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08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包括支架、伸缩装置、连杆、切割头支架和非接触式切割头,支架下端铰接连杆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且非接触式切割头朝向,伸缩装置一端铰接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切割装置切割结壳后,可最大程度的避免结壳碎块及料渣产生、避免因此形成的新极安装对位困难和形成炉底沉淀;保证铝电解槽稳定生产及均衡的电流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A new type of non-contact shelling device for pole changing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电解槽设备
,涉及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
技术介绍
铝电解生产是一个连续生产过程,更换以消耗的阳极不可避免。由于阳极周围及侧部被坚硬的氧化铝及覆盖料结壳,所以换极前需要由多功能天车上的打壳装置将阳极周围的结壳打开,打击锤头是多功能天车的标配。现行的打击锤头的打壳装置,一般是采用机械式的打击头击打或压碎结壳,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块或料渣,残极吊出后,熔融的电解质内会漂浮大量的残块或碎渣,这些碎块及料渣不但会影响新极的安装精度,还落入新极的下方形成炉底沉淀,影响生产稳定及电流效率。同时在铝电解高温,高腐蚀的环境下,工人捞渣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包括支架、伸缩装置、连杆、切割头支架和非接触式切割头,支架下端铰接连杆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且非接触式切割头朝向,伸缩装置一端铰接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上。优选的,上述伸缩装置采用伸缩气缸。优选的,上述连杆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一端设置套环,套管套接非接触式切割头后采用螺钉锁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更换阳极时,采用现有的机械式打壳开缝会产生大量的结壳碎块及料渣,导致新极安装困难、易形成炉底沉淀的问题,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切割装置切割结壳后,可最大程度的避免结壳碎块及料渣产生、避免因此形成的新极安装对位困难和形成炉底沉淀;保证铝电解槽稳定生产及均衡的电流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伸缩装置带动连杆的俯仰运动,实现切割头的俯仰角度调整,配合天车小车,实现位置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打壳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传统意义的上的铝电解多功能天车如图2所示,由天车本体6、工具小车9(或叫主小车)、出铝小车8,打壳装置11、下料装置10、换极装置12、捞渣装置等组成。其中的打壳装置11、下料装置10、换极装置12、捞渣装置等都吊装在工具上,跟随工具小车运动。同时打壳装置11的上臂自身也带有气缸(实现伸缩),可以操作下臂连杆做伸缩运动。在下臂连杆的端头,传统上是安装一个气缸驱动的金属打击头,用于在换极之前打碎氧化铝(电解质)结壳的壳面。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包括支架1、伸缩装置2、连杆3、切割头支架4和非接触式切割头5,支架1下端铰接连杆3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5且非接触式切割头5朝向,伸缩装置2一端铰接在连杆3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1上。以高温切割的方式将残极周围的结壳切开,以便于残极拔出,同时不会产生碎块和料渣,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捞渣工序。在铝电解槽更换阳极时,采用非接触式的高温切割方式切开残阳极周围的结壳,而非传统的击打、压碎、锯切等直接接触方式。非接触式切割头采用激光、等离子体、或者火焰切割等采用非接触方式工作切割装置。该非接触式切割装置可以配置在天车上取代现有的打壳开缝装置。本专利技术对传统打壳装置基本没有变化。仅将原有气缸驱动的打击头改为非接触式的切割头(或割炬)。优选的,上述伸缩装置2采用伸缩气缸。优选的,上述连杆3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5一端设置套环,套管套接非接触式切割头5后采用螺钉锁紧,安装方便快捷。针对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更换阳极时,采用现有的机械式打壳开缝会产生大量的结壳碎块及料渣,导致新极安装困难、易形成炉底沉淀的问题,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切割装置切割结壳后,可最大程度的避免结壳碎块及料渣产生、避免因此形成的新极安装对位困难和形成炉底沉淀;保证铝电解槽稳定生产及均衡的电流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伸缩装置(2)、连杆(3)、切割头支架(4)和非接触式切割头(5),支架(1)下端铰接连杆(3)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5)且非接触式切割头(5)朝向,伸缩装置(2)一端铰接在连杆(3)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伸缩装置(2)、连杆(3)、切割头支架(4)和非接触式切割头(5),支架(1)下端铰接连杆(3)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5)且非接触式切割头(5)朝向,伸缩装置(2)一端铰接在连杆(3)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溢易小兵刘正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创新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