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69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抛光机床,包括:底座部、鞍座部、工作台、立柱部及摆臂;底座部包括底座本体及X轴驱动装置,X轴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鞍座部包括鞍座本体及Y轴驱动装置,鞍座本体设置于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设置于鞍座本体;工作台设置于Y轴驱动装置;立柱部包括立柱本体及Z轴驱动装置,立柱本体设置于底座本体,Z轴驱动装置设置于立柱本体,摆臂设置于Z轴驱动装置。通过底座部、鞍座部、工作台、立柱部及摆臂的配合使用,抛光机床可进行XYZ三个方向对产品进行抛光,同时,通过Z轴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摆臂,节省了配重结构的设置,节约了材料降低了企业生产投入成本。

Polishing machin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地,涉及一种抛光机床。
技术介绍
现实中很多的产品生产出来后外形都存在瑕疵,例如表面不光滑,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是使用抛光设备通过人工进行抛光,效率低,还存在受伤的风险;目前,市面已有抛光机的出现,常规的抛光机都设有配重结构,使得抛光机处于平衡状态,但是,配重结构自身重量大,使用材料多,增加企业生产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床。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抛光机床,包括:底座部、鞍座部、工作台、立柱部及摆臂;底座部包括底座本体及X轴驱动装置,X轴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鞍座部包括鞍座本体及Y轴驱动装置,鞍座本体设置于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设置于鞍座本体;工作台设置于Y轴驱动装置;立柱部包括立柱本体及Z轴驱动装置,立柱本体设置于底座本体,Z轴驱动装置设置于立柱本体,摆臂设置于Z轴驱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及Z轴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本体设有排油区及排水区,X轴驱动装置设置于排油区,排水区设置于排油区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X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驱动组件及X轴滑动组件,X轴驱动组件设置于排油区,X轴滑动组件设置于排油区的顶部,鞍座本体连接X轴驱动组件,且鞍座本体滑动连接X轴滑动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X轴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件、X轴传动杆及X轴传动座,X轴驱动件设置于排油区,X轴传动杆连接X轴驱动件,X轴传动座连接X轴传动杆,鞍座本体连接X轴传动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X轴滑动组件包括X轴滑轨及X轴滑块,X轴滑轨设置于排油区的顶部,X轴滑块滑动连接X轴滑轨,鞍座本体连接X轴滑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及Z轴驱动装置均设有保护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本体及鞍座本体均设有排油槽,通过排油槽将润滑油排向排油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立柱本体开设有多个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本体底部设有地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底座部、鞍座部、工作台、立柱部及摆臂的配合使用,抛光机床可进行XYZ三个方向对产品进行抛光,同时,通过Z轴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摆臂,节省了配重结构的设置,节约了材料降低了企业生产投入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抛光机床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底座部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中鞍座部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中立柱部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部;11-底座本体;111-排油区;112-排水区;113-地脚;12-X轴驱动装置;121-X轴驱动组件;1211-X轴驱动件;1212-X轴传动杆;1213-X轴传动座;1214-马达座;122-X轴滑动组件;1221-X轴滑轨;1222-X轴滑块;2-鞍座部;21-鞍座本体;22-Y轴驱动装置;221-Y轴驱动组件;222-Y轴滑动组件;3-工作台;4-立柱部;41-立柱本体;411-通孔;42-Z轴驱动装置;421-Z轴驱动组件;422-Z轴滑动组件;5-摆臂;6-保护罩;7-排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图1为实施例中抛光机床的立体结构图。本专利技术的抛光机床包括底座部1、鞍座部2、工作台3、立柱部4及摆臂5,底座部1包括底座本体11及X轴驱动装置12,X轴驱动装置12设置于底座本体11;鞍座部2包括鞍座本体21及Y轴驱动装置22,鞍座本体21设置于X轴驱动装置12,Y轴驱动装置22设置于鞍座本体21,工作台3设置于Y轴驱动装置22;立柱部4包括立柱本体41及Z轴驱动装置42,立柱本体41设置于底座本体11,Z轴驱动装置42设置于立柱本体41,摆臂5设置于Z轴驱动装置42。X轴驱动装置12带动鞍座本体21在X轴方向上运动,Y轴驱动装置22带动工作台3在Y轴方向上运动,Z轴驱动装置42带动摆臂5在Z轴方向上运动,进而通过XYZ轴三个方向调整抛光位置。如图2所示,图2为实施例中底座部1的立体结构图。底座本体11设有排油区111及排水区112,X轴驱动装置12设置于排油区111,排水区112与排油区111相邻设置。具体应用时,排油区111位于底座本体11中部。排水区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排水区112分别位于排油区111的两侧,且两个排水区112均与排油区111平行设置,通过排油区111及排水区112的设置,使得抛光机床使用过程中实现润滑油与水分离排放的效果,由于水中含有部分物质也可进行回收使用,达到资源的合理重复利用,如果参入了润滑油则水中的部分物质将无法进行回收使用,无法将资源合理重复利用,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优选地,底座本体11还设有多个地脚113,多个地脚113环绕底座本体11设置,本实施例中,地脚113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地脚113均匀分布在底座本体11底部,通过地脚113的设置,使得抛光机床可在不同场地正常工作,例如:当地面不平整时,可通过调节地脚113长短使得抛光机床整体处于水平状态,防止抛光机床由于地面不平整而倾斜的现象,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X轴驱动装置12包括X轴驱动组件121及X轴滑动组件122,X轴驱动组件121设置于排油区111内,X轴滑动组件122位于排油区111顶部,X轴滑动组件122与排水区112平行设置。X轴驱动组件121包括X轴驱动件1211、X轴传动杆1212及X轴传动座1213,X轴驱动件1211通过马达座1214设置于排油区111内,X轴传动杆1212连接X轴驱动件1211的输出端,X轴传动座1213滑动连接X轴传动杆1212。X轴滑动组件122包括X轴滑轨1221及X轴滑块1222,X轴滑轨1221设置于排油区111顶部,X轴滑块1222滑动连接X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1)、鞍座部(2)、工作台(3)、立柱部(4)及摆臂(5);/n所述底座部(1)包括底座本体(11)及X轴驱动装置(12),所述X轴驱动装置(12)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n所述鞍座部(2)包括鞍座本体(21)及Y轴驱动装置(22),所述鞍座本体(21)设置于所述X轴驱动装置(12),所述Y轴驱动装置(22)设置于所述鞍座本体(21);所述工作台(3)设置于所述Y轴驱动装置(22);/n所述立柱部(4)包括立柱本体(41)及Z轴驱动装置(42),所述立柱本体(41)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所述Z轴驱动装置(42)设置于所述立柱本体(41),所述摆臂(5)设置于所述Z轴驱动装置(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1)、鞍座部(2)、工作台(3)、立柱部(4)及摆臂(5);
所述底座部(1)包括底座本体(11)及X轴驱动装置(12),所述X轴驱动装置(12)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
所述鞍座部(2)包括鞍座本体(21)及Y轴驱动装置(22),所述鞍座本体(21)设置于所述X轴驱动装置(12),所述Y轴驱动装置(22)设置于所述鞍座本体(21);所述工作台(3)设置于所述Y轴驱动装置(22);
所述立柱部(4)包括立柱本体(41)及Z轴驱动装置(42),所述立柱本体(41)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所述Z轴驱动装置(42)设置于所述立柱本体(41),所述摆臂(5)设置于所述Z轴驱动装置(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装置(12)、所述Y轴驱动装置(22)及所述Z轴驱动装置(42)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1)设有排油区(111)及排水区(112),所述X轴驱动装置(12)设置于所述排油区(111),所述排水区(112)设置于所述排油区(11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装置(12)包括X轴驱动组件(121)及X轴滑动组件(122),所述X轴驱动组件(121)设置于所述排油区(111),所述X轴滑动组件(122)设置于所述排油区(111)的顶部,所述鞍座本体(21)连接所述X轴驱动组件(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利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得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