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32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主壳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出气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电器模块,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电器模块的工作区域朝向主壳体的第一端设置;导风部,导风部位于第一腔体内,以使气体在导风部的作用下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后进入第一腔体内,并经过导风部的导风由第一出气口排出;过滤部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使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内的气体经过过滤部件的过滤作用后进入第一腔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内的空气净化器占用空间较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前社会中,用户对于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新鲜空气,考虑到外界空气质量的不可预估性,空气净化器就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家用生活电器。在驾驶汽车时,由于车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动存在困难,也就需要针对其开发专用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然而,现阶段市场上的车载空气净化器都是在二次开发之后添加在汽车驾驶舱的。这种布置一则破坏车内环境布置美观性,二则若加装固定不牢靠就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内的空气净化器占用空间较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主壳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为环形腔体,第二腔体绕第一腔体设置;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出气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电器模块,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电器模块的工作区域朝向主壳体的第一端设置;导风部,导风部位于第一腔体内,以使气体在导风部的作用下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后进入第一腔体内,并经过导风部的导风由第一出气口排出;过滤部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使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内的气体经过过滤部件的过滤作用后进入第一腔体。进一步地,电器模块为行车记录仪或汽车仪表盘或灯具。进一步地,过滤部件为过滤网,过滤网为环形结构,过滤网与第二腔体相配适,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腔体内。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收集板,太阳能收集板设置在主壳体上且位于主壳体的外侧;其中,太阳能收集板与电器模块和导风部均连接,以向电器模块和导风部供电。进一步地,主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前盖板和后盖板,壳体侧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前盖板设置在壳体侧壁的第一安装端,后盖板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侧壁的第二安装端。进一步地,太阳能收集板设置在后盖板上。进一步地,前盖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玻璃罩,玻璃罩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处,电器模块的工作区域与玻璃罩相配适,玻璃罩盖设在电器模块的工作区域上。进一步地,第一出气口为多个,多个第一出气口间隔设置在前盖板上。进一步地,前盖板上设置有出气口组件,出气口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出气口,多个第一出气口沿第一安装孔的径向间隔设置;其中,各个第一出气口为条形孔。进一步地,出气口组件为多个,多个出气口组件绕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地,第一进气口为多个,多个第一进气口间隔设置在壳体侧壁上。进一步地,主壳体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壳体侧壁的内侧,第一隔板为环状结构,第二隔板均为锥状结构,第二隔板的大开口端与壳体侧壁连接,第二隔板的小开口端与第一隔板连接;其中,壳体侧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共同围成第二腔体,前盖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共同围成第一腔体。进一步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设置在第二隔板远离前盖板的一侧,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连通孔连通。进一步地,第一连通孔为多个,多个第一连通孔绕第一隔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主壳体还包括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三隔板的外边缘与第二隔板的小开口端的内边缘相配适,第三隔板的外边缘与第二隔板的小开口端连接;其中,第三隔板上开设有容纳孔,导风部包括连接部和导风主体,导风主体和连接部连接,导风主体插设在容纳孔内,连接部与电器模块连接,以使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以使第一导风通道内的气体在导风部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导风通道,并由第一出气口排出。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用于车辆的舱内,通过将电器模块、导风部和过滤部件均设置在主壳体内,可以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又将空气净化功能与电器模块集成在一起,不仅提高了车舱内空气质量,提升驾驶员驾驶体验;还不会增加多余的空气净化器摆放空间,避免车舱内物品摆放过多,造成安全隐患及舒适性体验;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操作性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图3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内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主壳体;11、第一进气口;12、第一出气口;13、第一腔体;131、第一导风通道;132、第二导风通道;14、第二腔体;15、壳体侧壁;16、前盖板;161、第一安装孔;162、出气口组件;17、后盖板;20、电器模块;30、导风部;31、连接部;32、导风主体;40、过滤部件;50、太阳能收集板;60、玻璃罩;70、第一隔板;71、第一连通孔;80、第二隔板;90、第三隔板;91、容纳孔;100、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主壳体10,主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主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气口12,主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连通,第二腔体14为环形腔体,第二腔体14绕第一腔体13设置;第一进气口11与第二腔体14连通,第一出气口12与第一腔体13连通;电器模块20,设置在第一腔体13内,电器模块20的工作区域朝向主壳体10的第一端设置;导风部30,导风部30位于第一腔体13内,以使气体在导风部30的作用下由第一进气口11进入第二腔体14后进入第一腔体13内,并经过导风部30的导风由第一出气口12排出;过滤部件40,设置在第二腔体14内,以使由第一进气口11进入第二腔体14内的气体经过过滤部件40的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气口(12),所述主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所述第一腔体(13)与所述第二腔体(14)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4)为环形腔体,所述第二腔体(14)绕所述第一腔体(13)设置;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所述第二腔体(14)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12)与所述第一腔体(13)连通;/n电器模块(2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3)内,所述电器模块(20)的工作区域朝向所述主壳体(10)的第一端设置;/n导风部(30),所述导风部(30)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3)内,以使气体在所述导风部(30)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进气口(1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14)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3)内,并经过所述导风部(30)的导风由所述第一出气口(12)排出;/n过滤部件(4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以使由所述第一进气口(1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14)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过滤部件(40)的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气口(12),所述主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所述第一腔体(13)与所述第二腔体(14)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4)为环形腔体,所述第二腔体(14)绕所述第一腔体(13)设置;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所述第二腔体(14)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12)与所述第一腔体(13)连通;
电器模块(2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3)内,所述电器模块(20)的工作区域朝向所述主壳体(10)的第一端设置;
导风部(30),所述导风部(30)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3)内,以使气体在所述导风部(30)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进气口(1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14)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3)内,并经过所述导风部(30)的导风由所述第一出气口(12)排出;
过滤部件(4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以使由所述第一进气口(1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14)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过滤部件(40)的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模块(20)为行车记录仪或汽车仪表盘或灯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40)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环形结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腔体(14)相配适,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太阳能收集板(50),所述太阳能收集板(50)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上且位于所述主壳体(10)的外侧;其中,所述太阳能收集板(50)与所述电器模块(20)和所述导风部(30)均连接,以向所述电器模块(20)和所述导风部(30)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包括壳体侧壁(15)、前盖板(16)和后盖板(17),所述壳体侧壁(15)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前盖板(16)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15)的第一安装端,所述后盖板(1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15)的第二安装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板(50)设置在所述后盖板(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16)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61);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玻璃罩(60),所述玻璃罩(6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61)处,所述电器模块(20)的工作区域与所述玻璃罩(60)相配适,所述玻璃罩(60)盖设在所述电器模块(20)的工作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汉兵赵琛潘海元李泳樺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