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21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轨顶风道施工,其中,包括: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上开设孔洞后,穿过所述孔洞安装吊杆,在所述吊杆上悬挂纵梁,在所述纵梁上搭建横梁以此形成支架基础;在所述支架基础上搭建支架,然后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从而完成吊模施工。本申请的轨顶风道吊模施工方法下部无需重新搭建支架,因此占用空间小,且可以与盾构同步进行作业,避免因施工组织难度、技术难度大而造成施工质量低,工期延误及项目窝工的风险,解决了地铁施工因工期紧张、工序繁杂、车站与盾构交叉施工长度狭小的问题。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djustable hanging formwork without support at the lower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夹板层等后浇结构施工中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受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和施工图纸出图时间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轨顶风道通常需要放在后期进行施工。轨顶风道施工需要重新搭设支架,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场地狭小,在受盾构交叉施工的前提下,无法同步进行轨顶风道支架搭设施工,因此影响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重要节点工期。若轨顶风道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将占用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导致主体结构无法满足节点工期要求,且轨顶风道墙与车站主体结构侧墙间距只有50cm,同步施工无法保证结构侧墙模板支撑的安全及结构侧墙施工质量。采用吊模法进行轨顶风道施工,占用空间小,且可以与盾构同步进行作业,避免因施工组织难度、技术难度大而造成施工质量低,工期延误及项目窝工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轨顶风道施工,其中,包括: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上开设孔洞后,穿过所述孔洞安装吊杆,在所述吊杆上悬挂纵梁,在所述纵梁上搭建横梁以此形成支架基础;在所述支架基础上搭建支架,然后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从而完成吊模施工。直接在中板上开设孔洞,设置吊杆、纵梁、横梁形成支撑基础,再在支撑基础上搭建支架,铺设主楞、次楞和模块,就可以完成吊模的施工。相比传统的吊模施工方法,本申请的轨顶风道吊模施工方法下部无需重新搭建支架,因此占用空间小,且可以与盾构同步进行作业,避免因施工组织难度、技术难度大而造成施工质量低,工期延误及项目窝工的风险,解决了地铁施工因工期紧张、工序繁杂、车站与盾构交叉施工长度狭小的问题。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吊杆横向设置有2道,纵向以2000毫米的间距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吊杆的下端设置有U型托架,所述纵梁被所述U型托架托举。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吊杆为直径20毫米的精轧螺纹钢;所述纵梁为I18双拼工字钢;所述横梁为I10工字钢;所述主楞为为I10工字钢;所述次楞为100×100毫米的方木。主要材料吊杆采用精轧螺纹钢,其屈服强度远高于普通钢筋的30%,整体支架受力效果可靠,无安全隐患。这些材料的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支架为可调式脚手架。可调式脚手架为Φ48×3.0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mm,步距600mm,横向剪刀撑间距为6000mm。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直径50毫米的套接钢管作为可调式脚手架的安装支点,所述可调式脚手架的立杆通过套接钢管与横梁套接。当结构标高不统一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架高度来弥补。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吊杆的侧部设置有连接件与固定物连接以防止吊杆摇晃,从而提高吊模的稳定性。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所述吊杆上部与孔洞配合处,以及吊杆下部与纵梁配合处均设置有规格为100×100×10毫米的垫片和直径20毫米的螺母。优选的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中,穿过所述孔洞安装吊杆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在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上侧设置垫片和螺母与吊杆配合;步骤二、在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的下侧设置吊杆固定件,所述吊杆固定件包括:垫板,其贴近于所述中板下侧,所述垫板的中心设置有与吊杆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吊杆穿过所述通孔;套筒,其活动套设在所述吊杆上,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孔,限位螺钉配合所述螺孔后向内顶紧吊杆以将套筒固定在吊杆上;伸缩杆,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壁,第二端倾斜连接至垫板,所述伸缩杆伸长后将垫板顶紧中板下侧;步骤三、调节所述吊杆固定件,以使得吊杆保持稳定。传统技术中吊杆直接穿过孔洞后,在吊杆的下方悬挂纵梁,但孔洞并不能保持吊杆的稳定,导致悬挂的纵梁以及后面搭建的吊模的稳定性不够,容易出现摇晃的现象。为此,在中板上侧设置垫片和螺母与吊杆配合的同时,在中板的下侧设置吊杆固定件,固定件能够对吊杆进行支撑,防止吊杆左右晃动,从而保持吊模的整体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直接在中板上开设孔洞,设置吊杆、纵梁、横梁形成支撑基础,再在支撑基础上搭建支架,铺设模块,就可以完成吊模的施工。相比传统的吊模施工方法,本申请的轨顶风道吊模施工方法下部无需重新搭建支架,因此占用空间小,且可以与盾构同步进行作业,避免因施工组织难度、技术难度大而造成施工质量低,工期延误及项目窝工的风险,解决了地铁施工因工期紧张、工序繁杂、车站与盾构交叉施工长度狭小的问题。其次,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技术中吊杆直接穿过孔洞后,在吊杆的下方悬挂纵梁,但孔洞并不能保持吊杆的稳定,导致悬挂的纵梁以及后面搭建的吊模的稳定性不够,容易出现摇晃的现象。特地在中板上侧设置垫片和螺母与吊杆配合的同时,在中板的下侧设置吊杆固定件,固定件能够对吊杆进行支撑,防止吊杆左右晃动,从而保持吊模的整体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时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横梁与套接钢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U型托架托举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吊杆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轨顶风道施工,其中,包括: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1上开设孔洞后,穿过所述孔洞安装吊杆2,在所述吊杆2上悬挂纵梁3,在所述纵梁3上搭建横梁4以此形成支架基础;在所述支架基础上搭建支架5,然后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7,从而完成吊模施工。所述吊杆2横向设置有2道,纵向以2000毫米的间距设置。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吊杆2的下端设置有U型托架9,所述纵梁3被所述U型托架9托举。所述吊杆2为直径20毫米的精轧螺纹钢;所述纵梁3为I18双拼工字钢;所述横梁4为I10工字钢;所述主楞为I10工字钢;所述次楞为100×100毫米的方木。所述支架5为可调式脚手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轨顶风道施工,其中,包括:/n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上开设孔洞后,穿过所述孔洞安装吊杆,在所述吊杆上悬挂纵梁,在所述纵梁上搭建横梁以此形成支架基础;/n在所述支架基础上搭建支架,然后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从而完成吊模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轨顶风道施工,其中,包括:
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上开设孔洞后,穿过所述孔洞安装吊杆,在所述吊杆上悬挂纵梁,在所述纵梁上搭建横梁以此形成支架基础;
在所述支架基础上搭建支架,然后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从而完成吊模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其中,所述吊杆横向设置有2道,纵向以2000毫米的间距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其中,所述吊杆的下端设置有U型托架,所述纵梁被所述U型托架托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吊杆为直径20毫米的精轧螺纹钢;
所述纵梁为I18双拼工字钢;
所述横梁为I10工字钢;
所述主楞为为I10工字钢;
所述次楞为100×100毫米的方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支架为可调式脚手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部无支架可调式吊模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直径50毫米的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冲莫智彪常建峰陈钢张阳张攀攀金济勇邹磊黄卫华段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