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和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0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起重机用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和起重机,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包括:桅杆,第一端用于铰接在所述起重机的机体上;拉板,铰接在所述桅杆的第二端;限位结构,设在所述桅杆和/或所述拉板上;其中,所述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具有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限制所述拉板相对于所述桅杆沿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解除对所述拉板相对于所述桅杆的转动限制。提供一种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能够在运输时稳定性高,工作时灵活高效。

Combined structure of mast and pull plate and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和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和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吊装构件的大型化发展及吊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起重机的吨位逐步增加,逐步向大型化和多样化发展。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作为履带起重机变幅系统的重要承载结构件在起重机中的应用广泛。随着起重机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尺寸结构也越来越大,对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工作时的高效性和运输时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能够在运输时稳定性高,工作时灵活高效。在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起重机。本技术在一个方面公开一种起重机用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包括:桅杆,第一端用于铰接在所述起重机的机体上;拉板,铰接在所述桅杆的第二端;限位结构,设在所述桅杆和/或所述拉板上;其中,所述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具有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限制所述拉板相对于所述桅杆沿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解除对所述拉板相对于所述桅杆的转动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桅杆上的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拉板上的第二连接部和连接件;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孔或第一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孔或第二槽,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的限位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U型槽,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限位轴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U型槽的槽底相配合,所述拉板从在所述运输状态所处的位置沿与所述U型槽限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拉板可带动所述限位轴从所述U型槽的开口转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桅杆上设有U型折弯板,所述U型折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桅杆的本体连接,所述U型槽设于所述U型折弯板的中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孔,所述限位轴与所述第二孔间隙配合,所述限位轴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轴相配合的卡子,所述卡子用于阻止所述限位轴与所述第二孔脱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螺纹孔,所述限位轴包括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杆。本技术在另一个方面公开一种起重机,包括所述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所述桅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包括可移动平台和承载于且铰接于所述可移动平台上的起升主臂,所述拉板用于与所述起升主臂的起升端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为履带式起重机,所述可移动平台为履带式底盘。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在运输状态限制拉板相对于桅杆沿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在工作状态解除转动限制,从而能够实现该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在运输时的稳定以及在工作时的灵活高效。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应用有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起重机,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应用有本技术实施例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A部的俯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B部限位轴朝向桅杆安装时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所示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的B部限位轴背向桅杆安装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起重机上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包括桅杆1、拉板2和限位结构。桅杆1的第一端用于铰接在起重机的机体上;拉板2铰接在桅杆1的第二端;限位结构设在桅杆1和/或拉板2上;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具有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在运输状态,限位结构至少限制拉板2相对于桅杆1沿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在工作状态,限位结构解除对拉板2相对于桅杆1的转动限制。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可以用于起重机的变幅系统中,如图1所示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起重臂架的一端以及桅杆1的一端与起重机的转台铰接,桅杆1另一端铰接滑轮和拉板2,并通过拉板2连接其他拉板最终连接起重臂架的另一端,滑轮上缠绕变幅绳索,变幅绳索连接变幅卷扬,通过变幅卷扬拉动变幅绳索可以带动桅杆1转动,从而通过拉板1带动起重臂架转动,从而实现起重臂架的变幅。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还可用于起拉其他物体,例如当起重机上设有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用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桅杆(1),第一端用于铰接在所述起重机的机体上;/n拉板(2),铰接在所述桅杆(1)的第二端;/n限位结构,设在所述桅杆(1)和/或所述拉板(2)上;/n其中,所述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具有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限制所述拉板(2)相对于所述桅杆(1)沿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解除对所述拉板(2)相对于所述桅杆(1)的转动限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用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桅杆(1),第一端用于铰接在所述起重机的机体上;
拉板(2),铰接在所述桅杆(1)的第二端;
限位结构,设在所述桅杆(1)和/或所述拉板(2)上;
其中,所述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具有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限制所述拉板(2)相对于所述桅杆(1)沿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解除对所述拉板(2)相对于所述桅杆(1)的转动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桅杆(1)上的第一连接部(31)、设在所述拉板(2)上的第二连接部(32)和连接件(33);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连接件(3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连接;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连接件(3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32)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包括第一孔或第一槽,所述第二连接部(32)包括第二孔或第二槽,所述连接件(33)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相配合的限位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桅杆和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包括U型槽,在所述运输状态,所述限位轴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崔丹丹刘喜青孙影余钦伟尹巧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