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喷射方法及喷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422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喷射方法及喷射控制方法,喷射方法包括:两次喷射的方法和单次喷射的方法。所述两次喷射的方法,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单次喷射的方法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不同的喷射方法在射流室和主燃室之间创造分层的混合气,有利于发动机的可靠及稳定点火;通过对无喷射、单次喷射及两次喷射的喷射方法划分,充分考虑不同喷射方法适用范围及其优势,有利于拓展发动机在不同稀燃工况下的可靠运行,降低稀燃工况的循环波动,对于拓展发动机的稀燃运行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Injection method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jet ignition combus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喷射方法及喷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点火燃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喷射方法及喷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内燃机技术不断的转型升级。结合未来混合动力的主流趋势,车用动力内燃机可以运行在更集中的高效区域。为了使内燃机达到更高的热效率,稀燃成为了内燃机提高热效率的主要的技术路径。目前,使用传统的火花塞点火由于点火能量不足难以在高湍流、超稀混合气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点火。因此,如何提升点火能量,使火花塞可以在高湍流、超稀混合气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点火,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喷射方法及喷射控制方法,用以解决传统的火花塞点火由于点火能量不足难以在高湍流、超稀混合气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点火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可选地,所述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还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进气喷油器开始喷射燃料,直至主燃室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可选地,所述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所述射流点火器底部喷孔外围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二预设区间内;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射流室内部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三预设区间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可选地,所述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还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进气喷油器开始喷射燃料,直至主燃室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四预设区间内。可选地,所述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所述射流点火器底部喷孔外围以及射流室内部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五预设区间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次喷射、两次喷射及无喷射的控制方法,包括:当发动机主燃室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六预设区间内时,射流室喷油器不进行喷射;当发动机主燃室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七预设区间且当发动机负荷小于额定负荷阈值时,所述射流室喷油器进行单次喷射;当发动机主燃室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七预设区间且当发动机负荷大于或等于额定负荷阈值时,所述射流室喷油器进行两次喷射;当发动机主燃室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八预设区间时,所述射流室喷油器进行两次喷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不同的喷射方法在射流室和主燃室之间创造分层的混合气,有利于射流点火器的可靠及稳定点火;通过对无喷射、单次喷射及两次喷射的喷射方法划分,充分考虑不同喷射方法适用范围及其优势,有利于拓展发动机在不同稀燃工况下的可靠运行,降低稀燃工况的循环波动,对于拓展发动机的稀燃运行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相位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次喷射、两次喷射及无喷射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逻辑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结构示意图包括:油箱1、发动机2、进气喷油器3、射流点火器4、火花塞5、射流室喷油器6、射流室7、喷孔外围区8、主燃室9和喷孔10。所述油箱1分别与所述进气喷油器3和所述射流室喷油器6相连,用于向所述进气喷油器3和所述射流室喷油器6提供燃料;所述发动机2的进气管路安装有所述进气喷油器3;其中,所述进气喷油器3用于在所述发动机2的进气冲程中进行喷射;所述射流点火器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2的气缸盖顶部,射流点火器4集成了火花塞5、喷油器6及射流室7,以实现点火。所述射流室7底部存在若干喷孔10,同喷孔外围区8相连;其中,所述若干喷孔10,用于将燃烧射流喷到喷孔外围区8;主燃室9同喷孔外围区8相连;其中,所述主燃室9,用于燃烧稀混合气。其中,所述火花塞5点燃射流室喷油器6喷射的燃料,实现燃烧射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喷油器3为低压喷油器;射流室喷油器6为高压喷油器。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第一预设区间、第二预设区间、…、第八预设区间中的第一、第二、…第八仅是对预设区间的划分,不代表顺序关系。以上是对射流点火燃烧系统的介绍。接下来是对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和单次喷射的方法的介绍。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S21,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射流室喷油器6总共喷射燃料两次。第一次是控制系统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触发射流室喷油器6喷射燃料一次;第二次是控制系统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触发射流室喷油器6喷射燃料一次。两次喷射燃料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两次,为后续创造三级分层的混合气氛围奠定基础,有利于射流点火燃烧系统实现可靠点火。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还包括: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进气喷油器3开始喷射燃料,直至主燃室9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具体地,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进气喷油器3开始喷射燃料,在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还包括:
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进气喷油器开始喷射燃料,直至主燃室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一预设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两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及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分别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包括:
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所述射流点火器底部喷孔外围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二预设区间内;
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射流室内部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三预设区间内。


4.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流室喷油器喷射燃料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室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还包括:
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进气喷油器开始喷射燃料,直至主燃室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在第四预设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流点火燃烧系统进行单次喷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控制系统触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赵自庆李富柏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