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10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0:07
一种新型伞,包括中棒、安装在中棒上的伞架以及固定在伞架上的伞布,所述伞布外边缘固定有伞珠,所述伞架包括上盘、中盘以及多组伞骨架;所述伞骨架包括伞骨以及撑杆;所述伞布由整布裁切而成;所述伞骨包括弹性撑骨以及连接弹性撑骨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上盘铰接;所述弹性撑骨外端连接相对应的伞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伞布采用整布裁切而成,其使用久后不易漏水,且不需要人工多块布缝接,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撑骨采用弹性撑骨,从而更容易适应整布裁切的伞布。

A new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伞。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伞架其伞骨基本都采用其硬度较大的伞骨(常见的有钢骨),而为了适应该伞骨,其伞布在制作中一直采用多块布拼接而成(直到现在也一直采用多块布拼接而成),其使用久后容易漏水,且采用人工缝接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采用弹性撑骨且伞布由整布裁切而成的新型伞及其制作工艺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新型伞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中棒、安装在中棒上的伞架以及固定在伞架上的伞布,所述伞布外边缘固定有伞珠,所述伞架包括上盘、中盘以及多组伞骨架;所述上盘固定于中棒上端;所述中盘滑动连接于中棒上;所述伞骨架包括伞骨以及撑杆;所述撑杆一端铰接中盘另一端铰接于伞骨中部;所述伞骨一端与上盘铰接,另一端与伞珠连接,所述伞布由整布裁切而成;所述伞骨包括弹性撑骨以及连接弹性撑骨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上盘铰接;所述弹性撑骨外端连接相对应的伞珠。所述弹性撑骨为纤维伞骨。所述伞骨包括两根弹性撑骨;所述伞骨中部固定有将两根弹性撑骨中部连接起来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撑杆铰接。还包括下盘以及撑套;所述下盘滑动连接于中棒上;所述中盘位于下盘与上盘之间;所述撑套包括弹性杆以及与弹性杆连接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一端与撑杆连接,另一端与中盘铰接;所述弹性杆一端与下盘铰接,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套外端;所述下盘与中盘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于中棒上。所述伞骨架一共为8组且均匀分布于中棒上,相对应的伞珠一共16个且均匀分布在伞布的外边缘上。所述伞布外边缘包有包边。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伞布采用整布裁切而成,其使用久后不易漏水,且不需要人工多块布缝接,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撑骨采用弹性撑骨,从而更容易适应整布裁切的伞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伞撑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B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伞闭伞时的结构示意图(未画伞布);图5是图4的C部放大图;图6是撑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参阅图1至图6。一种新型伞,包括中棒1、安装在中棒1上的伞架以及固定在伞架上的伞布2,所述伞布2外边缘固定有伞珠6,所述伞架包括上盘3、中盘4以及多组伞骨架;所述上盘3固定于中棒1上端;所述中盘4滑动连接于中棒1上;所述伞骨架包括伞骨以及撑杆5;所述撑杆5一端铰接中盘4另一端铰接于伞骨中部;所述伞骨一端与上盘3铰接,另一端与伞珠6连接,所述伞布2由整布裁切而成;所述伞骨包括弹性撑骨7以及连接弹性撑骨7的铰接件8;所述铰接件8与上盘3铰接;所述弹性撑骨7外端连接相对应的伞珠6。具体的,所述弹性撑骨7为纤维伞骨。具体的,所述伞骨包括两根弹性撑骨7;所述伞骨中部固定有将两根弹性撑骨7中部连接起来的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与撑杆5铰接。具体的,还包括下盘9以及撑套;所述下盘9滑动连接于中棒1上;所述中盘4位于下盘9与上盘3之间;所述撑套包括弹性杆10以及与弹性杆10连接的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一端与撑杆5连接,另一端与中盘4铰接;所述弹性杆10一端与下盘9铰接,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套11外端;所述下盘9与中盘4之间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套于中棒1上。具体的,所述伞骨架一共为8组且均匀分布于中棒上,相对应的伞珠6一共16个且均匀分布在伞布2的外边缘上。具体的,伞布2在安装好后,采用热风枪对伞布2吹热定型,使伞布2撑开时更加平整。具体的,所述伞布2外边缘包有包边21。使用说明:本技术弹性撑骨7与铰接件8可以采用一体成型,也可以将弹性撑骨7固定于铰接件8上;当伞闭合时(参考图5),中盘4与下盘9间距变小,弹簧12压缩,下盘9底部卡扣于伞柄22上;当伞打开时(参考图1至图3),按压按钮23,下盘9从伞柄22上脱离开来,而这时弹簧12恢复其原来形状,使中盘4与下盘9间距变大,带动弹性撑骨7、撑杆5以及撑套成撑伞状态,弹性撑骨7长度因比上盘3到伞珠6的直线距离要长,因此当伞撑开时,弹性撑骨7其位于固定套13后侧的后半段弯曲,而也因这样伞布2被撑的很饱满(参考图1),伞布2的撑开效果较好,伞骨采用双弹性撑骨7其弹簧撑骨7末端直接插接或固定于伞珠6上即可,其伞骨不需要与伞布2缝接即可达到撑开饱满的效果,从而省去了现有伞骨缝接伞布2的步骤,工作效率提高。本技术伞布2由整布裁切而成,相对于现有的多块拼接在使用上更不容易漏水,且在人工上省去了缝接这一过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而撑骨7采用弹性撑骨,通过弹性撑骨取代了现有的刚性撑骨,因此伞布2不需要因为撑骨为刚性而只能通过伞布2拼接的方式去适应撑骨,本技术直接通过撑骨自身带有的弹性可以适配伞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伞,包括中棒(1)、安装在中棒(1)上的伞架以及固定在伞架上的伞布(2),所述伞布(2)外边缘固定有伞珠(6),所述伞架包括上盘(3)、中盘(4)以及多组伞骨架;所述上盘(3)固定于中棒(1)上端;所述中盘(4)滑动连接于中棒(1)上;所述伞骨架包括伞骨以及撑杆(5);所述撑杆(5)一端铰接中盘(4)另一端铰接于伞骨中部;所述伞骨一端与上盘(3)铰接,另一端与伞珠(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2)由整布裁切而成;所述伞骨包括弹性撑骨(7)以及连接弹性撑骨(7)的铰接件(8);所述铰接件(8)与上盘(3)铰接;所述弹性撑骨(7)外端连接相对应的伞珠(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伞,包括中棒(1)、安装在中棒(1)上的伞架以及固定在伞架上的伞布(2),所述伞布(2)外边缘固定有伞珠(6),所述伞架包括上盘(3)、中盘(4)以及多组伞骨架;所述上盘(3)固定于中棒(1)上端;所述中盘(4)滑动连接于中棒(1)上;所述伞骨架包括伞骨以及撑杆(5);所述撑杆(5)一端铰接中盘(4)另一端铰接于伞骨中部;所述伞骨一端与上盘(3)铰接,另一端与伞珠(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2)由整布裁切而成;所述伞骨包括弹性撑骨(7)以及连接弹性撑骨(7)的铰接件(8);所述铰接件(8)与上盘(3)铰接;所述弹性撑骨(7)外端连接相对应的伞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撑骨(7)为纤维伞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包括两根弹性撑骨(7);所述伞骨中部固定有将两根弹性撑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波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雄鑫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