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遮光卷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96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遮光卷帘,包括卷动机构(7),卷动机构上连接有窗帘布(1),窗帘布(1)的正面依次设有第一涂层(2)、第一胶层(3)、第二涂层(4)和第二胶层(5);第一涂层(2)包括条状的第一涂银层(21)和条状的第三胶层(22),第一涂银层(21)和第三胶层(2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层(4)包括条状的第二涂银层(41)和条状的第四胶层(42),第二涂银层(41)和第四胶层(4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银层(41)位于第三胶层(22)的上方,第二涂银层(41)的宽度大于第三胶层(22)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具有成本较低、遮光性能较好,又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不容易脱落的优点。

A kind of high shading roller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遮光卷帘
本技术属于家用卷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的高遮光卷帘。
技术介绍
卷帘是利用卷动机构将窗帘布卷成滚筒状进行上升下降的一种窗帘。卷动机构包括与用于卷绕窗帘布的卷管,卷管的一端具有制头,另一端具有制尾,制头和制尾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支架与窗户固定,支架通过螺钉与窗户固定,制尾上具有拉珠,当拉珠拉动时,卷管发生旋转,带动窗帘布升降。为提高卷帘的遮光性能,通常是在卷帘的窗帘布(单层面料)上涂银,这种窗帘布所制的卷帘通常被叫做涂银卷帘,涂银卷帘成本低,遮光性能好,但是涂银层受紫外线长期照射容易老化,进而发生剥落的现象,尤其是受到折压时,折压处的涂银层尤其容易剥落,影响卷帘的外观效果和遮光效果,需要进行更换,因此涂银卷帘使用寿命较短。也有另外一种做法是将至少两层面料复合形成窗帘布,从而减少光线透过窗帘布的量,这种窗帘布所制的卷帘通常叫做复合卷帘,复合卷帘不存在涂银层剥落的现象,使用寿命较长,但遮光性能不如涂银卷帘,遮光性能还是较差,不适用于对遮光性要求很高的场合(如电影放映厅)。再就是复合卷帘面料层数多、成本较高;窗帘布厚、重量大,增加了窗户的承重,特别是安装在发泡砖砌成的窗户上时,易使发泡砖破损、发泡砖无法咬合螺钉,卷帘容易从窗户脱落。因此,现有的卷帘中,涂银卷帘虽然成本低、遮光性能好,但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复合卷帘虽然使用寿命长,但成本高、容易脱落和遮光性能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遮光卷帘。本技术既具有成本较低、遮光性能较好,又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不容易脱落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遮光卷帘,包括卷动机构,卷动机构上连接有窗帘布,窗帘布的正面依次设有第一涂层、第一胶层、第二涂层和第二胶层;第一涂层包括条状的第一涂银层和条状的第三胶层,第一涂银层和第三胶层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层包括条状的第二涂银层和条状的第四胶层,第二涂银层和第四胶层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银层位于第三胶层的上方,第二涂银层的宽度大于第三胶层的宽度。所述的窗帘布是单层面料的窗帘布。前述的高遮光卷帘中,所述窗帘布的背面设有平衡层。前述的高遮光卷帘中,所述平衡层由多条垂直于第一涂银层的平衡涂带组成,平衡涂带的宽度5-10mm、厚度0.1-0.15mm,平衡涂带之间的间距5-10mm。前述的高遮光卷帘中,所述第一涂银层和第二涂银层均为PA银胶涂层,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和第四胶层均为紫外吸收涂层。所述紫外吸收涂层是指紫外吸收涂料涂刷形成的涂层,紫外吸收涂料是指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PU涂料。前述的高遮光卷帘中,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0.04-0.07m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0.03-0.05m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0.04-0.7m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0.08-0.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改进涂银卷帘的窗帘布涂层结构,将单层面料上的涂银层分为上下两侧相错的结构,即第一涂银层和第二涂银层上下错开排布的结构,涂银层夹在胶层内,使涂银层老化产生粉末状后也不会剥落;胶层包括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和第四胶层,各层材质相同,层间结合强度高,不易发生层间剥离,材质可采用紫外线隔离涂料,减少紫外线对于涂银层和窗帘布的照射,延缓老化速度、提高卷帘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单层面料,相较于复合窗帘,成本较低、遮光性能较好,而且重量更轻,卷帘不容易从窗户脱落;采用复合涂层,相较于涂银窗帘而言,使用寿命较长。因此,本技术既具有成本较低、遮光性能较好,又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不容易脱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窗帘布悬挂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窗帘布悬挂状态下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窗帘布,2-第一涂层,21-第一涂银层,22-第三胶层,3-第一胶层,4-第二涂层,41-第二涂银层,42-第四胶层,5-第二胶层,6-平衡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高遮光卷帘,如图1所示,包括现有的卷动机构7,卷动机构7上连接有单层面料制成的窗帘布1,特点是,窗帘布1的正面依次设有第一涂层2、第一胶层3、第二涂层4和第二胶层5;第一涂层2包括条状的第一涂银层21和条状的第三胶层22,第一涂银层21和第三胶层2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层4包括条状的第二涂银层41和条状的第四胶层42,第二涂银层41和第四胶层4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银层41位于第三胶层22的上方,第二涂银层41的宽度大于第三胶层22的宽度。所述的窗帘布1为单层面料,所述窗帘布1的正面指的是窗帘布1朝向室外的面。所述窗帘布1的背面设有平衡层6。所述平衡层6由多条垂直于第一涂银层21的平衡涂带组成,平衡涂带的宽度8mm、厚度0.12mm,平衡涂带之间的间距8mm。平衡层6的作用是使窗帘布1正反两侧在水平方向上的应力相接近,防止窗帘布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卷边现象,提高卷帘的美观度。所述第一涂银层21和第二涂银层41均为PA银胶涂层,所述第一胶层3、第二胶层5、第三胶层22和第四胶层42均为紫外隔离涂层。紫外吸收涂层是指紫外吸收涂料涂刷形成的涂层,紫外吸收涂料是指含有UV-531型紫外线吸收剂的PU涂料。所述第一涂层2的厚度0.06mm,所述第一胶层3的厚度0.04mm,所述第二涂层4的厚度0.06mm,所述第二胶层5的厚度0.09mm。窗帘布1上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东莞市同盟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MCL系列精密涂布机,将PA银胶涂料刀涂于窗帘布1的正面,涂刷成长条状,涂刷厚度0.06mm、宽度1cm、间距0.8cm,干燥后形成第一涂银层21。b、在PU涂料中添加UV-531型紫外线吸收剂,搅拌均匀后得到紫外吸收涂料,将一部分紫外吸收涂料涂刷于第一涂银层21上,紫外吸收涂料进入到第一涂银层21之间的空隙,干燥后得到第三胶层22,位于第一涂银层21上方的紫外吸收涂料干燥后形成第一胶层3。c、将PA银胶涂料涂刷于第一胶层3上,涂刷成长条状,涂刷位置正对于第三胶层22的上方,涂刷厚度0.06mm、宽度1cm、间距0.8cm,干燥后形成第二涂银层41,d、将余下的紫外吸收涂料涂刷于第二涂银层41上,紫外吸收涂料进入到第二涂银层41之间的空隙,干燥后得到第四胶层42,位于第二涂银层41上方的紫外吸收涂料干燥后形成第二胶层5。e、将PU涂料涂刷于窗帘布1的背面,涂刷成长条状,干燥后形成平衡涂带,多条平衡涂带构成平衡层6,得到成品。本技术既具有成本较低、遮光性能较好,又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不容易脱落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遮光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卷动机构(7),卷动机构(7)上连接有窗帘布(1),窗帘布(1)的正面依次设有第一涂层(2)、第一胶层(3)、第二涂层(4)和第二胶层(5);第一涂层(2)包括条状的第一涂银层(21)和条状的第三胶层(22),第一涂银层(21)和第三胶层(2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层(4)包括条状的第二涂银层(41)和条状的第四胶层(42),第二涂银层(41)和第四胶层(4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银层(41)位于第三胶层(22)的上方,第二涂银层(41)的宽度大于第三胶层(22)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遮光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卷动机构(7),卷动机构(7)上连接有窗帘布(1),窗帘布(1)的正面依次设有第一涂层(2)、第一胶层(3)、第二涂层(4)和第二胶层(5);第一涂层(2)包括条状的第一涂银层(21)和条状的第三胶层(22),第一涂银层(21)和第三胶层(2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层(4)包括条状的第二涂银层(41)和条状的第四胶层(42),第二涂银层(41)和第四胶层(42)循环交替排布,第二涂银层(41)位于第三胶层(22)的上方,第二涂银层(41)的宽度大于第三胶层(22)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遮光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布(1)的背面设有平衡层(6)。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世典智能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