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及其插入头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45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及其插入头端,插入头端包括头端主体、抬钳器、拉绳以及密封组件。头端主体设有安装空间、器械通道和拉绳通道;拉绳的端部与抬钳器固定,以拉动抬钳器转动而带动手术器械;密封组件中挡片穿设固定于拉绳的外部,密封圈环设固定在挡片的外周,该密封圈的外周与拉绳通道的内壁相贴合;弹性件在拉绳拉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以驱动该密封圈密封拉绳通道的端口。通过挡片和密封圈的协同作用,可以对密封圈与拉绳之间,密封圈与拉绳通道之间以及拉绳通道的端口处进行有效密封,避免病患的血液、体液等液体物质通过拉绳与拉绳通道之间的间隙进入内窥镜,防止病患的感染,并保证内窥镜后续消毒的有效性,确保内窥镜手术的安全性。

Endoscope and its insertion head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及其插入头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插入头端。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可以经人体天然孔道或经手术形成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以供医护人员观察体内病变部位,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有些针对性的手术中,内窥镜通常需要与手术器械,如活检钳配合,以将病变组织取出。内窥镜内部设有供手术器械穿过的通道,通道内设有带动手术器械转动的抬钳器,抬钳器是通过钢丝绳拉动,因而内窥镜的内部还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道。在手术过程中,钢丝绳与其配合通道之间存在轴向的拉动间隙,使得病患的血液、体液等液体物质通过该间隙进入内窥镜的内部,不仅导致内窥镜难以彻底消毒,成为手术安全隐患,而且进入内窥镜内部被污染的液体容易反流入人体内,导致病患的感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内窥镜中,抬钳器钢丝绳与其配合通道之间存在轴向的拉动间隙,使得病患的血液、体液等液体物质通过该间隙进入内窥镜的内部,不仅导致内窥镜难以彻底消毒,成为手术安全隐患,而且进入内窥镜内部被污染的液体容易反流入人体内,导致病患的感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头端,其包括头端主体、抬钳器、拉绳以及密封组件,头端主体一端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头端主体的内部沿其自身的轴线还设有相隔离的器械通道和拉绳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可供手术器械通过;所述器械通道和所述拉绳通道均由所述头端主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且均与该安装空间连通;抬钳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该抬钳器用于承载所述手术器械;所述抬钳器可相对该头端主体转动,以带动所述手术器械转动;拉绳穿设在所述拉绳通道中;所述拉绳的端部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抬钳器固定,以拉动该抬钳器转动;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拉绳通道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挡片以及弹性件;所述挡片穿设固定于所述拉绳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环设固定在所述挡片的外周,该密封圈的外周与所述拉绳通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性件布置在所述密封圈背离所述抬钳器的一侧,以在所述拉绳拉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形变的所述弹性件可驱动该密封圈,以使所述密封圈的端面抵接密封所述拉绳通道的端口。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挡片的周侧与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固定,该密封圈的端部向外超出所述挡片外侧。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由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以使该密封圈端部的开口能够在压力状态下产生弹性扩张。可选地,所述插入头端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拉绳通道远离所述抬钳器一端的内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该挡块和所述密封圈之间。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拉绳的外部。可选地,所述拉绳为钢丝绳,所述挡片与该钢丝绳焊接固定。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挡片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密封圈注塑成型在所述挡片的外部。可选地,所述插入头端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拉绳通道靠近所述抬钳器的端口处,该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拉绳穿过的孔道,所述孔道的内径小于所述拉绳通道的内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延伸件和设置在所述延伸件一端的操作件,所述内窥镜还包括上述的插入头端,所述插入头端设置在所述延伸件背离所述操作件的端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内窥镜及其插入头端中,通过挡片和密封圈的协同作用,可以对密封圈与拉绳之间,密封圈与拉绳通道之间以及拉绳通道的端口处进行有效密封,避免病患的血液、体液等液体物质通过拉绳与拉绳通道之间的间隙进入内窥镜,防止病患的感染,并保证内窥镜后续消毒的有效性,确保内窥镜手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窥镜的插入头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插入头端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插入头端的截面图;图4是图3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插入头端中头端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插入头端;11、头端主体;111、安装空间;112、器械通道;113、拉绳通道;114、装配空间;12、抬钳器;121、主体部;122、连接部;123、安装槽;124、转轴;125、安装孔;13、拉绳;14、密封组件;141、密封圈;142、挡片;143、弹性件;15、摄像头组件;16、安装座;17、固定块;171、孔道。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为了后续描述需要,如无特殊说明,不论内窥镜摆放位置如何,本申请内窥镜在使用时,以靠近医护人员的一端为近端,以远离医护人员的一端为远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可以用于观察人体体内器官的病变情况,并且能够配合相关手术器械而将体内病变组织取出。该内窥镜可用于十二指肠的内检手术,以作为十二指肠镜使用。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插入头端、延伸件以及操作件,其中,插入头端和操作件分别设置在延伸件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延伸件呈管状,其可任意弯曲。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插入头端与延伸件一同进入人体内部,医护人员则通过操控操作件,实现对延伸件和插入头端的控制,以获得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图像,并配合手术器械而将病变组织取出。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插入头端10包括头端主体11、抬钳器12、拉绳13以及密封组件14。具体地,头端主体11的一端设有安装空间111,该头端主体11的内部沿其自身的轴线还设有相隔离的器械通道112和拉绳通道113,器械通道112可供手术器械通过。该器械通道112和拉绳通道113均由头端主体11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空间111,且均与安装空间111连通。抬钳器12设置在安装空间111中,该抬钳器12用于承载手术器械。抬钳器12可相对头端主体11转动,以带动手术器械转动。拉绳13穿设在拉绳通道113中,该拉绳13的端部伸入安装空间111中并与抬钳器12固定,以拉动抬钳器12转动。密封组件14设置在拉绳通道113中,该密封组件14包括密封圈141、挡片142以及弹性件143。挡片142穿设固定在拉绳13的外部,密封圈141环设固定在挡片142的外围,该密封圈141的外周与拉绳通道113的内壁相贴合。弹性件143布置在密封圈141背离抬钳器12的一侧,以在拉绳13拉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形变的弹性件143可驱动密封圈141,以使密封圈141的端面抵接密封拉绳通道113的端口。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头端主体11大致为柱状结构。该头端主体11的远端设有安装空间111,安装空间111在头端主体11的侧壁处形成有开口。设置在安装空间111中的抬钳器12带动手术器械转动,以使手术器械由开口处转出安装空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端主体,其一端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头端主体的内部沿其自身的轴线还设有相隔离的器械通道和拉绳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可供手术器械通过;所述器械通道和所述拉绳通道均由所述头端主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且均与该安装空间连通;/n抬钳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该抬钳器用于承载所述手术器械;所述抬钳器可相对该头端主体转动,以带动所述手术器械转动;/n拉绳,穿设在所述拉绳通道中;所述拉绳的端部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抬钳器固定,以拉动该抬钳器转动;/n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拉绳通道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挡片以及弹性件;所述挡片穿设固定于所述拉绳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环设固定在所述挡片的外周,该密封圈的外周与所述拉绳通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性件布置在所述密封圈背离所述抬钳器的一侧,以在所述拉绳拉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形变的所述弹性件可驱动该密封圈,以使所述密封圈的端面抵接密封所述拉绳通道的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端主体,其一端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头端主体的内部沿其自身的轴线还设有相隔离的器械通道和拉绳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可供手术器械通过;所述器械通道和所述拉绳通道均由所述头端主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且均与该安装空间连通;
抬钳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该抬钳器用于承载所述手术器械;所述抬钳器可相对该头端主体转动,以带动所述手术器械转动;
拉绳,穿设在所述拉绳通道中;所述拉绳的端部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抬钳器固定,以拉动该抬钳器转动;
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拉绳通道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挡片以及弹性件;所述挡片穿设固定于所述拉绳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环设固定在所述挡片的外周,该密封圈的外周与所述拉绳通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性件布置在所述密封圈背离所述抬钳器的一侧,以在所述拉绳拉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形变的所述弹性件可驱动该密封圈,以使所述密封圈的端面抵接密封所述拉绳通道的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挡片的周侧与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固定,该密封圈的端部向外超出所述挡片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由高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澍田李鹏李奕
申请(专利权)人: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