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34426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及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阀杆(3)外套一个滑套(4),滑套(4)一端设有与阀口(8)内径相同的滑套孔(7);击发时,当阀杆(3)端部的密封圈(1)从阀口(8)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孔(7),然后阀杆(3)和滑套(4)同步向气室(10)方向移动,脱离阀口(8)的端面(11)击发声源控制阀;由于整个击发过程密封圈(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止高压气体将密封圈(1)从阀杆(3)端部的密封槽内挤出或吹断。本发明专利技术阀杆上的密封圈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解决了密封圈从阀杆密封槽内脱出的问题,提高了仪器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A method and structure to prevent the stem seal ring from falling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及结构,属于油井液面深度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井口连接器是油田采油工艺中用于油井液面测试的发声和接收声波的装置。通过对声波的接收处理可以计算出油井液面的深度,其井口连接器中产生声波的机构为声源控制阀。声源控制阀通过阀杆将气室和套管气隔离,测试时打开阀杆的限位拉杆,阀杆在弹簧力和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轴向移动,利用气室和套管的压力差发出脉冲声音信号。常规油井套压的压力范围为(0~10MPa)。声源控制阀的阀杆普遍采用密封圈密封,声源控制阀击发时,阀杆快速从阀口内移出。当套管气压力超过5MPa放气击发时,阀杆上的密封圈从密封槽内脱落;当压力更高时密封圈甚至断裂,导致阀杆无法复位和密封,使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及结构,以解决密封圈从阀杆密封槽内脱出的问题,并提高仪器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阀杆外套一个滑套,滑套一端设有与阀口内径相同的滑套孔;击发时,当阀杆端部的密封圈从阀口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孔,然后阀杆和滑套同步向气室方向移动,脱离阀口端面击发声源控制阀;由于整个击发过程密封圈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止高压气体将密封圈从阀杆端部的密封槽内挤出或吹断。根据上述方法构成并用于上述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结构,包括阀杆,阀杆前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阀杆外套有滑套;滑套前端设有滑套孔,阀杆前端的密封圈穿过滑套孔伸入接头的阀口内;滑套上设有腰形孔;阀杆上设有销钉,销钉与滑套上的腰形孔滑动连接;阀杆与滑套之间设有弹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阀杆上的密封圈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解决了密封圈从阀杆密封槽内脱出的问题,提高了仪器的适用性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位置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应用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密封圈、2-接头、3-阀杆、4-滑套、5-弹簧、6-销钉、7-滑套孔、8-阀口、9-腰形孔、10-气室、11-阀口端面、12-现有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是在阀杆3外套一个滑套4,滑套4一端设有与阀口8内径相同的滑套孔7;击发时,当阀杆3端部的密封圈1从阀口8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孔7,然后阀杆3和滑套4同步向气室10方向移动,脱离阀口端面11击发声源控制阀;由于整个击发过程密封圈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止高压气体将密封圈1从阀杆3端部的密封槽内挤出或吹断。根据上述方法构成并用于上述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阀杆3,阀杆3前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1;阀杆3外套有滑套4;滑套4前端设有滑套孔7,阀杆3前端的密封圈1穿过滑套孔7伸入接头2的阀口8内;滑套4上设有腰形孔9;阀杆3上设有销钉6,销钉6与滑套4上的腰形孔9滑动连接;阀杆3与滑套4之间设有弹簧5。实施例本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现有的声源控制阀如图3所示。声源控制阀通过现有阀杆12将气室10与接头2前端的套管气隔离。测试时打开现有阀杆12的限位拉杆(图中未示出),现有阀杆12在弹簧力和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轴向移动,利用气室10和套管的压力差发出脉冲声音信号。常规油井套压的压力范围为(0~10MPa)。声源控制阀的阀杆普遍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声源控制阀击发时,阀杆快速从阀口内移出。当套管气压力超过5MPa放气击发时,阀杆上的O形密封圈从密封槽内脱落;当压力更高时O形密封圈甚至断裂,导致阀杆无法复位和密封,使仪器无法正常工作。本例改进后的声源控制阀如图1和图2所示。改进方法是在阀杆3外套一个滑套4,滑套4一端设有与阀口8内径相同的滑套孔7;击发时,当阀杆3端部的密封圈1(仍采用现有的O形密封圈,后述的密封圈均指O形密封圈)从阀口8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孔7,然后阀杆3和滑套4同步向气室10方向移动,脱离阀口端面11击发声源控制阀;由于整个击发过程密封圈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止高压气体将密封圈1从阀杆3端部的密封槽内挤出或吹断。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阀杆3,阀杆3前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1;阀杆3外套有滑套4;滑套4前端设有滑套孔7,阀杆3前端的密封圈1穿过滑套孔7伸入接头2的阀口8内;滑套4上设有腰形孔9;阀杆3上设有销钉6,销钉6与滑套4上的腰形孔9滑动连接;阀杆3与滑套4之间设有弹簧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首先将弹簧5放入滑套4内,再将阀杆3设有密封圈1的端穿过弹簧5和滑套4的滑套孔7。旋转阀杆3使阀杆3上的销钉孔与滑套4上的腰形孔9对齐,然后将销钉6穿过滑套4上的腰形孔9和阀杆3上的销钉孔。使阀杆3可以在滑套4内轴向滑动。滑动行程由腰形孔9确定。装好之后,应保证销钉6顶在滑套4上的腰形孔9右端面时,弹簧5具有一定预紧力。当阀杆3前端的密封圈1位于接头2的阀口8内处于密封状态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滑套4的左端面与阀口端面11贴合,此时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打开声源控制阀时,阀杆3在弹簧力和套管气压力作用下向右运动,阀杆3前端的密封圈1从阀口8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4的滑套孔7,滑套孔7的尺寸与阀口8的尺寸相同,使密封圈1在进入滑套孔7后仍处于压缩状态。当阀杆3上的两个密封圈1全部进入滑套孔7后,阀杆3上的销钉6顶着滑套4上的腰形孔9右端面带动滑套4一起向右运动,滑套4的左端面与阀口端面11脱离,声源控制阀击发。本专利技术阀杆上的密封圈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解决了密封圈从阀杆密封槽内脱出的问题,提高了仪器的适用性及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阀杆(3)外套一个滑套(4),滑套(4)一端设有与阀口(8)内径相同的滑套孔(7);击发时,当阀杆(3)端部的密封圈(1)从阀口(8)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孔(7),然后阀杆(3)和滑套(4)同步向气室(10)方向移动,脱离阀口(8)的端面(11)击发声源控制阀;由于整个击发过程密封圈(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止高压气体将密封圈(1)从阀杆(3)端部的密封槽内挤出或吹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阀杆密封圈脱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阀杆(3)外套一个滑套(4),滑套(4)一端设有与阀口(8)内径相同的滑套孔(7);击发时,当阀杆(3)端部的密封圈(1)从阀口(8)退出后首先进入滑套孔(7),然后阀杆(3)和滑套(4)同步向气室(10)方向移动,脱离阀口(8)的端面(11)击发声源控制阀;由于整个击发过程密封圈(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止高压气体将密封圈(1)从阀杆(3)端部的密封槽内挤出或吹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强庞云伟李玲丽邓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