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21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医疗行业人员岗位匹配技术领域的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设定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步骤S2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步骤S30、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基于所述权重对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步骤S40、依据所述评价结果输出胜任力判断等级以及人员调整形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地提高了医院职能科室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升职能科室人员的工作体验和工作质量。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ost competence of the staff in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行业人员岗位匹配
,特别指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职能科室大多采用工龄资历、职称级别、学历高低等评价员工胜任力,较少结合实际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要求,更是忽略员工的内在品质与价值认知等深层次因素,不能科学考量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容易造成“高能低配、低能高配、无能给配、有能闲置”的局面,导致人职不匹配、人事不适应,既消耗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也影响职能科室的管理效能。当以工龄资历、职称级别、学历高低等,去评价职能科室人员是否能胜任某个新岗位时,具有较大的主观片面性,不同岗位具有新的任职条件和素质要求,工龄资历、职称级别、学历高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员工在组织内的工作积累,只是员工胜任岗位的表面关联条件,而对于员工的个人特质、工作态度等内在深层次匹配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衡量和评价,不利于人员岗位的长期契合发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实现提高医院职能科室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升职能科室人员的工作体验和工作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实现提高医院职能科室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升职能科室人员的工作体验和工作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设定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步骤S2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步骤S30、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基于所述权重对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步骤S40、依据所述评价结果输出胜任力判断等级以及人员调整形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目标层为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估目的;所述准则层为综合专家论证以及人员咨询调查意见设定的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个人特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以及工作能力;所述指标层为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所述个人特质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诚信正直、内驱力、价值认知、钻研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所述工作态度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责任心、团队协作、服务意识、纪律性以及工龄资历;所述知识技能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医院管理知识、业务知识、政策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学历;所述工作能力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岗位履职情况以及职称级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步骤S21、依据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因素构建一用于两两比较各因素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A:其中ai,aj(i,j=1,2,…,n)表示因素,aij表示ai对aj的相对重要程度值;步骤S22、利用公式Aω=λmaxω计算所述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ω对应的特征向量ω,并对所述特征向量ω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步骤S23、利用公式以及CI=(λmax-n)/(n-1),对所述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进行判断,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成立,并进入步骤S24;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不成立,并结束流程;步骤S24、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特征向量ω为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向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步骤S31、构建一用于评价各待评对象在各所述权重的指标上的数值矩阵D,所述数值矩阵D即各待评对象的得分:其中,m表示待评对象数,n表示指标个数,dij(i=1,2,…,m;j=1,2,…,n)表示待评对象在对应指标上的得分;步骤S32、利用公式生成决策规范矩阵;步骤S33、利用公式xij=wjzij以及所述决策规范矩阵生成加权决策规范矩阵,其中wj(j=1,2,…,m)表示第j个属性的权;步骤S34、依据所述加权决策规范矩阵计算正理想解以及负理想解:正理想解:x+={(maxxij|j∈J+),(minxij|j∈J-)|i=1,2,…,n}={x1+,x2+,…,xm+};负理想解:x-={(minxij|j∈J+),(maxxij|j∈J-)|i=1,2,…,n}={x1-,x2-,…,xm-};步骤S35、计算各待评对象得分到正理想解的距离:计算各待评对象得分到负理想解的距离:步骤S36、基于公式对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其中Ci+表示各待评对象的胜任度,Ci+的值越逼近于1说明待评对象的胜任度越高,Ci+的值越逼近于0说明待评对象的胜任度越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胜任力判断等级包括超配胜任、完全胜任、一般胜任以及不能胜任。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人员调整形式包括晋升、职业规划、平级调岗以及调岗培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综合考量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特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与工作能力,建立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的20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解析人员特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与工作能力及其对应的指标,并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再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合理地描述出待评对象与正理想解(最优匹配解)、负理想解(最差匹配解)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后计算待评对象与岗位的匹配度,并按照数值大小对待评对象岗位胜任力结果进行排序,有利于正确衡量现有人员队伍配置的科学性,为职能科室调配人员提供参考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医院职能科室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升职能科室人员的工作体验和工作质量,帮助员工适时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提高职能科室人员工作水平。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结合医院实际调研情况,设定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步骤S2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步骤S30、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基于所述权重对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步骤S40、依据所述评价结果输出胜任力判断等级以及人员调整形式。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目标层为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估目的;所述准则层为综合专家论证以及人员咨询调查意见设定的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个人特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以及工作能力;所述指标层为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所述个人特质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诚信正直、内驱力、价值认知、钻研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所述工作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0、设定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n步骤S2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n步骤S30、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基于所述权重对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n步骤S40、依据所述评价结果输出胜任力判断等级以及人员调整形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设定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
步骤S2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
步骤S30、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基于所述权重对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
步骤S40、依据所述评价结果输出胜任力判断等级以及人员调整形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
所述目标层为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估目的;
所述准则层为综合专家论证以及人员咨询调查意见设定的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个人特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以及工作能力;
所述指标层为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所述个人特质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诚信正直、内驱力、价值认知、钻研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所述工作态度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责任心、团队协作、服务意识、纪律性以及工龄资历;所述知识技能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医院管理知识、业务知识、政策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学历;所述工作能力的二级指标至少包括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岗位履职情况以及职称级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职能科室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步骤S21、依据所述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因素构建一用于两两比较各因素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A:

其中ai,aj(i,j=1,2,…,n)表示因素,aij表示ai对aj的相对重要程度值;
步骤S22、利用公式Aω=λmaxω计算所述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ω对应的特征向量ω,并对所述特征向量ω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步骤S23、利用公式以及CI=(λmax-n)/(n-1),对所述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进行判断,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成立,并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昌陈杜添刘远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能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