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戴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53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颈戴按摩器,包括弧形弹片、第一按摩本体、第二按摩本体和按摩电极,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均是一端设为按摩端而另一端设为夹持端,按摩电极设在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和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相对设置在弧形弹片两端的内侧面;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分别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别不位于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及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弧形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及第二连接位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Neck mass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戴按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健康护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戴按摩器。
技术介绍
颈戴按摩器佩戴在人体颈部(或脖子)上,利用按摩器内侧的按摩头给颈部提供按摩,让颈部肌肉放松并促进颈部血液循环,从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随着人们对产品使用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颈戴按摩器的结构也在不断的改进,以尽可能能够让不同颈部大小(或粗细)的用户在颈戴按摩器时能够获得较佳的使用体验。现有的颈戴按摩器大多是调节按摩器两个端部之间开口大小或开口距离来实现不同颈部大小的用户佩戴。较为早期的产品,甚至需要利用魔术贴、拉绳、磁铁等物理结构使按摩器的本体收拢来佩戴在颈部。例如,中国专利CN2013206300373公开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用于套设颈部且具有容纳腔的U型颈枕,所述U型颈枕的内侧设有用于按摩颈部的二按摩组件,所述U型颈枕设有在收拢所述U型颈枕二端部后用于连接固定所述U型颈枕二端部的魔术贴。此技术方案在改变U型颈枕的二端部的间距时魔术贴均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调节U型颈枕合适的张紧程度从而使得按摩器可以适应各类人群的颈部按摩,但通过魔术贴来调节,导致结构复杂化且操作使用不便,且魔术贴也导致整个产品的外观较差。现有的颈戴按摩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增加弹性元件来改变颈部按摩器左右两端之间的跨度使之可夹持在颈部。比如,中国专利CN2013103893564公开一种颈部按摩器,主要包括一个圆弧状的按摩主体,在按摩主体的两个端部则分别连接左颈枕以及右颈枕,按摩主体内具有腔室,在腔室内设有两按摩组件,并且这两按摩组件均能够沿按摩主体的内侧面伸出;在按摩主体与左颈枕之间以及按摩主体与右颈枕之间均设有一个夹紧机构,其主要是用于使得按摩器在按摩时能够夹紧颈部,夹紧机构可以包括圆弧状弹片或U型弹片或扭簧。在按摩前通过夹紧机构可以增大左颈枕与右颈枕之间的跨度,按摩器可以轻松套设于人体颈部,而在套设完成后夹紧机构又自动缩小左颈枕与右颈枕之间的跨度,从而使得按摩器夹紧颈部。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利用夹紧机构根据人体颈部大小来自动调节左颈枕与右颈枕之间的跨度以夹紧在颈部,但是,颈部大小不同的用户使用时,按摩主体自身并不会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不会改变自身的制作时所预设的弧度,导致颈部较细的用户佩戴时可能因颈部大小小于按摩主体的预设弧度而让按摩组件无法与颈部贴合,而颈部较粗的用户佩戴时可能会因颈部大小大于按摩主体的预设弧度而让按摩组件压紧在颈部产生压迫感或痛疼感导致使用体验较差。为了能够适应人体颈部粗细尽可能的让按摩组件与颈部贴合以获得舒适的使用体验,技术人员也在朝着让按摩器的按摩本体可根据颈部粗细来改变按摩本体自身的弧度的技术改进方向努力。例如,中国专利CN2018204433706公开了一种挂脖式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臂、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电极组件以及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的电脉冲发生装置,该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固定地连接在该弹性臂的两侧,通过弹性臂的形变来实现挂脖式颈部按摩器的佩戴,从而在不损坏电脉冲发生装置的前提下能很好地适应脖子的粗细,并借助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连通电脉冲发生装置以及电池的重量的向下作用使得电极组件良好舒适地贴附于颈部而不会造成针刺痛感。然而,由于电极组件固定在弹性臂的内侧面而无法距离移动或调整角度,从而电极组件的端面相对弹性臂具有固定的预设朝向或角度,电极组件只能跟随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时稍微改变朝向或角度,难以适用不同用户的脖子粗细让电极组件的端面与脖子保持很好的贴附:当用户的脖子较细时,可能仅有电极组件靠近第一手柄或第二手柄的末端与用户的脖子贴附;而当用户的脖子较粗时,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之间张开跨度较大从而弹性臂的两端被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拉开跨度较大从而产生较大的恢复弹力,而电极组件靠近第一手柄或第二手柄的末端在弹性臂的较大恢复弹力作用下压紧在脖子上容易产生压迫感或痛疼感导致,舒适度较低从而使用体验较差。当然,也有技术人员朝着如何让颈部按摩器佩戴时针对不同的脖子粗细或不同的脖子大小也能让按摩组件能够与脖子保持舒适的贴附的方向努力。例如,中国专利CN2018203922230公开的颈椎按摩仪,颈椎按摩仪的按摩组件包括按摩头部件和可移动部件,按摩头部件和可移动部件穿过主机壳上的安装孔相连,可移动部件可在主机壳上移动,故带动整个按摩组件在主机壳上可移动,使用户能够根据其自身需要,自主调节按摩部件的按摩位置。又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9103009320涉及一种护颈仪,电极片按摩头通过安装突台与硅胶底壳整体连接,由于硅胶底壳为硅胶材料,使电极片按摩头能调整位置,使电极片与颈部贴服以提高按摩舒适度。然而,现有技术的技术演变路径是从改变按摩组件或按摩头的安装结构出发,使按摩组件或按摩头通过可移动或可调节的安装结构从而具有不固定的朝向或角度,这种改进会导致整个产品结构复杂且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颈戴按摩器,能够根据人体颈部粗细自动调整按摩电极使按摩电极与人体颈部保持舒适的贴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颈戴按摩器,包括弧形弹片、第一按摩本体、第二按摩本体和按摩电极,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均是一端设为按摩端而另一端设为夹持端,按摩电极设在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和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相对设置在弧形弹片两端的内侧面;在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上分别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别不位于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及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弧形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及第二连接位相连。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之间不相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和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之间设有间隙。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颈戴按摩器在非佩戴使用状态下,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分别贴附在弧形弹片两端的内侧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颈戴按摩器佩戴在人体颈部时,在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弧形弹片之间和在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弧形弹片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以使按摩电极自适应人体颈部粗细与人体颈部贴合。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非佩戴使用状态下,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弧形弹片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在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弧形弹片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弧形弹片包括弹片本体和设在弹片本体两端的第一延伸弹片和第二延伸弹片,弹片本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及第二连接位相连,而第一延伸弹片和第二延伸弹片则分别设在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的外侧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按摩本体或第二按摩本体内设有脉冲发生模块,第一按摩本体或第二按摩本体内设有蓄电池,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之间设有导线,蓄电池通过导线与脉冲发生模块电性,而脉冲发生模块通过导线与按摩电极电性相连。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弧形弹片的中部设有通槽,导线设在通槽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弧形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之间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戴按摩器,包括弧形弹片、第一按摩本体、第二按摩本体和按摩电极,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均是一端设为按摩端而另一端设为夹持端,按摩电极设在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和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n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相对设置在弧形弹片两端的内侧面;/n在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上分别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别不位于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及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弧形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及第二连接位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戴按摩器,包括弧形弹片、第一按摩本体、第二按摩本体和按摩电极,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均是一端设为按摩端而另一端设为夹持端,按摩电极设在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和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
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相对设置在弧形弹片两端的内侧面;
在第一按摩本体和第二按摩本体上分别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别不位于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及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弧形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及第二连接位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戴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之间不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颈戴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和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之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戴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当颈戴按摩器在非佩戴使用状态下,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分别贴附在弧形弹片两端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戴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当颈戴按摩器佩戴在人体颈部时,在第一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弧形弹片之间和在第二按摩本体的按摩端与弧形弹片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以使按摩电极自适应人体颈部粗细与人体颈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戴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非佩戴使用状态下,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田建东宋战国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