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9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恰当进行供电的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线束(WH)的电气连接箱(100)所应用的供电端子结构(1)的特征在于,具备:供电端子(2),其被增压器电缆(200)的夹具部(201)夹持而导通;以及支承壁部(4),在供电端子(2)被夹具部(201)夹持的状态下,该支承壁部(4)抵接在夹具部(201)的延伸方向的侧面(202b)侧,使该夹具部(201)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201)。根据该结构,供电端子结构(1)、电气连接箱(100)以及线束(WH)能够恰当地进行供电。

Power supply terminal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的线束等所应用的现有的供电端子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增压器电缆保持结构,该增压器电缆保持结构具有成为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的部分的夹持连接部。该夹持连接部具备救援端子部以及树脂制端子支承部。救援端子部在绝缘树脂制的结构主体部呈板状突出设置。树脂制端子支承部以表面与该救援端子部重合的方式在结构主体部呈板状突出设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257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对于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增压器电缆保持结构,例如,期待一种结构,其即使在救援端子部的附近存在干涉物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将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与救援端子部连接并供电。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恰当进行供电的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供电端子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而导通;以及支承壁部,在所述供电端子被所述夹具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支承壁部抵接在所述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侧面侧,使该夹具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另外,基于上述供电端子结构,能够设置成:具备抵接壁部,在将所述夹具部支承在所述支承壁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壁部抵接在该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面侧,对该夹具部进行定位。此外,基于上述供电端子结构,能够设置成:具备夹持壁部,所述夹持壁部与所述供电端子一同被所述夹具部夹持,所述夹持壁部具有供所述夹具部的爪部卡定的卡定肋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特征在于,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在内部容纳电子部件;以及供电端子结构,所述供电端子结构被容纳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所述供电端子结构具备: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而导通;以及支承壁部,在所述供电端子被所述夹具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支承壁部抵接在所述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侧面侧,使该夹具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以及电气连接箱,所述电气连接箱具备在内部容纳与所述布线材料电连接的电子部件的框体及容纳在所述框体的内部的供电端子结构,所述供电端子结构具备: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而导通;以及支承壁部,在所述供电端子被所述夹具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支承壁部抵接在所述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侧面侧,使该夹具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中,在供电端子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的状态下,支承壁部抵接在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侧面侧。根据该结构,在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中,能够利用该支承壁部使夹具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由此,在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中,例如即使在夹具部无法从铅垂方向的上侧连接供电端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夹具部以倾斜的姿势支承于供电端子。作为其结果,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能够确保供电端子与夹具部的恰当的连接状态,因此能够恰当地进行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概要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概要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中的供电端子结构的概要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中的供电端子结构的概要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中的供电端子结构的概要结构的部分侧视图。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中的供电端子结构的卡定肋部与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的位置关系的部分立体图。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中的供电端子结构的卡定肋部与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的位置关系的部分立体图。符号说明1:供电端子结构2:供电端子2a:倾斜面3:夹持壁部3a:倾斜面4:支承壁部4a:支承面5:抵接壁部5a:定位面31、31a、31b、31c:卡定肋部100:电气连接箱101:电子部件102:框体200:增压器电缆201:夹具部202a:爪部202c:前端面202b:侧面W:布线材料WH:线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下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替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此外,以下说明的图1用双点划线省略地示出电子部件的一部分、布线材料、顶盖、底盖,其他图中省略了电子部件、布线材料、顶盖、底盖的图示本身。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彼此交叉的第1方向、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中,将第1方向称为“高度方向X”,将第2方向称为“第1宽度方向Y”,将第3方向称为“第2宽度方向Z”。在此,高度方向X、第1宽度方向Y与第2宽度方向Z彼此正交(交叉)。典型而言,在线束搭载在车辆而该车辆位于水平面的状态下,高度方向X沿着铅垂方向,第1宽度方向Y、第2宽度方向Z沿着水平方向。高度方向X典型而言相当于构成框体的框架、顶盖、以及底盖的层叠方向。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只要没有另外说明,都作为各部互相组装且供电端子结构、电气连接箱、线束搭载于车辆并且该车辆位于水平面的状态的方向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图1、图2示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端子结构1应用于汽车等车辆所搭载的电气连接箱100,在从车外的电力供给源对车辆的电池充电时使用。此处,车外的电力供给源例如是指作为救援车的其他车辆的电源、充电器、发电机等。电气连接箱100是搭载于车辆,且组装在线束WH的装置。线束WH例如是这样的部件:为了车辆所搭载的各设备间的连接,使电源供给、信号通信所使用的多条布线材料W成捆而制成集合部件,通过连接器等将多条布线材料W与各设备连接。线束WH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W以及与布线材料W电连接的电气连接箱100。布线材料W例如由金属棒、电线、电线束等构成。金属棒例如是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将具有导电性的棒状部件的外侧覆盖而成的部件。电线是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将由多个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裸线形成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覆盖而成的部件。电线束是将该电线束合而成的部件。线束WH将多条布线材料W束合汇集,并且经由在束合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的连接器等与电气连接箱100电连接。线束WH除此以外还可以包含索环、保护器、外包装材料、固定件等。电气连接箱100将连接器、保险丝、继电器、电容、分支部、IPS(IntelligentPowerSwitch,智能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n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而导通;以及/n支承壁部,在所述供电端子被所述夹具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支承壁部抵接在所述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侧面侧,使该夹具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1 JP 2018-1548781.一种供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被增压器电缆的夹具部夹持而导通;以及
支承壁部,在所述供电端子被所述夹具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支承壁部抵接在所述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侧面侧,使该夹具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倾斜并支承该夹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抵接壁部,在将所述夹具部支承在所述支承壁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壁部抵接在该夹具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面侧,对该夹具部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夹持壁部,所述夹持壁部与所述供电端子一同被所述夹具部夹持,
所述夹持壁部具有供所述夹具部的爪部卡定的卡定肋部。


4.一种电气连接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井悦朗大木隆史野垣崇央藤田直堤洸贵冈本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