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包括前排墙、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后排桩桩顶与连接板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设置有小箍筋;在相邻后排桩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内,设置有大箍筋,后排桩的所有竖向纵筋在顶部弯折一定长度,构成桩L型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连接前排墙和后排桩的连接板的刚度,承受弯矩和剪力,又可大大简化连接板的配筋方式,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A plat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ront wall and back pile double row suppor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城市基坑工程往往具有以下典型特点:地下室外墙邻近建筑规划红线;场地范围富存高地下水;建筑规划红线外禁止使用锚杆等支护结构。虽然传统悬臂桩支护或内支撑支护技术可以在建筑规划红线范围内施工,不受周边地下设施影响,但是悬臂桩支护基坑深度一般不超过6米。而内支撑支护技术需在基坑开挖的平面范围内施工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结构支撑构件,不仅影响土方开挖和地下基础及建筑施工,且对于大型基坑,大量支撑构件的安装和拆除既延长工期又增加造价。而为减小地下水位对周边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网设施的影响,传统基坑支护技术还需要在基坑周边施工一道连续的截水帷幕墙来阻止基坑外地下水流入基坑内,而截水帷幕墙的施工大大延长工程工期、增加工程造价。为解决传统基坑支护技术的问题,地下连续墙结合内支撑的支护技术开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支护结构都控制在建筑红线范围内;(2)地下连续墙能有效阻止基坑外地下水流入基坑内,有效控制人工减低地下水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3)内支撑能控制地下连续墙的变形。但是地下连续墙结合内支撑的支护技术也存在以下问题:(1)大型基坑采用内支撑结构时,基坑侧壁中间部位刚度偏低,变形过大。为增强刚度,往往采用边桁架,导致钢筋混凝土梁显著增加,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增加造价,而且拆除极其繁琐;(2)基坑深度不大时,由于内支撑容易导致土方开挖、支撑梁浇筑与拆除等问题,如果取消内支撑,为控制地下连续墙变形,往往要大幅增加墙体刚度,使得地下连续墙宽度或配筋显著加大,工程造价大幅提高。前墙后桩双排支护是一种在可替代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联合支护的新型双排支护结构。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由地下连续墙形成的前排墙及前排墙冠梁,按一定桩间距布置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形成的后排桩及后排桩冠梁,及连接前排墙和后排桩的构件共同组成。前排墙和后排桩必须形成门式刚架结构才能充分发挥前排墙与后排桩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及控制变形的作用于效果。因此,前排墙和后排桩的连接对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极其重要。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当基坑支护采用前排地下连续墙和后排混凝土灌注联合支护时,为保证前排墙和后排桩能形成良好的刚架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采用该连接结构,即可保证连接前排墙和后排桩的连接板的刚度,承受弯矩和剪力,又可大大简化连接板的配筋方式,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包括前排墙、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沿全部后排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墙内侧P型筋内部,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范围内沿前排墙纵向设置有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连接板在位于前排墙冠梁和后排桩冠梁中间范围内沿纵向设置有板内架立筋,连接板在后排桩冠梁范围内沿后排桩冠梁纵向设置有第三纵筋和第四纵筋;在后排桩冠梁底部与连接板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设置有小箍筋;在相邻后排桩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内,设置有大箍筋,后排桩的所有竖向纵筋在顶部弯折一定长度,构成桩L型筋,后排桩冠梁内对应小箍筋和大箍筋还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后冠梁纵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墙内侧P型筋包括一体弯折而成的第一筋段、第二筋段、第三筋段以及第四筋段,第一筋段从所述前排墙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前排墙冠梁的顶部,第二筋段从所述前排墙冠梁顶部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后排桩冠梁顶部的外侧,第三筋段从所述后排桩冠梁外侧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后排桩冠梁的底部,第四筋段从所述后排桩冠梁底部的外侧延伸至所述前排墙冠梁的内侧并弯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桩L型筋为多组,每组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桩L型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每组所述桩L型筋在所述后排桩冠梁顶部绕过所述墙内侧P型筋后,相向弯折90°后相向并拢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所述桩L型筋直径的10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前墙后桩双排结构的板式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后排桩的桩L型筋预留为通长纵筋,后排桩施工完毕后,开挖前排墙冠梁和后排桩冠梁之间的土方至连接板底标高,开挖后排桩冠梁范围内土方至后排桩冠梁底标高,凿除后排桩冠梁范围内的后排桩的混凝土;B、前排墙的竖筋,按设计要求制作墙内侧P型筋,再弯折墙外侧竖向纵筋顶端,使弯钩拉住墙内侧P型筋,完成前排墙的钢筋制作;C、对前排墙设计位置进行槽段开挖施工,然后放入前排墙的钢筋至设计标高,在墙内侧P型筋内装入第一纵筋、第二纵筋及板内架立筋,在后排桩冠梁的设计位置摆放小箍筋和大箍筋,然后在后排桩冠梁内穿入后冠梁纵筋、第三纵筋和第四纵筋并绑扎牢固,再按设计要求弯曲桩L型筋并搭接绑扎牢固,浇筑前排墙、前排墙冠梁、连接板及后排桩冠梁的混凝土,形成板式连接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解决了两大难题:(1)解决了前排地下连续墙与后排灌注桩刚性连接的问题,前排墙的墙内P型筋兼做连接板上下受力筋,构成一个整体,保证了连接前排墙和后排桩的连接板的刚度,使得连接板能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2)解决了前排墙与后排桩繁杂的钢筋绑扎施工难题:由于前排墙采用墙内侧P型筋直接将前排墙与后排桩进行连接,墙内侧P型筋兼作连接板顶部受力筋及底部受力筋,无需再单独配置连接板受力筋,大大简化了连接板的配筋方式。桩L型筋可对墙内侧P型筋进行有效约束,可省去箍筋使用量配置,节省钢筋。桩L型筋可分别在后排桩上采用手持钢筋弯曲机直接弯曲,施工便捷。因此,上述结构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B剖面图。图中:前排墙11前排墙冠梁12墙内侧P型筋13第一筋段131第二筋段132第三筋段133第四筋段134墙外侧竖向纵筋14第一纵筋15第二纵筋16前冠梁纵筋17前排墙水平纵筋18连接板2板内架立筋21后排桩31后排桩冠梁32桩L型筋33第三纵筋34第四纵筋35小箍筋36大箍筋37后冠梁纵筋38地面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中前排墙11的内侧指前排墙11远离所述后排桩31的一侧,前排墙11的外侧指前排墙11靠近所述后排桩31的一侧;后排桩31的内侧指后排桩31靠近前排墙11的一侧,后排桩31的外侧指后排桩31远离前排墙11的一侧,图中4处代表地面。参见图1-图3,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墙、多个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沿全部后排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墙内侧P型筋内部,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范围内,沿前排墙纵向设置有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上下布设,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和后排桩冠梁之间的位置,沿纵向设置有板内架立筋,连接板在后排桩冠梁范围内沿后排桩冠梁纵向设置有第三纵筋和第四纵筋;在后排桩冠梁底部与连接板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设置有小箍筋;在相邻后排桩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内,设置有大箍筋,后排桩的所有竖向纵筋在顶部弯折一定长度,构成桩L型筋,后排桩冠梁内对应小箍筋和大箍筋还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后冠梁纵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墙、多个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沿全部后排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墙内侧P型筋内部,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范围内,沿前排墙纵向设置有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上下布设,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和后排桩冠梁之间的位置,沿纵向设置有板内架立筋,连接板在后排桩冠梁范围内沿后排桩冠梁纵向设置有第三纵筋和第四纵筋;在后排桩冠梁底部与连接板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设置有小箍筋;在相邻后排桩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内,设置有大箍筋,后排桩的所有竖向纵筋在顶部弯折一定长度,构成桩L型筋,后排桩冠梁内对应小箍筋和大箍筋还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后冠梁纵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侧P型筋包括一体弯折而成的第一筋段、第二筋段、第三筋段及第四筋段,第一筋段从所述前排墙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前排墙冠梁的顶部,第二筋段从所述前排墙冠梁顶部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珧冰,涂兵雄,许林媛,王海涛,张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