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打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45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打夯装置,其包括挖机本体,挖机本体包括动力臂,机械打夯装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连接于两个侧板下方之间的两个连接板、连接于连接板上的缓冲组件、连接于缓冲组件上的夯实板、连接于夯实板上方的振动件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上方之间且配合动力臂的两个连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管线沟槽打夯较为方便的特点。

Mechanical ram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打夯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打夯装置。
技术介绍
挖机又称挖掘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铲斗的挖掘力主要由挖机的动力臂提供,铲斗连接于动力臂的端部,在动力臂的端部一般会设置两根连接杆,铲斗上对应开设有四个孔,安装时连接杆的端部插入对应的孔中,动力臂各部件配合就能实现铲斗的前后摆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1799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挖机平滑开挖的挖机斗套,其上的轴孔(参考附图)就可以配合动力臂上连接杆的安装。打夯机是一种用于夯实的机械,多用于建筑工程中对地基、管线沟槽底部的夯实。打夯机分为火力夯、蛙式夯和立式打夯机等。现有打夯机在使用时,当要对管线沟槽底部进行夯实时,要使用吊机等设备先将打夯机吊到管线沟槽中,然后由工作人员进去操作打夯机,打夯结束后再将打夯机吊出,因为管线沟槽深度较深且宽度较窄,工作人员在里面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打夯装置,它具有对管线沟槽打夯较为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打夯装置,包括挖机本体,挖机本体包括动力臂,机械打夯装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连接于两个侧板下方之间的两个连接板、连接于连接板上的缓冲组件、连接于缓冲组件上的夯实板、连接于夯实板上方的振动件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上方之间且配合动力臂的两个连接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连接轴连接在动力臂端部,开动挖机本体将夯实部件放入管线沟槽底部,然后开启振动件,振动件将振动传递至夯实板上,缓冲组件能给予夯实板上下运动的空间,随着夯实板的上下运动,地面被夯实;挖机本体不断调整夯实部位,最终可以完成管线沟槽底部的夯实工作。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中机械打夯装置在使用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下到管线沟槽底部进行操作,使用更为方便;而且夯实部件的放入和取出都有挖机本体进行,不需要吊机配合,使用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夯实板上表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沿夯实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其板面与夯实板的板面垂直,振动件固定在两个竖板上且其轴线与竖板长度方向垂直,振动件位于夯实板的中部,两个连接轴的轴线与夯实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两者沿夯实板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的设置以及振动件位置和方向的设置,使得振动件能将振动力通过竖板集中传递到夯实板上,使得夯实板的施力更为集中,夯实效果更好;连接轴位置和方向的设置使得动力臂更容易将夯实板放入管线沟槽底部,而且在使用时挖机本体可以跨在管线沟槽上,也即两条履带分别位于管线沟槽两侧,然后沿着管线沟槽长度方向移动,夯实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于竖板端部且与连接板端部对应的固定挡板、固定于固定挡板上且穿出连接板的导向筒、套设于导向筒上且位于固定挡板和连接板之间的弹簧以及固定于导向筒端部的限位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动力臂吊起侧板,连接板和限位挡板贴合,固定挡板和限位挡板之间的间距就是夯实板能够上下振动的幅度;当然动力臂也可以下放侧板,减少固定板和限位挡板之间的间距,也即夯实板的振动幅度,这时可以降低夯实的力度,具体按照现场需求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竖板上对应振动件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嵌槽,振动件嵌入嵌槽中且通过螺栓与竖板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振动件能更好的将振动力传递至竖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振动件外周上对应嵌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垫圈,垫圈垫在振动件和嵌槽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圈能减少反震力对振动件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可以提升两个侧板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轴肩部且另一端设置有螺纹部,两块侧板上开设有供连接轴穿入的孔,在螺纹部上配合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螺母拆下,再将连接轴穿过动力臂端部的套筒并插入侧板上的孔中,然后拧上螺母,安装就可以完成,安装较为方便;反之,可以完成拆卸,拆卸也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连接轴上还配合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垫在螺母和侧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可以避免螺母松动,也可以保护螺纹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中机械打夯装置在使用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下到管线沟槽底部进行操作,使用更为方便,而且夯实部件的放入和取出都有挖机本体进行,不需要吊机配合,使用更为方便;2.设置竖板,使得振动件能将振动力通过竖板集中传递到夯实板上,使得夯实板的施力更为集中,夯实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机械打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械打夯装置中省去挖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挖机本体;10、动力臂;2、侧板;3、连接板;4、缓冲组件;40、固定挡板;41、导向筒;42、弹簧;43、限位挡板;5、竖板;50、垫圈;6、夯实板;7、振动件;8、加强板;9、连接轴;90、轴肩部;91、螺纹部;92、橡胶垫片;9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图2,一种机械打夯装置,包括挖机本体1,挖机本体1包括动力臂10,机械打夯装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连接于两个侧板2下方之间的两个连接板3、连接于连接板3上的缓冲组件4、连接于缓冲组件4上的夯实板6、连接于夯实板6上方的振动件7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2上方之间且配合动力臂10的两个连接轴9。使用时,将连接轴9连接在动力臂10端部,开动挖机本体1将夯实部件放入管线沟槽底部,然后开启振动件7,振动件7将振动传递至夯实板6上,缓冲组件4能给予夯实板6上下运动的空间,随着夯实板6的上下运动,地面被夯实;挖机本体1不断调整夯实部位,最终可以完成管线沟槽底部的夯实工作。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中机械打夯装置在使用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下到管线沟槽底部进行操作,使用更为方便;而且夯实部件的放入和取出都有挖机本体1进行,不需要吊机配合,使用更为方便。在夯实板6上表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竖板5,两个竖板5沿夯实板6长度方向设置且其板面与夯实板6的板面垂直,振动件7固定在两个竖板5上且其轴线与竖板5长度方向垂直,振动件7位于夯实板6的中部,两个连接轴9的轴线与夯实板6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两者沿夯实板6长度方向设置。竖板5的设置以及振动件7位置和方向的设置,使得振动件7能将振动力通过竖板5集中传递到夯实板6上,使得夯实板6的施力更为集中,夯实效果更好;连接轴9位置和方向的设置使得动力臂10更容易将夯实板6放入管线沟槽底部,而且在使用时挖机本体1可以跨在管线沟槽上,也即两条履带分别位于管线沟槽两侧,然后沿着管线沟槽长度方向移动,夯实更为方便。在竖板5上对应振动件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打夯装置,包括挖机本体(1),挖机本体(1)包括动力臂(10),其特征在于:机械打夯装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连接于两个侧板(2)下方之间的两个连接板(3)、连接于连接板(3)上的缓冲组件(4)、连接于缓冲组件(4)上的夯实板(6)、连接于夯实板(6)上方的振动件(7)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2)上方之间且配合动力臂(10)的两个连接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打夯装置,包括挖机本体(1),挖机本体(1)包括动力臂(10),其特征在于:机械打夯装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连接于两个侧板(2)下方之间的两个连接板(3)、连接于连接板(3)上的缓冲组件(4)、连接于缓冲组件(4)上的夯实板(6)、连接于夯实板(6)上方的振动件(7)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2)上方之间且配合动力臂(10)的两个连接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夯实板(6)上表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竖板(5),两个竖板(5)沿夯实板(6)长度方向设置且其板面与夯实板(6)的板面垂直,振动件(7)固定在两个竖板(5)上且其轴线与竖板(5)长度方向垂直,振动件(7)位于夯实板(6)的中部,两个连接轴(9)的轴线与夯实板(6)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两者沿夯实板(6)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组件(4)包括固定于竖板(5)端部且与连接板(3)端部对应的固定挡板(40)、固定于固定挡板(40)上且穿出连接板(3)的导向筒(41)、套设于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浩张志伟贺志伟王海跃李铭苏矿源贾明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