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8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控制杆和至少一根导向柱。上下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具有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用于穿入到模板内实现定位的控制杆螺纹连接下模具的顶板、转动连接上模具的顶板且设有轴向限位机构。滑动穿过下模具的顶板的导向柱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内,下端位于第一空腔内且具有起吊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取出是分段进行的,所以取出的阻力小于整个模具同时取出的阻力,降低了取出定型模具的难度。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内的导向柱滑动穿过下模具的顶板,这样在上模具被取出时,能够防止上模具与周边的混凝土产生周向旋转阻力。

Setting mold for reserved hole of top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
技术介绍
顶板的给水、排水、消防、采暖等洞口的施工一般是在木模板的需要预留洞口的位置设置定型模具,等顶板混凝土浇筑完,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将定型模具取出,形成预留洞。而定型模具的取出较为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旨在降低定型模具取出的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具有第一空腔,所述下模具的下端面用于与模板密封接触;上模具,具有第二空腔,位于下模具上方,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间距可调且相接触时接触面密封;控制杆,竖直设置且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控制杆与下模具的顶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与上模具的顶板转动连接且设有轴向限位机构,所述控制杆下端用于穿入到所述模板内实现定位;导向柱,至少一根,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控制杆平行,所述导向柱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内,下端位于第一空腔内,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具的顶板,所述导向柱下端设有起吊凸起。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密封垫密封。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的顶板上设有竖直向上的指示柱,所述上模具的顶板上开设有对应指示柱的观察孔。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后组合形成的竖向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位机构为固设于控制杆上的两个限位凸起,所述上模具的顶板位于两个限位凸起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设有自攻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的上端设有操作手柄。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的顶端穿设有起吊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下端均开口,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定于上模具的顶板,所述第二空腔内的导向柱上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的顶板与控制杆的螺纹连接处具有延伸螺纹连接长度的连接凸起。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需要被取出时,转动控制杆使控制杆上升,轴向限位机构便带动上模具上升,当起吊凸起与下模具的顶板接触后,停止转动控制杆,再向上拉动控制杆将整个定型模具取出,由于定型模具的取出是分段进行的,所以取出的阻力小于整个模具同时取出的阻力,降低了取出定型模具的难度。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内的导向柱滑动穿过下模具的顶板,这样在上模具被取出时,能够防止上模具与周边的混凝土产生周向旋转阻力,从而降低了取出上模具的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11、第二空腔;12、观察孔;2、下模具;21、第一空腔;22、连接凸起;3、控制杆;31、限位凸起;4、模板;5、导向柱;51、起吊凸起;6、密封垫;7、指示柱;8、操作手柄;9、起吊环;10、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进行说明。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包括下模具2、上模具1、控制杆3和导向柱5。下模具2具有第一空腔21,下模具2的下端面用于与模板4密封接触。模板4用于浇筑混凝土顶板,一般为木质材质。上模具1具有第二空腔11,位于下模具2上方,上模具1与下模具2间距可调且相接触时接触面密封。控制杆3竖直设置且穿过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11,控制杆3与下模具2的顶板通过螺纹连接,控制杆3可以通过螺纹的旋转上升或下降。控制杆3与上模具1的顶板转动连接且设有轴向限位机构,轴向限位机构可以使上模具1随控制杆3上升或下降。控制杆3下端用于穿入到模板4内实现定位。导向柱5至少一根,导向柱5与控制杆3平行,导向柱5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11内,下端位于第一空腔21内,导向柱5滑动穿过下模具2的顶板,导向柱5下端设有起吊凸起51。本定型模具的使用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下模具2不动,转动控制杆3使控制杆3下降,此时轴向限位机构控制上模具1下降,直至上模具1和下模具2贴合并将控制杆3的下端穿入到模板4内,停止转动控制杆3并开始浇筑混凝土顶板,当本定型模具需要被取出时,反向转动控制杆3使控制杆3上升,此时轴向限位机构控制上模具1上升直至起吊凸起51顶住下模具2的顶板,向上拽动控制杆3取出整个模具。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定型模具的取出是分段进行的,所以取出的阻力小于整个模具同时取出的阻力,降低了取出定型模具的难度;由于至少一根导向柱5滑动穿过下模具2的顶板,这样在上模具1被取出时,能够防止上模具1与周边的混凝土产生周向旋转阻力,从而降低了取出上模具1的难度。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密封垫6密封,密封垫6的设置可以防止混凝土进入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的缝隙,因为混凝土进入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的缝隙固化后会给本定型模具的取出带来困难。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下模具2的顶板上设有竖直向上的指示柱7,上模具1的顶板上开设有对应指示柱7的观察孔12,通过观察观察孔12和指示柱7的位置关系来确定上模具1是否下降到位,也就是密封垫6是否起到了密封作用。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当密封垫6被上模具1和下模具2压紧时,指示柱7的上端面与上模具1的顶板的上端面相平齐,这种结构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和操作。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上模具1和下模具2接触后组合形成的竖向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结构,这种结构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只要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便可以脱离与混凝土顶板的接触,降低了本定型模具被取出的难度。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了实现轴向限位机构对上模具1的轴向限位功能,轴向限位机构为固设于控制杆3上的两个限位凸起31,上模具1的顶板位于两个限位凸起31之间。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控制杆3的下端设有自攻螺纹,这样可以在控制杆3控制上模具1下降的过程中完成控制杆3的下端穿入模板4,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模具,具有第一空腔,所述下模具的下端面用于与模板密封接触;/n上模具,具有第二空腔,位于下模具上方,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间距可调且相接触时接触面密封;/n控制杆,竖直设置且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控制杆与下模具的顶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与上模具的顶板转动连接且设有轴向限位机构,所述控制杆下端用于穿入到所述模板内实现定位;/n导向柱,至少一根,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控制杆平行,所述导向柱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内,下端位于第一空腔内,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具的顶板,所述导向柱下端设有起吊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具,具有第一空腔,所述下模具的下端面用于与模板密封接触;
上模具,具有第二空腔,位于下模具上方,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间距可调且相接触时接触面密封;
控制杆,竖直设置且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控制杆与下模具的顶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与上模具的顶板转动连接且设有轴向限位机构,所述控制杆下端用于穿入到所述模板内实现定位;
导向柱,至少一根,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控制杆平行,所述导向柱上端固设于第二空腔内,下端位于第一空腔内,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具的顶板,所述导向柱下端设有起吊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密封垫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顶板上设有竖直向上的指示柱,所述上模具的顶板上开设有对应指示柱的观察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预留洞定型模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李金昊孙哲昊刘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