却柱(8)底端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却油箱(2)远离冷却柱(8)的一侧设有出粒口(6),所述冷却油箱(2)侧面顶部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7),所述冷却油箱(2)侧面且位于控制面板(7)下方设有液位调节手柄(10),所述冷却油箱(2)顶端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壳体(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勇朱子恒黄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