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治疗剂用于缓解或改善血管病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5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D34阳性细胞的细胞治疗剂用于缓解或改善血管病变的方法。一方面,涉及的细胞治疗组合物包括CD34

The method of relieving or improving vascular disease with cell thera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治疗剂用于缓解或改善血管病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采用细胞生物学技术治疗临床疾病的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为起始材料来制备CD34+细胞的方法,还涉及以该种细胞制备得到的细胞治疗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细胞治疗组合物可以用于缓解或改善血管病变,例如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或糖尿病引起的外周动脉病变;尤其是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或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
技术介绍
干细胞介导再生和遗传信息至后来细胞世代的传递。它们可自我更新和产生分化的后代。近年来,在我们对干细胞与它们的组织微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的理解中已取得了进步。这已导致对在干细胞中起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虽然基因疗法仍然是试验性方法,但该技术有希望对人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数年中,基因疗法的范围和定义已发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扩展。除了矫治遗传的遗传性障碍例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和其他疾病外,基因治疗法还已发展至抵抗获得性疾病例如癌症、AIDS、慢性血管局部缺血、骨关节炎、糖尿病、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目前,种系基因疗法由于其复杂技术性质和伦理考虑而未被涉及。然而,只对单个个体有益的(不能代代相传的)体细胞基因疗法是干细胞研究的主要焦点。从至鼠类造血干细胞内的成功基因转移的最初描述至先天患有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SCID)和腺苷脱氨酶缺陷(ADA)-缺陷的患者中的第一例明确成功的临床试验花费了15年以上的时间。干细胞疗法的许多方面正在研究中。例如,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许多情况下已被用于将基因转移入干细胞中以修复突变的或不完善的基因。此类情况包括严重联合免疫缺陷、范可尼贫血和其他血红蛋白病。干细胞工程的中心议题是用于将治疗性基因导入祖细胞的特殊方法学。因为逆转录病毒倾向于插入活性基因(据认为凝缩的染色质在这些区域是打开的),有人提出,它们的使用还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因为逆转录病毒载体插入参与细胞增殖的基因附近在理论上可产生前体癌干细胞。然而,该类型事件的总体风险难以确定。现在有许多在慢性肉芽肿病(CGD)患者中取得完全成功的实例,其中NADPH氧化酶的活性在输注经遗传改变的血液干细胞后得到恢复。富有成效的基因疗法的最低要求是在矫治生物学背景中治疗性基因产物的持续产生,同时有害副作用最小。为了达到该目的,基因疗法中干细胞的应用将需要发展调节治疗性基因表达的新策略以及用于将外源基因有效递送至干细胞的方法。通过在确定的组织环境中分化干细胞来选择性控制治疗性基因的表达是干细胞工程的重要目标。该方法可以例如帮助控制干细胞分化成特定的谱系、维持它们的未分化状态以待日后移植、增殖,以及调控治疗性基因例如自杀基因、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在确定的组织环境中的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和自我复制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尤其对治疗衰老和组织器官损伤修复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MSC在骨髓中蕴含丰富,但随着年龄的老化,骨髓中的干细胞数目也会显著降低、增殖分化能力亦大幅度衰退。另外,骨髓MSC移植给异体可能引起免疫反应,且提取干细胞过程对患者的损伤性和在采集时遇到的其他问题,都直接影响了骨髓MSC的临床应用,使得寻找骨髓以外其他可替代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近期的研究显示,脐带组织中也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并且能成功分离。这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分离出来的干细胞更原始,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其免疫细胞的功能活性低,大大减低了触发免疫反应及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潜伏性病毒和微生物的感染及传播几率比较低。采集过程简单,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任何危害及损伤。以上原因足以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替代物。外周动脉病变(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尤其是下肢动脉病变往往由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肢体动脉狭窄闭塞和糖尿病所引起。PAD主要体现为严重的肢体缺血,尤其是下肢缺血。目前,临床上对于远端流出道通畅者,常以介入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PAD患者常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管腔狭窄早期:主要表现为以行走时出现疼痛为特征的间歇性跛行;随着狭窄的加重,可出现静息痛,甚至丧失行走能力和伴随组织坏死与溃疡发生为特点的危重肢体缺血(criticallimbischaemia,CLI)。CLI的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50%或更低。CLI的治疗不仅仅是缓解症状、改善受累肢体的功能和防止截肢,还要防止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进展,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去除危险因素,如吸烟;强制性运动锻炼;抗血小板药物和扩血管药物;以及循环重建手术,如外科手术(如旁路移植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技术(如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术)。经过上述治疗后,约40%的CLI患者仍不能改善预后。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截肢目前被认为是挽救生命所做出的最后治疗选择。但截肢后的总死亡率大约为25%-50%;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为5%-20%;二次截肢率大约为30%。到目前为止,CLI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大约40%的患者不符合进行循环重建的指征,或进行循环重建不能得到有益的反应。对于这些“没有其它治疗选择”的患者,药物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截肢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探索缺血肢体血液循环重建的新治疗策略对于减少患者截肢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促使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寻求具有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移植治疗PAD,研究者们希望在病变局部能够使干细胞被诱导为血管上皮细胞来修复损坏的血管。基础研究发现,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干细胞类型有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s)、骨髓源性单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MNC)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NC)。但这些干细胞受组织来源的限制,提取和扩增的数量有限。致使这种疗法目前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已有实验证明,人CD34+细胞(CD34是成熟血管的标志物)可以缓解CLI的症状、改善受累肢体的功能和防止截肢。但由于其在脐带沃尔通氏胶(Wharton'sjelly)中含量仅为5%-10%左右,因此,如何高效地生产该细胞就成为其能否获得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截至目前,对脐带血中CD34+细胞的分离通常采取Ficoll分离法、羟乙基淀粉分离法和明胶自然沉降分离法,并在随后用免疫磁珠吸附法(MACS)进一步纯化所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治疗组合物,其包括CD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治疗组合物,其包括CD34+细胞和可药用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细胞治疗组合物,其中包含:CD34+细胞、氯化钠、注射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细胞治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CD34+细胞的密度为1×106个/mL~5×106个/mL,例如2×106个/mL~4×106个/mL,例如3×106个/mL;
氯化钠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8%~1.0%或0.9%;
注射用水的量是添加到使CD34+细胞达到其规定密度的量;
其中包含:1×106个/mL~5×106个/mL的CD34+细胞、0.8%~1.0%的氯化钠、和注射用水;
其中包含:2×106个/mL~4×106个/mL的CD34+细胞、0.8%~1.0%的氯化钠、和注射用水;
其中包含:3×106个/mL的CD34+细胞、0.9%的氯化钠、和注射用水;
其中还包含氯化镁;
所述氯化镁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05%~0.1%;
所述氯化镁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08%;
其中还包含乙二胺四乙酸钙钠;
所述乙二胺四乙酸钙钠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02%~0.05%;和/或
所述乙二胺四乙酸钙钠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03%。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细胞治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其中包含:CD34+细胞3×106个/mL、氯化钠0.9%、氯化镁0.08%、乙二胺四乙酸钙钠0.035%、和注射用水;或者,
(2)其中包含:CD34+细胞1×106个/mL、氯化钠0.8%、氯化镁0.1%、乙二胺四乙酸钙钠0.02%、和注射用水;或者,
(3)其中包含:CD34+细胞5×106个/mL、氯化钠1.0%、氯化镁0.05%、乙二胺四乙酸钙钠0.05%、和注射用水;或者,
(4)其中包含:CD34+细胞4×106个/mL、氯化钠0.85%、氯化镁0.07%、乙二胺四乙酸钙钠0.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蓉刘冰汤乐
申请(专利权)人:博雅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